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9053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工人的工具是工厂发的,教师的工具是天生自带的。教师的工具就是一副嗓子,它是执教者的本钱,没有了它,一切美妙如意的教学言语都无法变成现实。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教授詹姆斯威廉姆斯先生说:“教学离不开交流,而嗓音是交流的主要工具,不给教师做有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一样。”由此可见,学习掌握科学用嗓技术,形成科学用嗓的技能,对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但目前我们很多教师还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对嗓子的发音技巧和养护常识以及疾病预防知之甚少,有的年轻教师甚至一无所知。有的教师还使用扩音设备

2、提高音量,我对这种做法不看好。因为有时音量调得不好,发出“吱吱呀呀” 刺耳的噪音,学生不得不捂着耳朵,听课高涨的情绪一落千丈,把自己变成一个送话器,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亲和力”了。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因此,我建议同行们试用如下办法学会科学用嗓:(一)加强气息练习采用胸腹式呼吸法专门训练,打好科学用嗓的基础。其总体操作要领是:小腹收缩,肩平领正,双手提在胸腹间或自然垂直两侧,全身放松;吸气,口鼻并用,快而轻柔,避免出现“喝气声”,扩展胸,收缩小腹,控制住吸入的气息;呼气,用腹肌调节气息均匀平缓地输出。要说教师用嗓,很多老师都有过嗓子疲劳的感受,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量大,但最主要的,恐

3、怕还是和我们老师都不太熟悉正确的用嗓方法有关,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处于一种声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于我们错误的靠喉咙用力挤压而导致的,我们之所以要靠挤压喉咙获得冲击声带发声的力量,根本的是呼吸方法不对,用专门的声乐术语说就是“不会用气”,我们一般情况下用的是胸式呼吸法,用这种呼吸法吸入的气,又浅又没有力度,长的句子坚持不了,大的声音也发不出,为了强行提高音量,我们只能用力挤压嗓子以使声带紧绷,这样就很容易使嗓子疲劳,也难怪老师们连上两三节课嗓子就开始难受了,而一个歌手举办个人演唱会,连续两三个小时下来也没多大事,最主要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正确的呼吸方法,即用“胸腹式呼吸”,我们传统的

4、称呼叫“用丹田之气”,我们可以用咳嗽、清嗓子这样的体验一下,我们在咳嗽、清嗓子的时候,常常感觉腰部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胸腹式呼吸”的正确状态,在这样的呼吸状态下,我们吸的气量足力大,用丹田之气发声,我们的声带就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声带就不会轻易感受到疲劳了,模仿狗喘气的动作,好像很俗,其实也很容易就找到胸腹式呼吸的感觉了,还可以从闻花香、打喷嚏、吹蜡烛等常见生活现象中体验这种呼吸方法。我们有些人在唱歌的过程中,如果一换气就肩膀往上一提,那这样的呼吸方法就明显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在说话唱歌的过程中始终感到腰部的膨胀感,那么,你就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了。(二)加强嗓音练习1.两种简单的运动练嗓

5、方法(1)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发声的原动力,呼吸练习可以作为锻炼呼吸肌肉、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有效辅助手段,它包括慢呼慢吸法和快呼快吸法。前者要求缓慢吸气,缓慢呼气,中间略有停顿,要求呼吸均匀而有节制,注意胸腹并用,做到深、匀、细、长。后者即快速吸气,快速呼气,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腹肌的弹性和力量,以利于抑扬顿挫的发声或发高声等。(2)发声练习发声练习包括开口唱练习和朗诵练习。开口唱是选用高位置发声的词作为练习素材,例如我们常见的音乐练声方法,练习时要调整好呼吸,发声的位置要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我们把声音比作“电线杆”那么应该把电杆“竖”起来,而不要把电杆“平”放在地上,“竖”起来的声音就相对是在高位

6、置,而“平”放在地上的,是“扁平” ,也就是在低位置上。试用“呜” 和“呀” 发声比较一下,“呜”相对是在高位置,而“呀” 相对是在低位置上。朗诵练习也是练习发音的一种有效手段,可选择声母、韵母比较夸张的一首诗、一段词,要求朗诵时声调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绕口令也是行之有效的练习渠道之一。2.四种简单的口型练嗓法对于用嗓过度而引起的嗓音类疾病,目前医院普遍采用局部喷药、内服或注射消炎药等治疗手段,虽一时见效但极易发生反复,疗效不佳。如果采用口型练嗓法却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下面介绍四种简单有效的口型练嗓法。张口型练习:口型大张,就像口腔里含有一大口水,即口腔里要“空” ,上下牙床用力分开,心

7、中默念“啊”,使上下腭后腔的咽喉部尽量向上提起,得到牵拉。这样张口闭口,反复运动,舌头在口腔内做自然伸缩运动,可使患部得到牵拉,从而得到有效锻炼。 收口型练习:口型变为收口型,两腮里向塌陷,口腔变窄,上腭向上提起,下颌骨微向下拉开,舌头在口腔内作自然伸缩运动,使咽部上下左右都随之受牵拉而运动。闭口堵气练习:双唇紧闭,口内鼓气,以气流冲击咽部,用气流对口腔和咽部进行按摩。舌头在口腔内不停搅动按摩,使口腔内产生大量的津液,而后将津液徐徐吞下,以润咽喉,用以消除咽喉部的干涩感觉,可练习大约35分钟。闭口打哈欠练习:打哈欠时,上下嘴唇闭拢,让气流通过鼻孔排出,能非常有效地对咽喉部进行牵拉锻炼。进行发声

8、技术训练,提高声音质量,就要有意识强化声音质量。有意识强化声音共鸣效果,控制音高声调,有意识强化训练,增强有关生理部位的适应机能。发音时要做到高而不喊,低而不散。采用以上方法练习时,每天多次,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师普遍缺乏保护嗓音的意识,部分教师患有其它疾病时带病坚持工作,对咽喉造成损伤,除了用嗓过多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保健知识,不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嗓子,经常是讲话过多,过长,太大声,这极易造成声带损伤。中小学教师的嗓音类疾病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据查阅资料显示,教师咽喉不适的情况比一般人群严重,46.1%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适症状,检出的咽喉疾病中,慢性咽炎、慢

9、性喉炎、声带结节、声带息肉的患病率最高。发病原因主要是说话多,声带长期疲劳和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导致喉部肌肉损伤。所以提醒,教师应注意科学用嗓,修正讲话的方式,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讲课中,注意声量,切勿太大声或急切地说话;课间休息时最好闭口休息;有意识地保护嗓声。没有保护嗓音的意识,如果再加上教学条件较差,教室过大,课堂秩序不好,外界环境嘈杂等,都会使教师的嗓音受到破坏甚至不可修复。 保护嗓音,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加强身体锻炼,好嗓音离不开一个好的身体。 注意生活起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情绪,保证充足适量的睡眠,防止感冒引起嗓音嘶哑,尽量不吸烟和不饮用浓茶,同时少吃刺

10、激性强的食物,不喝冷冻饮料。 注意嗓音检查和治疗。定期进行嗓音检查,有问题及时请专科医生 治疗。当然,平时别忘了口含几粒喉片,以保养嗓子。大量喝水,确保 你的喉咙得到滋润,白天定时休息;睡眠充足;在教室里种养植物,经常浇水,避免空气干燥; 如果室外空气较冷,外出时用口罩、围巾保护口腔和颈部。选择恰当的用声方法、除了科学地掌握前面所说的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外,教师要特别注意选择自己自如声区中的最佳音域和最佳音量。切忌生硬做作,破坏自己的嗓音风格。每个人的发声能力是不同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音色几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感冒时,尤其是

11、感冒出现声嘶后要注意声带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预防咽喉疾病的一个有力措施,当自感嗓子疲劳、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时,应尽量休息或采取治疗措施,或到医院就诊。尽可能少说机械重复的话,避免大声嚷音量的快速变化会给嗓子造成损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休息与护嗓紧密相关,睡眠不足,最容易使声带疲劳。应避免咽喉受损,烟酒、咸辣与过冷过热的食物,都应注意节制。任何人的发声机制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是要在自然发声状态的范围内用嗓,扬长避短,运用技巧,使声情浑然一体。 注意调节心理。嗓音的好坏,发声的负荷程度如何,与教师的心态关系十分密切。最佳发声的重要前提是最佳的心理状态。为一点“偶发事件”而

12、“声震屋瓦”地训斥学生,不仅是教育方法的失当而影响师生的感情,也有损自身形象,更是用嗓的大忌。不要夜间很晚进食,因为这会造成胃酸逆流。更不能夜间大声猜拳行令,刺激声带,并引发炎症;授课前不宜饮食过饱,否则容易发音过度而使声带受伤。适量饮用一些白开水,确保喉咙得到润滑。要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手术后最好要禁声两周以上,否则此时出现的带黏膜延迟恢复会导致永久性声嘶。尽量避免大声喊叫,减轻对嗓子的损害。每堂课结束后,尽量休息声带,要注意劳逸结合。女教师在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用嗓过

13、度。这些特殊时期人体内分泌处于失衡状态,特别是性激素变化大,容易使喉粘膜充血,此时用嗓过度极易出现小血管破裂和粘膜下出血,形成声带病变。另外,老师们平时要加强运动,增强体质,饮食上多摄取一些含纤维素较高的绿色蔬菜,常吃水果,多饮水,伏案工作一段时间就要起身活动一下筋骨,以使血脉畅通,尽量避免疾病的发生。嗓子疲劳后千万不要喝冷水吃冷饮(唱卡拉OK后冷饮或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喉部器官不利。茶叶不是护嗓的好东西,里面的茶碱对嗓子绝对是有害的,大家可以多喝清热解毒的茶饮如菊花茶、甘草茶,还要防止嗓子受凉,冬天的早晨不要在室外练声。要养成保护性训练的习惯。科学声音训练法,不是通过大喊来改变声音,而是通过调整肌肉的组合能力来改变声音的,那些拼命喊叫的方式来训练声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声带的负担过重,而且咽腔的毛细血管容易被拉破,造成出血的现象。我们主张用长时间,小声发音,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受水平的限制,我不能科学的阐述用嗓的原理,只能是抛砖引玉,更多的,还靠大家去摸索体会,也希望有更多的行家对老师作出更科学更全面的指导,祝愿大家都有一付歌唱家的金嗓子,使每一节课都是展现自我声音魅力的舞台,那么美妙动听、另人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