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595708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说课稿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年级的学生身心日渐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兴趣较浓、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较强,但由于心理原因,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关于宇宙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科学课本中曾涉及过,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但这些知识都是很、零散的,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高中的内容是对前面的一个

2、总结和提升,由于要求不同,学生所要认识的深度也不同,学习时应更加注重理性的分析。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能说出宇宙的概念,能够判断天体和天体系统能列举出太阳系的成员,并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和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了目标就应该有相应的方法与之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我制定了这样一种教学策略。就是既注意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又注意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的丰富理解知识,注意知识的实践性。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列举法,读图法和实验法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兴趣导入,案例列举,试

3、误分析,活动演示四个环节,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环节:兴趣导入展示一些浩瀚宇宙的图片和一段宇宙大爆炸的视频,引出本课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除了可以使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以外,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二个环节是案例列举也同样采用的是兴趣培养的原则。首先我会请同学们我举出几个关于星空神话的故事,然后再分别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现在神六升空和嫦娥奔月,让同学们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三个环节是:试误分析展示太阳系九大行星图。让同学发现错误,九大行星已经降级为八大行星,为什么要采用“试误理论”呢?行为主义告诉我

4、们: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错误的反应会得到令人反感的刺激,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降低错误率。活动演示设置一个“找位子”的活动,请10为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和月球以及套样系的八大行星,根据距离太阳的远近,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活动”,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地理教学形式是“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本堂课的最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通过

5、FLASH或其他软件制作太阳系的空间示意图本节课为完成上面的教学目标而设定了不同的教学模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扮演的是学生的助学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启发教师,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好,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第二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拥有专业的教学技术才无愧与我即将从事的教师这个行业,希望自己今天的说课不会让大家失望。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将安排1课时的时间,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初

6、中已经学习了与太阳辐射有关的知识,在物理课中也学习波长的知识,这些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学生平时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但是缺乏对课本知识深入挖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也没有养成知识迁移的习惯。 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将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思路呢?具体说就是既注意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又注意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面丰富理解知识,注意知识的实践性。 新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章内容的主题是宇宙中的地球,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说明地球是一个既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而服务的。 针对本节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太

7、阳辐射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 2学生能够说出太阳辐射和太阳常数的概念。 3学生能够举例说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那么有了这些目标,我将采用下面的哪几种方法来实现呢?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和灌输。所以我将采用下面三种学习方法组织教学:1 知识迁移法 在心理学迁移理论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策略和思维操作方式的能力。2 小组讨论法 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那么交换一下就是两种思想甚至是更多的思想。这就充分说明了小组讨论合作学

8、习的重要性。3 案例分析法 教学时,从学生周围的生活出发,利用视频等手段提供新的材料和问题情境辅助教学,对高中生来讲,不能只谈问题,要结合实例,拓展讲解解决问题的途径。 那么这些方法我将应用到哪些知识点上来进行教学呢?我的教学过程将分为下面4个环节:1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2 知识迁移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3 讨论法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4 课内外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环节知识回顾 导入新课 回顾已经学过的太阳辐射的知识点,让同学们说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对于思维敏捷的同学可以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对于知识掌握的不是很扎实的同学可以很好的导入新课,不至于造成知识的断层。 第二个环节是知

9、识迁移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针对的知识点是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 在物理课上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了有关波长的知识,那么请同学们说出太阳辐射中有哪些波长不同的光呢? 这样从其他学科中提取地理信息,温故而知新,通过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第三个环节是讨论法突破教学中重难点。针对的知识点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我会将学生分为三组进行讨论,归纳出太阳黑子,耀斑,磁暴和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让每一位同学在讨论中都拥有一个角色,都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和分工,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享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安排一场小型的辩论赛: 正

10、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利大于弊 反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弊大于利 这样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了使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培养相应能力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对于课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所以我将给学生布置一个研究性课题,就是调查父母或其他亲属的手机信号质量问题,概括出影响信号的非人为因素,说出太阳活动对通讯行业的危害。 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平时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11、的能力。 本节为完成上面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块,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其与学生的求知欲望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学生的助学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启发教师,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第三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自转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初中的科学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运动的基本原理,比如自转角速度、线速度。高中生的好

12、奇心强、观察敏锐,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插入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模拟地球的自转。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自转的意义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模拟地球的自转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转的意义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教学中我突出直观教学,主要采用演示法和情境法。利用地球仪等教具动手演示,将难以观测和想像的地理过程模拟出来,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形象生动;通过合理创设一些情境,设计恰当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设问质疑,导入新课类比情景,剖析问题创设情景,总结归纳三个环节,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环节:设问质疑,导入新课在课堂上我会这样

13、问同学们: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形的球体)为什么不是正球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该怎样解释?从而导入新课。类比情景,剖析问题对于第一部分,我将从方向、周期和速度三方面来讲述地球自转特点。通过让学生拨动地球仪来得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然后我边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边提问: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怎样。这样做能使学生全面认识地球自转方向,为能分析各种地球运转示意图打好基础。 在讲述自转周期时,涉及到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由于这个问题较抽象,所以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说明。学生观看完课间后我提出问题:假如今晚八时在某有一位置看到某颗恒星,明晚要在同一位置看到同一颗星

14、,应在什么时刻去看?以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多设计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亲合力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由已知引出未知。在讲解地球自转速度时,通过介绍自转的概念,由学生自己计算得出角速度大小,这样可加深理解。在介绍线速度概念后,显示线速度示意图,由学生得出线速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此时可回应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提问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怎样,加以巩固。 至此,可通过列表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归纳,从上述三方面来对地球自转特点作一小结。创设情境,总结归纳我将创设情境进入新课第二部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通过情境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5、的作息时间,得出意义一: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通过情境二,炮弹偏离目标来说明第二大意义:水平运动物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情境三宾馆里的时钟显示不同时刻,得出第三个意义: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通过这三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此时强烈的学习愿望,主动探索问题的实质。为了验证自转的存在,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创建可以证明自转存在的试验,比如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 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平时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为完成上面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块,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其与学生的求知欲望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学生的助学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启发教师,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第四组各位老师,上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