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法律硕士联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86964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法律硕士联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法理学-5(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法律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在法学上称为u /U。 A.法律的拘束力 B.法律的溯及力 C. 法律的继承性 D. 法律的对事效力A.B. 丿C.D.法律溯及力,即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 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2. 国家机关的监督,都是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法的效力,是我国 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机关监督体系? U /U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

2、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C. 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 D.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A.B. 丿C.D.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分为国家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 法机关的监督,包括A、C、D项。社会监督,即非国家机关的监督,指由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 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B项属于社会监督。3. 下列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表述是U /U。 A. 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 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

3、、权力 D. 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A.B.C.D. 丿法的基本特征,即其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征:(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直接对法的性质、作用和特点发生决定或重大作用的,首先是U /U。A. 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国家的性质和状况A. 丿B.C.D.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的性质和状况都决定着法的性质与作用,但是,它们都是间 接地决定法的性质。只有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才直接决定法的性质、作用和特点。5.1992 年9 月4

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规定:本决定自 1993年1 月1 日起施行。本决定施行前提出的专利申请和根据该申请授予的专利权,适用修改以前的专利法的规定。 该条规定说明该决定在法律溯及力上U /U。 A.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B.实行从旧原则 C.实行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D.实行从新原则A.B. 丿C.C. 从旧原则,即对于新法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原来的法律。6. 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由U /U体现出来。 A.法律条文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规则A. 丿B.C.D.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当然由法律条文体现出来,但一个法律规范并不一定等于一个法律条文。一个法律

5、规 范可以包括在几个条文中;一个条文中也可能包括几个法律规范。7. 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条规定 属于U /U。 A.命令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 C.授权性法律规范 D.义务性法律规范A.B.C. 丿D.授权性法律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 规范,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范。8. 下列有关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不恰当的是U /U。 A.法人有权利能力,就一定有行为能力 B.法人的行为能力自法人成立之时就受到限制 C. 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之时就受到限制 D

6、. 法人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A.B.C.D. 丿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灭的,法人一经成立,就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人一经撤销,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就同时消灭。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 所决定。故D项不正确。9. 张三将一批货物交给某铁路公司,让其运到北京西站,张三与某铁路公司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U /U 。 A. 货物 B. 铁路 C. 运输行为结果 D. 火车A.B.C. 丿D.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结果是特定的,即义务 人完成其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能够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要求。10

7、. 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两者U /U。 A. 相互渗透 B. 相辅相成 C. 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A.B.C. 丿D.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是同一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有同样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 志的体现。11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U /U。 A. 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 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 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D. 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A.B.C.D. 丿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这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体现在:(1)阶级统治的含义极为广泛,包括经济、 政治、思想等

8、各个领域;(2)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最重要的作用是确认和维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的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3)法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和统治阶级及其同盟 者之间的关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12在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报U /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C. 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D.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A.B. 丿C.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13. 行政

9、监督是我国法的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监督形式有U /U。 A. 行政监察 B. 经济监督 C. 工作监督 D. 会计监督A. 丿B.C.D.行政监督包括一般行政监督和专门行政监督,专门行政监督具体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14. 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解释U /U。 A. 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 只对省级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C. 只对县级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D. 只对基层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A. 丿B.C.D.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 力。15. 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

10、故意犯罪;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潘某 教唆17 岁的陈某盗窃他人财物1 万余元,法院认定潘某与陈某共同构成盗窃罪,并对潘某从重处罚。这一 推理属于U /U。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 类比推理 D. 价值推理A. 丿B.C.D.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命题推出特殊性命题的推理,法院将关于共同犯罪和教唆犯罪的命题具体到潘某的案 件中,是运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24.00)16. 下列有关法学思想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U /U。 A. 自然法学主张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B. 实证主义法学的概念是“实然法”的概念 C. 社会学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强调法律

11、的社会效果 D. 经济分析法学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A.B. 丿C. 丿D.持自然法立场的思想家和法学家主张法或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坚持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法概念的核 心定义要素。持法实证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和法学家主张法或法律与道德是分离的,认为定义法的概念不需 要或不应该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核心要素,而是以权威性的制定或发布、社会效果作为法概念的核心定义 要素。故A项错误。一般来说,法社会学家和现实主义法学学者的法概念是首要地以社会效果为定向的法 概念,如马克斯韦伯、卢曼、霍姆斯等;自然法学者的法概念是“应然法”的概念,是从“应该怎样或 应该是什么”的角度定义法概念。法实证主义者的法概念是“实然法

12、”的概念,是从“实际怎样或实际是 什么”的角度定义法概念。故B、C项正确。经济分析法学从整体上讲仍然属于实证分析的方法,但是由于 经济分析法是以一个预设的价值追求效率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故也兼有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的一面, 但是不能认为经济分析法学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17. 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属于法的要素中法律规则的是U /U。 A.著作权法第27条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 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B. 票据法第 3 条规定: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C.公司法第192条规定:本法所称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

13、境外设立的公司 D. 审计法第 53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工作的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A. 丿B.C.B. 丿A项属于法律规则中的确定性规则。D项属于法律规则中的委任性规则。因此,A、D项应入选。B项属于 法律原则,C项属于法律概念。18. 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追究法律责任,给予法律制裁,这说 明U /U。 A.阶级对立社会中的法律不是统治阶级全体成员意志总和的反映 B.阶级对立社会中的法律不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反映 C. 阶级对立社会中,统治阶级内部的个别意志与其整体意志相抵触 D. 阶级对立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整体意志会舍弃个别成员

14、意志A. 丿B.B. 丿C. 丿阶级对立社会中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反映,但不是统治阶级全体成员意志总和的反映。当个别意 志与其整体意志相抵触时,为了维护其整体意志,统治阶级会舍弃个别成员的意志。19. 法自身特点所带来的有限性是由于U /U。 A. 法具有主观意志性,法律总会存在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B. 法的概括性、抽象性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总会有不一致的地方 C. 法的稳定性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总存在着差距 D. 法的程序性有时可能会使人们不能及时地解决问题A. 丿B. 丿C. 丿D. 丿 法具有主观意志性、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程序性等特点,法的自身特点会产生法的有限性。20. 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 述正确的是U /U。 A. 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 性进行审查 B. 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