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的标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601129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学生的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好学生的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好学生的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好学生的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好学生的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学生的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学生的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基础、能力、智商、情商差异较大,不可能全部达成一个标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清楚“好”的标准。“好”是指什么?不是用一把尺子量,搞一刀切,要求达到同一标准,不是叫后进生也能考上北大、清华,而是指每个学生尽管基础有差异,但经过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那些自强自立、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学生,都应该是好学生。这个“好”既包括着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也包括着养成好习惯,提高素质等各方面。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

2、表现为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而善于“发现”和“利用”儿童的个体差异从而促进其发展则是因材施教的关键。“学生教好”的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说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那么每个班就只有一个好学生,那就是第一名!一个学校也就一个好学生,全年级第一!即使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标准,至少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啊!如果按照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标准,宜都市一年也就几个好学生呀。一些学校一个清华北大也没有,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也没有么?笔者认为所谓学生能够教好,就是学生有进步有提高!具体说来,好学生首先就是健康的学生。读

3、了十几年书,眼睛不近视,脊梁不弯曲,男孩子帅,女孩子靓。一个个茁壮成长,充满阳光,身心健康,就是好学生!有个好的心态,能够做到“自信镇定”(最初的奥林匹克精神),热情向上,就是好学生!能够养成凡事多观察多思考,有一点想法或者说思想,有一点好奇创新,有一点与众不同,就是好学生!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能够做一个合格当然如果优秀的公民,能够自食其力,不给家庭社会添麻烦,就是好学生!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我想真的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师之所以埋怨学生差,其实是我们教师的评价标准出了偏差,说得严重一点就是过于功利或者势利。总以为能够给教师带来名利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我们的教师就显得猥琐显得庸俗显得下作了

4、!而且以成绩为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好坏,也是教师自己给自己套紧箍咒,让教师这充满乐趣的职业变得索然寡味!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每天去发现学生的进步,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发现学生是多么可爱,多么优秀!教师也就有了成就感!你就会赞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了!教好每一个学生,什么叫教好,有进步就是教好,有转变就是教好,好的标准是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而言,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标准。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本身就是不科学,不人道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

5、“朽木不可雕”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有人把“教好”理解为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好”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标准;今天有进步,还是没达到“好”的标准;但坚

6、持下去,不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标准。这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那些“会教”的、“教好”的老师,也不是一上讲台时就“会教”、就能“教好”的,更不是天生的。他们也是逐步成长起来的。 如果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学生没有取得自己期望的进步,教师应反思自己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好,及时总结提高,选择更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了教育目的。那么,就不仅是学生进步了,教师也进步了。 很多优秀教师写的教育日记、建立的学生成长档案,就是这样不断探索的轨迹。曾经有一位记者问魏书生老师:“听说您的

7、班里没有差生,曾经有一位考8分的学生到了您的班里,居然考上了大学,请问您是怎样做到的?”魏老师笑着说:“表扬啊,我对这位学生说你一不写作业,二听不懂课,三不看书,你还能考8分,真是个天才!”接着,他从这位学生错得最不服气的地方开始教他,一点一点地帮他找回了自信,走上了成功之路。牛顿、爱因斯坦、丘吉尔、爱迪生、卡耐基、沈从文、苏步青、三毛这些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的大师级人物上学时都是老师眼中的笨蛋、是老师嘴边的差生。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学习时为“差生”。爱因斯坦3,4岁了还不大会说话,他父母甚至以为他是傻子,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

8、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爱迪生小学时常常提一些老师认为很古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最后只上三个月就被逐出校园,于是他妈妈决定自己教导,通过自学最终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牛顿初一时成绩全班倒数第一,同学讥笑,老师冷眼。科学家钱伟长进清华校门时物理只考了5分,钱老本来是立志学中文的,上大学刚两天,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他立即意识到,要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必须科学救国。于是,他毅然决定改学理科。因为他的物理化学一团糟,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先生不同意。但钱伟长执意要学,系主任只好让他试试,但开出条件:每门课都要过70分,不然,第二年就得回原系

9、。钱伟长拼了命努力,最终实现了夙愿,走上了科学之路。钱老语录: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海伦凯勒的例子。在老师莎莉文的教导下,一个又聋又哑的小女孩,长大后不仅考入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这似乎是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最好证明。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海伦凯勒曾说如果给我三天光

10、明,我首先要看看我的老师。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在新时期最差的学生莫过韩寒了吧!高一复读一年,在班级很有负面影响,因七门成绩不及格而留级,而后主动休学。即使后来出版了杰作(中学生啊)三重门,也被很多势利先生贬损的得一无是处。然而,现在的他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00名影响世界人物之一。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共获六次全国顶级职业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是中国唯一一位拉力赛和场地赛双料年度冠军。韩寒的微博:赵长天老师因病去世了。他的善良正直,温厚儒雅,对文学新人的提携和关爱,我永记在心。作为他万千学生之一,常想起陪

11、伴我少年时光的萌芽和新概念,还有那些熟悉的名字和故事。赵老师一路走好。好人未必一生平安,但好人离去后未走完的路,必然会有更多人一起继续走下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虽令人惋惜,却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也验证“天才”或“神童”只不过是一个过程,阶段性的成功,不能保证永远的成就。王安石的伤仲永:仲永从小通达聪慧,会做诗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得到的禀赋,比起有才能的人高多了。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先天得到的,禀赋如此之好,却由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有部拍于2006年的美国电影热血教师,讲述的是美国青年教师罗恩克拉克的一段动人故事。克拉克是美国教

12、师中极普通的一位,但正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人,做出了极不平凡的事。他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则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成功地教育了每一个调皮的小捣蛋,把一个全校最差的班变成了全区成绩最好的班。影片中克拉克的一句话让我始终铭刻在心:每一年我都告诉我的学生们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做梦,敢于冒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让一群几乎对学习与生活失去信心的孩子们重拾自信,最终走向成功。做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们从克拉克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概括起来就是:做老师应该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冰心老人说得好:“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的,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爱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爱可以化解难以调解的矛

13、盾。正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爱,克拉克才会鼓起勇气接下一个曾经气走了很多个老师的烂班;正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爱,克拉克才会想出用喝巧克力奶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爱,克拉克才会在重病的时候仍然牵挂着自己的学生。可以说克拉克对学生的爱,早已不是简单的几个文字所能承载得起的了。因为这爱就在他的一言一行当中,在他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我想,真爱无痕。他们之所以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差生”,原因只有一个学习成绩差。我们的评价标准过于功利。老师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实际上是给自己套下了紧箍咒,让教师这份充满乐趣的职业变得索然寡味。然而学习成绩真的能够衡量一个学生的一生吗?事实告诉我们:尺有所

14、长,寸有所短,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都有价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有自己的死穴,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去评价、激发、引导、发展。学生不缺才能,缺的是发现;学生不缺进取,缺的是鼓励;学生不缺好奇心,缺的是引导;学生不缺潜力,缺的是发挥潜力的平台。绝大多数差生,其实并不差,他们需要的无非只是一点点的鼓励和引导,需要的只是我们在评价时一把正确的尺子。即使有一个学生没能教好,也不能否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观念。因为那是个别教育工作者缺少经验或者努力不够,或者是其它某种原因造成的。就如农民种庄稼那样,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

15、子的命运。农民看见庄稼生虫子,他不会怪庄稼不好,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除虫子呢;看见庄稼瘦了,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施肥呢;看见庄稼枯了,他会说我为什么不浇水呢?一句话,他相信,每一棵小苗本来都可以长好,如果出了问题,是农民自己的责任。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师生就有了信心,有了力量,有了智慧,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追求成功,教师才能真正实施平等教育,真心实意地用心血、下真功夫去教育每个学生,坚持不懈地把温暖送给最困难的孩子,不停地帮助温习功课,困难生看到希望,顽强拼搏,必定不断进步,走向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坚信并努力教好每个学生,是人民教师的理想,是人民教师一辈子的追求,是人民教师起码的

16、道德,是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和天职,是办好学校的需要,是对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勇敢挑战,相反,教师一方面整天埋怨生源差,泼冷水,开口闭口讲“这个不能教好,那个不能教好”,而另一方面强迫学生做作业,干这样、干那样,这种教育自相矛盾、虚假得很,把学生搞糊涂了,以为自己木以成舟,无法可变,就根本不学。上课做作业也只得被动应付,这样还会有什么效果呢?如果教师对他们撒手不管,甚至连作业也不给批改,那更糟,差生将会更差,甚至闲则生非,走上邪路。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教育?我认为,相信不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好,这是真教育还是假教育的试金石。相信了,你才能真心实意地,想方设法地去教好;不相信了,你的工作必然是不负责任、搞形式主义、被动应付的。一是图省事,以为分数是硬任务,其它是软任务,就只应付硬的,放松了软的:二是不懂得协调发展,不知道中考、高考的高分是综合因素的结果,仅就教学抓教学)。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能够做到的,但是,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它是一项艰巨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