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00132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第二单元语文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执教时间: 年 月 日课题5、泉水执教者张颖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教学难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份资料你们仔细看看吧。2、学生认真默读,指名说说这份资料里你了解到了什么?4、揭题并板书:泉水过渡: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它一路奔来,还带来了许多新知识。二、初读课文1、

2、范读 2、自由读课文,有困难的孩子请教海螺生字宝宝,如果能顺利地读下来,那是最棒的孩子。(师巡视,并及时做辅导)3、指名分节读课文,并及时进行生字教学(根据学情进行)股:一股。还可以组词什么?缝:石缝。(还可以组词什么?)罐:瓦罐(看图理解)杜鹃(鸟)、杜鹃花(映山红,校园里以前也有,如果有照片给孩子们看一下)脆:清脆。(再组词)4、再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二到五节结构相同)这四小节特别像,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剩下三小节谁来读一读?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都有“丁冬丁冬,前后呼应)5、通过这么多次的朗读课文,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请提出来。(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3、了解学情)三、写字指导 “骨、鹃、股、脆”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板书课题)2、上堂课大家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3、出示生字词:杜鹃、清脆火红的杜鹃、清脆的歌声课文里还有一些“怎样的什么”的短语,你能找到吗?课件校对并指导读:“火红的杜鹃”“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为感情朗读作准备)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2)感受泉水的欢快读,抓住“冲”(3)你们先自己练习练习吧。(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1)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一起读读书

4、,把答案画在书上,谁能给大家一点提示,答案在哪几个自然段。大家拿出笔来,可以边读边画(2)学生互读互说。你们读懂了吗?(3)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启发学生体会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4)我们刚才在读书时,谁注意到学习伙伴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了。(5)指名读学习伙伴的问题。(6)学习伙伴不明白这个问题,你能告诉她吗?(理解天然水塔,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第一自然段中,泉水是从石缝里冲出来的,而不是流出来的。)指导读(7)谁还读懂了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8)下面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9)我想请四个同学当代表到前面来领背。谁来领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

5、五自然段。其他同学,如果读到你喜欢的那一段你就站起来和领背的同学一起读,激趣说话。第六至七自然段(1)(引读)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2)我们看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出示六七自然段内容)自己先读一读。(3)自由读。(4)齐读。三、指导背诵1、课文读完了,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你喜欢哪部分,就请你把你喜欢的那部分背下来。(师下去指导,加动作背。)2、检查背诵。四、扩展延伸1、你们看我这里还有一首写泉水的小诗,咱们来读一读,女生读问的句子,男生读回答的句子。2、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

6、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五、巩固生字词语,写字、开火车读卡片词语。、写字瓦:竖提直伸弯钩展。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点。结:左低右高口宽扁。脆:左低右高竖钩展。最后部位要写对。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哪里谁泉水水池姐姐多平地杜鹃花清果园果树甜山谷画眉鸟美一周教学札记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课题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执教者张颖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教学重点掌握这课生字新词,学习诗的语言。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分步揭题,学习资料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7、小鹿、泉水以帮助别人为自己最快乐的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 齐读课题。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结合课后资料袋:简介雷锋的生平。了解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题词。(二)找感动句子,多读掌握诗歌大意、自由读诗歌,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这首诗歌很短,但是很感人。只要你认真读,投入读,你一定能找到让你感动的句子。学生自由读文。、交流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

8、迹。请多人读,理解学习生字:曾曾经。泥泞道路上因为有雨水变得有烂泥不好走。脚窝就是脚印。()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请多人读,理解学习生字:年迈年老。荆棘带刺的灌木。瓣,形近字有辩辨辫等。晶莹,课文里说晶莹的什么?露珠。还可以说晶莹的什么?宝石。()第五段。读好理解:寻觅寻找。需要用需要说话。(三)识字写字。、巩固识字:雷锋叔叔曾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曾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那泥泞路上的脚窝,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那花瓣上的露珠,将永远闪烁着雷锋的光辉。、写字冒、需、雷:上大下小,上宽小窄。迈、迷、迹:注意笔

9、顺。先里头,后外头。注意迹的里面写法。、完成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语卡片、读课后的词组。(二)精读课文、闭眼,老师有感情读课文,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出现的画面。读好、段。抓住关键词语,如泥泞、蒙蒙细雨、迷路的孩子、小溪等展开想象。有一天,雷锋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急忙加快了脚步,想着早点到家。这时,他隐约听见一个小男孩的哭声。他循声快步走去,只见一个小男孩,坐在路边的草地上哇哇哭着,嗓子都已经哭哑了。雷锋向前一问,才知道他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雷锋二话不说,就背上小男孩往他家里跑。下过雨的水泥地很泥泞,走一步滑一脚。雷锋的额头布满了汗珠。终于

10、把小男孩送回了家。、用不同形式来读段。自由默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规律?男女生互读,师生对读,、练习背诵。、乘着温暖的春风引读第五段。(1)、思考: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雷锋。他正在(),他正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2)思考泡泡里的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表面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雷锋叔叔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联系全诗,深层含义:生活中也有很多活雷锋,奉献爱心成为他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身边的活雷锋。(三)、名言积累。(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

11、中去。(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三)巩固识字写字、读卡片识字学词、写字滴、洒、泥、泞:都是三点水旁。注意滴右边的写法。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板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溪小路迷路的孩子年迈的大娘作业设计:A.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例“雷锋冒着蒙蒙的细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或者“雷锋踏着路上的荆棘,把年迈的大娘送回家”展开想像,进行扩写练习。B.看雷锋故事,说一个雷锋故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溪小路迷路的孩子年迈的大娘执教时间: 年 月 日课题7、我不是最弱小的执教者张颖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

12、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体会朗读表的出不同的说话语气。教学难点理解萨沙说话的含义,感受到要保护弱小。教学准备第一课时一、 导入:1、揭题今天我们就不学习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师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弱:弱是生字,你怎么记得它?你能给弱小找一个意思相反的词吗?2、读题:这个课题很有意思,不同的读法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思,请你根据我屏幕上的提示自己练习读一读:出示提示:谁不是最弱小的?我是不是最弱小的?我是怎样的人?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语气。3、认识部分生字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位主人公,他们的名字是: 萨沙 托利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把两种花名读好?铃兰花 野蔷薇一、 初读课文:过渡: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赶紧去读读故事吧!1、 学生自由读文跟同桌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2、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生字正音。二、讲读课文1、这是什么时候,萨沙一家来到了哪里?这个地方又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读读第一自然段。2、再读课文快速默读,用笔画出文中描写蔷薇花的句子。交流句子:指导朗读(1)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