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59568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8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3卷)(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广东东莞市委党校招考聘用编外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_。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 运动是物质发展变化的根本属性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物质发展变化是运动的内在动力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法改、势积、事例变迁、风气移易”都包含有运动变化的含义,B项正确。A项说法本身错误,CD项与材料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

2、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依据法的创制和适用范围,分为_。A: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B: 实体法与程序法C: 一般法与特别法D: 根本法与普通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把法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以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把法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以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把法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以法的内容、制定程序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法分成根本法和普通法。依据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将法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因此严格说来,本题没有正确答案,C项的说法较为接近。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司机张三为老板李四开车送货途中,不慎碰坏王五家的竹篱笆,王五索要修理费

3、未果,诉至法院,则本案中_。A: 张三为被告,王五为原告B: 李四为被告,王五为原告C: 张三与李四为共同被告,王五为原告D: 张三为被告,李四与王五为共同原告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侵权责任法第35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接受劳务方是李四,提供劳务方是张三。受害方是王五。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的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贸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最基本的项目是_。A:

4、资本项目B: 经常项目C: 关税项目D: 金融项目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由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96100题。2013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490亿元,增长11.5%。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164亿元,同比增长12.8%。2012年1一

5、8月份商品零售总额是_亿元。A: 125301B: 116721C: 109892D: 114656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由表格倒数第二行可知,所求为=16xxx亿元,B项最接近。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下列诗句反映的不是物理现象的是_A: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B: 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 B解析:“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平面镜成像原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原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

6、人间”指石头被高温灼烧,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钙,B项反映的是化学变化。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某人着手犯罪时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这是_。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犯罪既遂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犯罪预备是指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漫天的星斗;将脚步放慢一点,我

7、们才能潜心阅读经典中的智慧;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从别人的心声。”面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下列选项中包含相同哲理的是_。A: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 着不慎,满盘皆输C: 把握分寸,过犹不及D: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由于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强调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把握分寸,过犹不及”强调适度原则,题干认为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应该把脚步放慢一点,也是强调适度原则,它的意思与题干包含相同哲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

8、一点缺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关于我国实行法定节假日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_A: 这一制度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时间保障B: 这一制度是对公民劳动权的时间保障C: 这一制度是对公民私生活给予的时间保障D: 这一制度未能正确对待法定节日与假日的关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答案解释:法定节假日是对劳动者而言的,因此这一制度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下列场景符合史实的是_。A: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时,在野外以烤红薯充饥B: 三国时期蜀国地处成都平原,夏天湿热,士兵们每餐以辣椒佐餐去除湿气C: 汉武帝西征匈奴时发现信纸传递情报轻巧简便,

9、于是重赏发明造纸术的蔡伦D: 唐玄宗在殿中接见武举状元,拜为将军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A选项,红薯原产地在美洲,明朝万历二十一年传入中国。孔子生活的时代不可能有红薯。因此A错。B选项,辣椒原产地在美洲,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三国时期蜀国人是不可能吃上辣椒的。因此B错。C选项,蔡伦是东汉人,而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时期并没有造纸术,也没蔡伦这个人。因此C错。D选项,武则天在位时首创了武举考试,后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因此唐玄宗接见武举状元是可能的,D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_。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 社稷无常奉,群臣

10、无常位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选项中A项指要全面地看待问题;B项指世事无常,强调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项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首要的、核心的问题,是公共行政职能的_。A: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B: 科学定位和主体界定C: 主体界定和机构设置D: 科学定位和合理配置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首要的、核心的问题是公共行政职能的主体界定和机构设置。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

11、话体现了行政道德的_属性。A: 自愿性B: 广泛性C: 示范性D: 强制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说,从政者应当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否则,虽有法令,也不能很好地推行。体现了行政道德的示范性。故本题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推进作风建设的“三严三实”,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三实”?_A: 说话要实B: 谋事要实C: 创业要实D: 做人要实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关于低碳经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A: 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B: 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

12、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C: 尤其是二氧化硫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D: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公文发文字号的编排顺序是_。A: 作者代字顺序号年份号B: 作者代字年份号顺序号C: 年份号作者代字顺序号D: 顺序号年份号作者代字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文稿上,应由有关人员在注发之后,依照发文字号登记册上的式样,依次标注作者代

13、字、置于六角括号中的年份号、顺序号(不可加虚位)。如国务院1997年第一件发文即标作:“国发19971号”。一件公文只有一个发文字号,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17.“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_。A: 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B: 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C: 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D: 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任何真理都是柑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4、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否则,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仍照搬照抄过去的认识,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本题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像登山,但不可能到达真理的顶峰,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_。A: 全国大陆解放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土地改革完成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消灭了存在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选C。19.1990年9月,美国批准了世界上首个基因治疗方案。从此,世界各国掀起了研究基因治疗的热潮。值得提出的是,无论哪一种基因治疗目前都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均没有稳定的疗效和完全的安全性。可以说,在没有完全解开人类基因组的运转机制、充分了解基因调控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