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58631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判论战)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自行路难 ,谁家新燕啄春泥。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共婢娟。 (苏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默写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A员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 仁立旷野,苍qing充满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

2、,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n含的灵气静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宇注音,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 )立 苍qing( ) yn ( )含 亘( )古 (2)文中“ ”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 ,“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学问,完成(1)(2)题。 (4分)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 ,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谋罗,俄国作家 。 (2)格列

3、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大人国的缘由分别是什么? 4校学生会打算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实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申的一些问题,须要你去解决。 (12分) (1) 请你以文明二字开头,拟一条宣扬标语。 要求: 紧扣座谈会的主题; 运用比方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20个字。 (2)座谈会前,你班同学打算了一篇发言稿。下面是发言稿申的一段文字,请你依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始终以其无穷的然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作为 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B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内 氛围。我们肯定

4、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遵守法律,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C把以往存在的 不良行为坚决订正过来,全面呈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1 2 A句太长,发言时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请你把它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在不变更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删少量字词) 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联系前后句看,C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对C句作适当调整。 (3)5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参与其次天下午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杨老师说的? 二、阅 读 (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二(22分)枫叶礼赞 叶

5、孟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明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二月花,就会引发很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季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渐渐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沉醉于枫叶那明丽的色调,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经常

6、传来萝卜赛梨的嘹亮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 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干脆、那么毫不遮掩地呈现自己的色调。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明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 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终归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申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

7、;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立的竹,芳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寒冷,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一般,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方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5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 6作者写秋

8、冬之交的萝卜另1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分) 2 3 8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 9本文是围绕枫叶绽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 二 (18分)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海揽雌、海桑、红茄冬等。相宜生长在一帆风顺、淤泥深层的海滩、湿地或河口地区。红树林四季常绿,因其 树皮中含有一种称为“单宁”的化学物质而显红色,故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与其他类型的树林相比,有很多独特之处。为了适应盐分高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能把

9、吸入体内的海7&盐分有效排出,其功能类似于人皮肤上的汗毛孔。另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通气不良, 所以大多发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态万千。最为奇妙的是红树林的繁殖为“胎生”方式,种子在母树上孕育,待成熟后,先在母树上萌发成芽,然后伴同果实一起坠海,数小时内即可扎根成长为独立植株。、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多在树干基部生出,渐渐下伸,插入土申形成犬牙交织、反抗风浪的弓形支架。 以红树林为中1$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红树林汲取海底土壤申的养料而生存,其树叶、树枝是鱼虾的食物,鸟类又以鱼虾为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

10、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该系统内有鸟类114种(占全岛的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公顷每年可产鱼、虾、蟹等海产品750多千克,所以海南自古有“万亩红树养万人”的说法。红树林的树皮中含有地单宁,可作鞣(ru)料和染料;有些红树植物木质坚硬,耐腐蚀,是建筑物和船舶的优质用材。某些红树植物还可入药,能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病、癌症等。 红树林还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红树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卫海风,抵制海浪侵袭,爱护农田和村镇,被誉为自然的海防卫士。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还可以大量汲取海洋中的

11、污染物,净化海水。 另外,红树林还有较高的生态学探讨价值和旅游欣赏价值。 由于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别,所以种类相对贫乏。全世界共有23科、34属、81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东方型,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海岸,种类较为丰富;西方型,分布于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西海岸, 种类相对贫乏。我国的红树林共有13科、24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和福建沿海,以海南岛最为丰富,其 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节选自苏宗棋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 10第一段文字依次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分) 11. 依据其次段内容,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 (4分) 12依据第三段文字,简要说明红树林与海底土壤之间

12、的关系。 (4分) 13文章在谈到红树林的作用时,先后介绍了红树林的 、 、生态学探讨价 值、 。(3分) 14、第四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 4 三 (15分)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