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879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1、古诗文填空(10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 ,_。_,似曾相识燕归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 。_,后天下之乐而乐。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之意不在酒,_。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在水一方。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13分) 火柴一个纤细的生命擎一片火的_(A热情 B 激情)。历史,像火柴盒上的磷片每个生命,都将在上面划过或冒几l青烟或bng_(A 一道 B一串)火星 谁害怕痛苦的摩擦谁就默默无闻谁敢于打破平静谁就给生活带来_。(

2、A欢欣 B 欢畅)! 一粒粒火的种子只为追求光明。(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2)诗中的“擎”字,查字典应查_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_。(2分)(3)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只填字母)(3分)(4)请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4分)3、请你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完成(1)(4)题 (12分)一位九年级的同学说:“我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题目陈旧有很大联系。一些题目初中写,小学写,真怕到了高中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我们老师整天要求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可是,作文题目总是很陈旧。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像一种好的食品,_。”由此看

3、来,_。 (1)第句中有一个词用的不恰当,请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_”改为“_” (2)第句语序不当,请将调整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 (3)请在第句的横线处补写一个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语句。(4分) (4)请在第句的横线处补写一个结论性的句子。(4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木棉花开 (21分)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

4、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 秋夜 里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

5、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 木棉花歌 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

6、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 , 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心中有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

7、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地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峰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4、阅读第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 (请用原文回答)(3分)5、请根据第 一 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答

8、出4 个即可) (4分)6、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子加以赏析。(4分)7、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4分)8、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按要习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湖南遭遇了50 年一遇的冰冻天气,交通、电力等行业涌现了一大批抗击雪灾的勇士。电力员工罗文海、罗长明、周景华在高压线路上人工除冰时,因线路覆冰太厚,铁塔不堪重负而坍塌,三人不幸殉职。 材料二: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让四个学生得以生还。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1)请你在网上发帖悼念,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昵称,不要用真实

9、姓名。帖子一:网友昵称 小桥流水 悼词:冰雪消融,春意盎然,而烈士们却永远地去了。他们的灵魂依然还留在抗击雪灾的第一线,永驻在灾区人民的心田。致可敬可爱的人。帖子二:网友昵称 【 】悼词:_。 (2)根据链接的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联。上联:抗灾勇士以身殉职,情融寒天冰下联:_。 (二)假如没有灰尘 (19分)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

10、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的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有趣的是,灰尘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

11、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只有正确地认识他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9、“有趣的是,灰尘还有

12、个怪脾气”一句中的“还”承接了上文中的哪一句话?(2分)10、文章在说明灰尘的作用时,主要从灰尘的特点上加以说明。试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灰尘具有哪些方面的特性?(4分)11、下列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12、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5分)13、文章的结尾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请你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举出一例,说说它的两面性。(4分)(三)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14-17题 (15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13、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 率妻子邑人 ( ) (2)来此绝境 ( )(3) 无论魏晋 ( ) (4)此中人语云(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自桃花人来到桃花源到渔人进入桃花源期间,桃花源外的世间又发生了那些战争?请至少写出三个来。(写出战争的名称即可)(3分) 17、陶渊明在现实社会黑暗的现实情况下,他个人无法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他营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桃花源,来告诉人们他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因此,有人把他的笔下桃花源称之为“乌托邦”。请结合以下一则材料,说出“乌托邦”的意思。(4分) 材料链接: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