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70804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超重与失重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素养评价十九 超重与失重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2018山东学业水平考试)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小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为零D.无论超重、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解析】选D。超重、失重是一种现象,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或小于其自身重力的现象,而物体自身的实际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2.如图所示,小芳在电梯中手托一个重50 N的铅球。若铅球对手的压力大于50 N,则电梯运动情况可能是()A.匀速上升B.匀速下降C.加速上升D.静止不动【解析】选C。铅球对手的压力大于铅球实际的重力,则铅球处于超

2、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则电梯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符合题意的只有C。3.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5 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B.555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C.t=59.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t=60 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从图像中判断加速度的方向,从而判断超重、失重。(2)绳索拉力最小一定出现在失重状态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解析】选D。利用a-t

3、图像可判断:t=4.5 s时,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电梯处于超重状态,则选项A错误;05 s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拉力大于重力,555 s时间内,a=0,电梯处于匀速上升过程,拉力等于重力,5560 s时间内,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拉力小于重力,综上所述,选项B、C错误;因a-t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代表速度改变量,而图中横轴上方的“面积”与横轴下方的“面积”相等,则电梯的速度在t=60 s时为零,选项D正确。4.(2019福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球,电梯中有质量为50 kg的乘客,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轻质弹簧的伸长量始终是电梯静止时的四分

4、之三,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此可判断()A.电梯可能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5 m/s2B.电梯可能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2.5 m/s2C.乘客处于超重状态D.乘客对电梯地板的压力为625 N【解析】选B。电梯静止不动时,小球受力平衡,有mg=kx,电梯运行时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小,说明弹力变小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x=ma,即mg=ma解得:a=2.5 m/s2,加速度向下,电梯可能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乘客处于失重状态,故A、C错误,B正确;以乘客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N=ma,乘客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FN=mg-ma=500 N-125 N=3

5、75 N,故D错误。5.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A。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故A正确,C、D错误;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6.(2019厦门高一检测)厦门海底世界的“海狮顶球”节目因其互动性强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如图所示为一海狮把球顶向空中,

6、并等其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海狮对它的顶力作用B.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C.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D.球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解析】选B。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向上,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球在最高处只受到重力,故A错误;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B正确;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落过程都是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g,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C、D错误。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标明单位)7.(16分)(2019泉州高一检测)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

7、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N-t)图像,如图所示,则(1)电梯在哪段时间内加速上升,此过程中重物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为什么?(2)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取g=10 m/s2)【解析】(1)因为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台秤的压力等于重力,由图可知,G=30 N电梯在04 s内加速上升,重物在04 s内处于超重状态,因为在04 s内,重物对台秤的压力大于重力。(2)重物的质量m=3 kg,因为重物对台秤的压力与台秤对重物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重物所受的支持力的最大值Nm=50 N,因

8、为当Nm=50 N时,重物处于超重状态,所以,N-G=ma,a= m/s2,重物所受的支持力的最小值Nmin=10 N,因为当Nmin=10 N时,重物处于失重状态,所以G-N=ma,a= m/s2,所以,加速度a的最大值为 m/s2。答案:见解析8.(20分)某同学到广州塔“小蛮腰”参观,为了测量电梯运行的相关数据,该同学带了一个电子台秤,并站在台秤上观察台秤数据变化。电梯静止时他观察到台秤的示数为50 kg。在启动时示数变为52.5 kg,这个示数持续了10 s后又恢复到50 kg,电梯匀速运动了80 s,靠近观光层时台秤的示数变为45 kg直到电梯到达观光台,已知在台秤示数运算和加速度计

9、算时g都取10 m/s2。求:(1)电梯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电梯减速的时间为多少。(3)在坐标系中画出电梯运动全过程的v-t图像。【解析】(1)电梯静止时他观察到台秤的示数为50 kg。在启动时示数变为52.5 kg,说明此时合力F=(52.5-50)10 N=25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1=0.5 m/s2加速时间为t1=10 s,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a1t1=5 m/s(2)靠近观光层时台秤的示数变为45 kg,则此时合力F=(45-50)10 N=ma2解得a2=-1 m/s2所以减速时间t3=5 s(3)根据以上分析知010 s,电梯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5 m/s;1090

10、 s,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 m/s;9095 s,电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答案:(1)5 m/s(2)5 s(3)9.(6分)如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是零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解析】选A。在降落伞打开前的下落过程中,A、B两人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二者之间的弹力为零,故A正确,B、C

11、错误;当降落伞打开之后减速下降过程中,整体处于超重状态,对B分析,FT-mg=ma,即FT=mg+mamg,故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故D错误。10.(6分)(多选)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3 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B.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C.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先增

12、大后减小D.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解析】选B、D。人受到重力及板向上的弹力;人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人受到的板的弹力越来越大,开始时加速度向下、减小;然后加速度再向上、增大,故人应先失重后超重,故B正确;运动员在向上运动时,由于弹力减小,但开始时一定大于重力,故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而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故人先超重后失重,故D正确。11.(6分)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内物体对箱子

13、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选C。刚投下时箱子不受阻力,整体加速度为g,对于物体有:mg-N=mg,即N=0,因此此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零,故B错。随着箱子的下落,因受空气阻力作用,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m)g-kv2=(M+m)a,随着下落速度的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对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a,随着加速度的减小,支持力越来越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压力也越来越大,故A错、C对。若下落距离足够长,最后重力与阻力平衡

14、,加速度a为零,箱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对物体有:mg=N,因此物体不可能“飘起来”,故D错。12.(22分)小刘同学用台秤研究人在升降电梯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其体重为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11 s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g取10 m/s2。(1)求小刘在02 s内加速度a1的大小,并判断在这段时间内他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2)求在1011 s内,台秤的示数F3。(3)求小刘运动的总位移x。【解析】(1)由图像可知,在02 s内,台秤对小刘的支持力F1=450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1

15、=ma1解得a1=1 m/s2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小刘处于失重状态。(2)设在1011 s内小刘的加速度为a3,时间为t3,02 s的时间为t1,则a1t1=a3t3,解得a3=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3-mg=ma3解得F3=600 N(3)02 s内位移x1=a1=2 m210 s内位移x2=a1t1t2=16 m1011 s内位移x3=a3=1 m小刘运动的总位移x=x1+x2+x3=19 m答案:(1)1 m/s2失重状态(2)600 N (3)19 m【补偿训练】 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方向成=37角,当载人车厢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车厢底板的压力为体重的1.25倍,这时人与车厢仍然是相对静止,则车厢对人的静摩擦力是人体重的多少倍?【解析】对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并建立直角坐标系,沿x方向:f=macos ,沿y方向:N-mg=masin ,N=1.25mg。由以上各式联立可得f=mg,即车厢对人的静摩擦力是人体重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