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8809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的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排比:强调了xx(对象/事物)的xx(特性/特点),条理清楚,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气势、更有感染力。(3) 、夸张:突出xx(对象/事物)的xx(特性/特点),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设问:自问自答,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作者的观点,加强语气,发人深思。(6) 、对比、反复:强调了或突出了(7)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8)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9)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10) 、双关:“XX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

2、作用。9、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1) 、描写按对象分,有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即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2)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4)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5) 、人物描写的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格式:上文运用了人物的xx描写方法,准确形象地写出了xx人物的xx性格(精神、品质)。(6) 、环境描写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或

3、环境、渲染xx的气氛&烘托人物的xx心情、烘托xx(人物)xx的形象或性格为下文写xx(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一张一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并给人以美的享受。(7) 、细节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格式:上文运用了人物的xx描写方法,准确形象地写出了xx人物的xx性格(精神、品质)。(8)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弓I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9)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10、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

4、想像、象征、比较、对比、夸张、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1、词语的表达效果(1) 、动词、形容词:xx这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或反映了)感情(品质或精神)。(2) 、运用一连串的动词:这句话运用了一连串准确动词,真实地写出了的过程,形象而生动。(这句话运用了一连串准确动词,具体细致地写出了的过程,表现了或反映了或表达了。)(3) 、运用修辞的:这个词语运用了xx修辞,+该种修辞的作用。(4) 、副词(表程度,表时间,表范围等):该词表xx,准确地反映了的情况。(5) 、运用叠

5、词:这句话运用了多个叠词,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和韵律感,表达出了的感情。(6) 、一句中有两处加点词构成对比:前者是指,后者是指,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的。(7) 、xx这个词语把抽象的xx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通俗易懂。(8) 、能否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运用同义词辨析)。(1) 、从不同的义项看:伫立:长时间地站立。直立:笔直地站立。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安稳地直立。耸立:高高地直立。矗立:高耸地立着。(2) 从范围的大小看:时代时期战略一战术果实水果边疆边境从语意的轻重看:轻视-一蔑视批评一-批判失望-一绝望损坏一-破坏&从感情色彩看(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鼓动-发动-煽动爱护-

6、保护-袒护成果-一结果-一后果诱导-一引导一-诱惑本事一-技能一-伎俩、从语体色彩看(书面语、口语):父亲-一爸爸诞辰-一生日?、从从词语搭配看:交换一意见、礼物、资料;交流一思想、经验、物资。履行一条约、诺言、义务;执行一命令、任务、协定。记叙文的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1、记叙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的记叙文。2、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有时可省略。3、叙述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内容显得真实、自然,有亲切感。(2)、第二人称: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3)、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7、,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4、记叙的顺序(叙述方式)(1)、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亥(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可以使文章结构跌宕起伏,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生动严密,更有利于突出主旨或主人公的优秀品质。(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记叙的线索(有时有明线和暗线两条)(1)、以时间为线索挖养菜(2)、以事件为线索社戏(3)、以

8、某物为线索七根火柴(4)、以某人为线索孔乙己(5)、以见闻为线索故乡(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以感情为线索我的老师(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6、记叙的详略(段落能否删去?)(1)、详写:能突出中心的材料。(2)、略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材料。(3)、不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7、标题(1)、标题的类型少、概括作品的内容:三国演义、阿Q正传人物名字:骆驼祥子色、作品事件:西游记、鲁宾逊漂流记&某些名称:林家铺子、巴黎圣母院、含蓄或象征性:青春之歌、红与黑。、揭示或暗示主题:一诺千金、教子有方(2)、标题的作用、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或写作内容。、交代故事

9、发生的时间或地点。、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环境。6、揭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或内容。、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全文以xx为线索组织材料。、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用极平常的事物作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有修辞,按修辞的作用回答。(比喻、拟人、设问、双关、引用)比喻、拟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引用:运用引用的修辞,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设问:运用设问的修辞,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一语双关,本指XX,实指XX,突出主题,耐人寻味。8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事物)的xx(特性/特点),表达了(表现了或反映了)

10、感情(品或精神)(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附: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19、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方法有:(1)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

11、章的主题。(2)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3)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4)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5)从材料的详略安排上来分析。一般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材料要详写,与主题无多大关系的内容往往是略写。20、记叙文中心的概括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附有关知识:1、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记叙文、说明文

12、、议论文。2、散文(1)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抒情散文春、济南的冬天、哲理散文。(2)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3、小说(1)小说的分类:、篇幅的长短:长篇小说(100000字以上)、中篇小说(30000-100000字)、短篇小说(30000字以下)、微型小说(1000字左右)。题材: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简写)。(3)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开头有序幕,结尾有尾声。(4)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诗歌(可分古诗和新诗,散文诗属于新诗)也、从使用对象看:如“抚

13、养”和“赡养”都有照料生活、供给生活需要、养活的意思。“抚养”指上辈对下辈、年长者对年幼者;而“赡养”指下辈对上辈、年幼者对年长者。“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爱戴”是下辈对上辈、年幼者对年长者。“爱护”是指上辈对下辈、年长者对年幼者。古诗类别包括的诗歌种类古体诗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风(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所写的诗歌)近体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每首十句以上)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5、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6、戏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戏剧可

14、以被分成不同的种类):(1)、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2)、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3)、按题材,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童话剧、传奇剧、社会剧、市民剧、家庭剧、儿童剧等;(4)、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5)、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从词性和句法功能看:勇敢一形容词,可作定语、状语、补语,作谓语时不带宾语。勇气一名词,多作主语、宾语。12、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领下文;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

15、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总结上文或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13、句子的表达效果(1)、运用修辞的:这个句子运用了xx修辞,+该种修辞的作用。(2)、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的:这个句子运用了人物的xx描写方法,准确形象地写出了xx人物的xx性格(精神、品质)。(3)、运用环境描写的:这个句子运用了自然或社会环境描写,+该种环境描写的作用。(4)、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反复吟咏,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作者xx的感情。(5)、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开头、中间、结尾)。(6)、富有哲理的句子:这句话富有哲理+具体道理+表达(表现或反映)了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富有哲理,强调了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7)、从句式结构分析:(一般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