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56712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 编者按:大教育家高尔基说过: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假如仅仅为了爱,连老母鸡全部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低层次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的高尚的爱。教授有时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称为甜毒品,即使表面上香甜可口,但其实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做家长的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多部分理智,要智爱不要溺爱,这么才有利于孩子成才。娇生惯养把孩子宠废8岁男孩聪聪的家庭条件极为优越,有3个保姆专门照料她,其中两个是专门陪她上学的。因为聪聪反应迟钝,语言表示不清楚,身体运动不协调,被家长、老师认为是智力低下的孩子,因此保姆帮助她统计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聪聪从小就受到极度关心,只要

2、一哭就有些人抱,只要出门就有车代步。可是让父母着急的是,聪聪两岁多还不会说话,3岁才会走路,而且脾气很坏,学东西总是记不住。父母一直认为这孩子是低能儿,然而经过测试,孩子的智商是116,达成中上水平。教授指点:教育和心理研究教授卢稳子教授说,溺爱之下哪有高智商?多年来,发育迟滞的孩子很多,她们大多从小娇生惯养。不用多说话,吃的、喝的随时送到面前;不用多走路,常常有些人抱着;不会和人交流,因为家长基础上不让她们出门和其余孩子玩。而且,家长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总感觉孩子发育有问题,在家长的这种暗示下,孩子也认为自己有问题。这么的孩子智商其实并不低,但语言、运动、社交等能力的发育水平普遍比同龄孩子晚

3、两年以上。过分放纵造成孩子叛逆刚完成新书儿童溺爱综合症的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麦琪o玛蔓指出,欧美国家家长的过分放纵,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近乎极端的叛逆行为,这些孩子被定义为儿童溺爱综合症患者。今年只有13岁的加拿大女孩玛丽曾长久服用毒品类药品,而且她每次离家出走全部会长达几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玛丽并非出生在充满暴力、辱骂和低教育背景的家庭,而是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她的父母曾受过良好教育,对玛丽的任何要求全部给满足,对她的行为更是很包容和了解。却不料,这种做法使玛丽变得极为叛逆。麦琪o玛蔓表示,这是儿童溺爱综合症的经典表现,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放纵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据了解,在英国,

4、类似的问题也很严重。家长的纵容使青少年过早地习惯于我行我素,进而做出很多有悖社会传统的过激行为,如吸毒、自杀、聚众斗殴、破坏公共设施等。教授指点:麦琪o玛蔓认为,和其责备这些家长,不如帮助家长们重新夺回在家中的控制权,实现家长的教育初衷。家长们必需明确在家中的教父政策,她们需要知道,自己有权利在不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做些决定。因为年少的孩子在很多事上并不具有正确的判定力。玛蔓还提议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自己做决定的理由,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够做,不然只会让孩子大发脾气,有时还可能造成她们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们必需认识到,过分溺爱、放纵将可能造成孩子精神混乱,并对任何要求全部存在逆反心理。

5、过多的爱和关注让孩子不知感恩48岁的孙女士最近有了寒心的感觉。孙女士夫妇生活并不富裕,丈夫10年前做了换肾手术,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的经济很拮据。即使这么,女儿小盈初中毕业后,孙女士夫妇还是倾其全部将她送到日本读书。今年,小盈最终在日本读完了语言学校,就在她马上准备上大学的时候,签证出了问题,她只能回国。看着经过历练而显得成熟很多的女儿,孙女士期望着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地过几天舒心日子了。可是没想到,才回来几天,女儿便开始埋怨:家里没有达成自己在日本的居住条件,不能二十四小时上网于是孙女士为女儿买了电脑,安装了宽带,还买了加湿器放在女儿的房间制造湿润环境。不过很快后小盈又提出,家里房子太小,自

6、己没有专门的练琴房,假如父母不能改变现实状况,她期望父母能再准备些钱,让她到新加坡生活。我们已经为女儿花了那么多的钱,现在我们没有力气去挣钱了。本想女儿能担负起这个家,没想到她不仅不担这个责,还嫌我们做得不够,我们还要怎么做?孙女士说。教授指点:北京四中的赵燕梅老师说,不少家长全部在埋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但家长们是否想过,你在为孩子付出的时候有没有教会孩子感恩?独生儿女在教育上含有天然的缺失,她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更多的关爱,而当她们有问题时却又缺乏合适的排解渠道,所以孩子们身上出现的问题,更多是因为家长、老师教育不妥造成的。赵老师认为,不让孩子品尝饥饿,她们就不会知道食物的价值

7、;不让孩子品尝严寒,她们就不会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让孩子品尝失败,她们就不会知道成功的美妙。是过多的爱和关注剥夺了她们体验负面经历的机会,要让孩子感恩,首先要教育她们怎样感恩。百依百顺使得孩子不尊重师长北京四中老师、心理学博士孙老师介绍说,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没有标准,使得孩子完全凌驾于家长之上,在家里很霸道,稍不顺心就会发脾气、摔东西,在学校也到处跟同学争抢,同学不听命于她时就可能动手打人。孙老师班里就有这么一个孩子。一次,这个孩子犯了错误,孙老师把孩子的家长请到了学校。结果,这个孩子当着家长和老师的面躺倒在一把椅子上,并把脚放到了课桌上,家长刚提醒了一下,这个孩子就瞪起眼睛,毫不客气地打断

8、了家长的话,家长也没再说什么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发展到这个地步,家长就极难再教育孩子了。孙老师说。教授指点: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刚刚完成的一项对工读学校问题学生的调研也印证了孙老师的看法。据主持这项调研的责任人介绍,家长溺爱是产生问题学生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这些家庭从小对孩子百依百顺,没有任何约束,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溺爱酿成了这么的后果,但这时家长已经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状况了。家长在这些孩子眼中毫无威信,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位责任人说。无标准的迁就和溺爱使孩子走向偏执近日,一位女士找到沈阳市和平区某小学的校长哭诉,说她的儿子在该校三年级某班读书,班上老师对她的儿子不好,总批

9、评孩子。但事实和这位家长说的大相径庭。据这位家长讲,她儿子小飞因早产腿部落下残疾,家里人对她尤其溺爱。因为怕出危险,家人历来不让小飞和其余孩子玩。上学后,小飞十分聪慧,但有时爱走神,成绩不是很好。小飞常回家向大人哭诉说,这天同学欺负她了,那天老师又骂她了。家长听后,每次全部跑到学校,非要为孩子讨个公道。这次小飞又回家哭着说,老师说她长大后什么全部做不了。家长对此十分生气,认为是老师瞧不起她的孩子,随意批评孩子。小飞的班主任老师说,因小飞身体情况特殊,老师、同学对她十分照料,可她却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班上,哪个同学惹她不快乐,她抬手就打。上课提问,要是小飞举手而老师没叫她,她就会生气地指着老

10、师说我要让你下岗。小飞班上的同学说,大家全部不敢和她一起玩,她不快乐就打骂同学。这次小飞哭的原因是,老师在课堂上问同学们长大了怎么用科学造福人类,小飞却举手说,她长大了要造炸药,炸死老师全家。老师为此批评了她。教授指点:沈阳市心理卫生医院刘晓云主任认为,小飞这种心理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偏执型或妄想型人格,常出现的症状有多疑、过分敏感、心胸狭窄,常认为他人跟她过不去,因此造成很多误解和冲突;自我评价过高,自负且好嫉妒,同时又很轻易自卑;固执己见,言行易冲动,好诡辩。这些孩子走向偏执的关键原因是受到家长无标准的迁就和溺爱。她们听惯了家长的肯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不愿或缺乏更正缺点的勇气。但社会环境不一样于家庭环境,孩子在社会上难免会碰到很多不顺心的事,这些性格弱点就轻易发展成为偏执型人格。若家长对孩子一味溺爱,对老师的批评无法接收,很轻易使孩子往偏执的道路上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