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03093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补偏资料(三)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C实现Fe3Fe2的变化过程一定是氧化反应 D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Mg2HCl=MgCl2H2 B2NOO2=2NO2CCuOH2CuH2O DCaCl2Na2CO3=CaCO32NaCl【知识点一】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知识点二】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_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化合价_,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化合价_。下列反应

2、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NH4HCO3NH3CO2H2O B2KMnO4K2MnO4MnO2O2CCa(OH)2CO2=CaCO3H2O DFeO2HCl=H2OFeCl2【知识点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注意: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所有的反应,例如: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类型,但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CuSO4=FeSO4Cu BAgNO3NaCl=AgClNaNO3CFe2O33CO2Fe3CO2 D2KMnO4K2MnO4MnO2O2【知识点四】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如:Fe2HCl=FeCl2H2(1) 双线桥法: _。(2) 单线桥法:_。注意:桥线只在反应物中,不跨越“=”与生成物相连。只写数目,不标得失。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知识点五】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剂是_电子(或电子对_)的物质;还原剂是_电子(或电子对_)的物质。氧化反应是元素化合价_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元素化合价_的反应。氧化性是物质_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性是物质_电子的能力或性质。氧化产物是还原剂_后所对应的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剂_后所对应的产物。分析反应并按要求填空。2KMnO4K2MnO4MnO2O2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氧化产物是_,还原产物是_;

4、被氧化的元素是_,被还原的元素是_。(2)概念之间的关系(3)常用作氧化剂的物质有:O2、Cl2、浓硫酸、硝酸、高锰酸钾、H2O2、FeCl3等。常用作还原剂的物质有: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Fe、Zn、Na等,以及C、H2、CO等。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氢元素为1价)(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21【知识点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判断与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与判断:(1)根据元

5、素的化合价同一元素最高价态只具有_性;最低价态只具有_性;中间价态既具有_性,又具有_性。可简记为: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_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_性就越强。(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剂A还原剂B=氧化产物b还原产物a氧化性: 还原性: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一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_性就越强(铂、金除外);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_性就越强。在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按下式反应:2KClO3I2=2KIO3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性:I2KC

6、lO3C还原性:KClO3I2 D还原剂为KIO3,氧化剂为I2【知识归纳】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题目的一般思维方法程序:(1)找变价,判类型:分析给定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反应前后有无元素发生变价,判断反应类型,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2)分升降,定其他:根据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3)依守恒,会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去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据此总结如下计算公式:n(氧化剂)变价元素个数化合价降低值n(还原剂)变价元素的个数化合价升高值。(4)两性质,比强弱: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指其得到(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7、。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活动顺序等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应用】【题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见T8【题型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及其应用 比较下列各组反应,回答问题:(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在Cu、Fe、Ag中,_原子还原性最强;在Cu2、Fe2、Ag中,_氧化性最强。(2)已知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2I=2Fe2I2。则Fe3、Cl2、I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若将氯气通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氯

8、化亚铁、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则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3)铁丝可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2FeCl3,也可在硫蒸气中燃烧:FeSFeS。由此可推知,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_。【题型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3.0 mol B1.5 mol C1.0 mol D0.75 mol【课后练习】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D反应后生成新物质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

9、被还原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C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D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而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许多单质如金属铁、单质氯等。试想,如果把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化合价降低为05磷单质在反应:4P3KOH3H2O=3K

10、H2PO2PH3中()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6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A作还原剂 B作氧化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7下列反应中,CO2作氧化剂的是()ACa(OH)2CO2=CaCO3H2O BCO2C2COC2Fe2O33C4Fe3CO2 DCOH2OH2CO28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Mg变成MgO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

11、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的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Mn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C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在反应2H2O2H2O2中,H2O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9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是()ACl2Cl BHH2 CMnO2Mn2 DZnZn210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11化学实验中,如使其步骤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骤的反应物,

12、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右图中:(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_,需用氧化剂的是 _(填编号)。(3) 完成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2Cr2O76KI14HCl=2CrCl32NaCl6KCl3I2_。12有反应2H2OCl2SO2=H2SO42HCl,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 _,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2)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_。(3)反应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_。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13在含有CuSO4、MgSO4、H2SO4和FeSO4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AMg BCu CFe DH214X、Y、Z为三种金属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