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65875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扫墓活动宣讲提纲幸福不忘革命史 争当祖国接班人同学们: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预示宇宙中空气和太阳光更加清新明 亮,标志着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春天到了,百种都可以落泥, 春耕大忙季节到了。清明节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自唐朝开始,就有孝敬长辈、祭祀祖先,清扫祖宗坟墓的传统习惯。 尤其是对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有功将士都会深切缅怀他们的光 辉业绩,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崇高美德。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龙泉市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党团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为牺牲在龙泉的革命烈士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聆听革命故事,学先烈、心向党,接好班。 虚心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 从小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我们的家乡龙泉是浙江省革命老根据地县之一。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 龙泉就开始传播马列主义。 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龙泉,播下了 革命火种。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就在龙 泉宝溪乡溪头村打了入浙第一仗,拉开了入浙开展游击战争的帷幕。在红军挺进师党组织的帮助下,1935年5月,建立了共产党龙泉地方组织一一中共龙浦县委。龙泉是浙江省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一一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第一任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宗孟平就在龙

3、泉活动,特委常驻地在龙泉有7年之久。粟裕、刘英、洪家云、李重才、许信焜、杨干凡、张麒麟等老一 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足迹踏遍了龙泉的山山水水。抗日战争时期,龙泉是大后方,龙泉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1938年2月,建立了中共龙泉县委,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当时龙泉有“浙江的延安”之美誉。省级党政群机关、企事业284个单位迁驻龙泉。中共浙江省委第一部电台设在龙泉住龙乡水塔村水 碓坑;中共处属特委第一次代表会在水塔村叶岭头召开,这是特 委首次党代会,也是解放前唯 次党代会;处属特委1至3期干部训练班(即现在的中共丽水市委党校前身)在水塔村地伏、水 碓坑举办。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龙泉党组织和人

4、民经受了敌人多次 围剿的严竣考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有4位特委书记(第一任宗孟平、第三任许信焜、第四任张麒麟和副书记杨干凡),有2位特委委员(欧阳道、周源),有6位纵队长,政委或县委书记(李 重才、洪家云、方志富、刘汉南、王春华等)牺牲在龙泉或龙泉边境。龙泉前后有400多位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复兴,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安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后有100多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至今还有许多未被追认的“无名英雄”。上述可以看出,我们龙泉的土地是红色的土地,龙泉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龙泉是光荣的可爱的家乡。龙泉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 1959年,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 积1600多平方米,是丽水乃至全省建的最

5、早、规模最大、功能 最齐全的一座烈士陵园,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投资400多万元正在进行修建,请同学们扫墓时不要乱跑, 注意安全。今后这里成为漂亮的“安清公园”。整座陵园由门楼、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烈士墓地、 纪念碑亭、管理房、厕所等组成。纪念馆一楼展厅用图片形式详实记述了龙泉革命的战斗历 程。二楼展厅陈列了近100位烈士遗像和150件革命文物,这些 都是珍贵的革命遗产和无价之宝。烈士陵园里,有3位特委书记墓和纪念碑(宗孟平、许信焜、 张麒麟);有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部分骨灰敬撒处;有龙泉早期革命烈士季步高和参加过南昌起义,曾任解放军报总编、总 政文化部长、龙泉唯一一位

6、开国少将李逸民的纪念碑亭。还有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粟裕、叶飞、陈丕显、郭化若的亲笔题字。这 些在浙江县一级的烈士陵园里也是不多见的,烈士英名影响之3 -大,规格之咼,是少有的,是极其珍贵的。幸福不忘革命史,清明扫墓祭英烈。每一位烈士都有一个感 人的革命故事,下面我讲两个烈士的故事, 请记住烈士的英名吧!先讲一家六人为革命献身的故事:宝溪乡湖住溪村有一户革命家庭一家有六人为革命献身。老大操正旺1937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38年春任 村党支部书记,并参加闽浙边委武工队。1941年1月,他与战友廖世涛受闽浙边委派遣,去闽北特委联络,到龙浦边界马迹村时,因歹徒出卖,被敌人抓捕,严刑拷打,他坚

7、不吐实,被敌人 杀害,时年26岁。老二操正昌,1940年参加革命,闽浙边委武工队员, 1941 年在作战时受伤被捕,押到住溪敌据点审讯, 他宁死不屈,被枪 杀,时年21岁。媳妇李起芝,1940年参加革命,是武工队一名女兵,丈夫 操正昌牺牲后革命意志更加坚强。1942年2月,仙坛下“红军棚”遭敌袭击时被抓捕, 敌人要她招供张麒麟的下落,她咬紧牙关,怒视敌人,坚不吐实,最后英勇就义,时年20岁。老三操正长,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 7月入党,闽浙边委 武工队员,1942年2月与嫂嫂李起芝一起和红军隐藏在仙坛下“红军棚”里,操正长突围时不幸中弹负伤,被敌人抓捕到内高山严刑逼供,严守机密,决不招供,与

8、嫂嫂同时被枪杀,时年19岁。老四操正福,敌人放火烧掉操家房屋,把他和母亲、小弟三人抓去,投入浦城县监狱,受尽折磨,1945年死于狱中,时年17岁。老五操正林,年仅14岁,看见边委的同志生活十分困难,没有东西吃,就领着张麒麟等到“木岱湾”山上挖笋,不幸被毒蛇咬伤,中毒死亡,张麒麟抱着他痛哭,亲自为其料理后事。一家六人为革命献身,最后张麒麟通过白皮红心保长出面保释,才保回了老母亲和 11岁小弟操正芳,总算留下一颗独苗。再讲一下张麒麟、许信焜俩位老红军、特委书记的故事:张麒麟、许信焜俩位老红军都是江西省横峰县人,俩人一起参加弋横暴动,当年张麒麟 15岁,许信焜13岁,俩人又一起参 加红军,成为“红小

9、鬼”,1930年俩人又同年入党,在枪林弹雨中成长为红军干部,都在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转战于 赣、皖、闽、浙四省,一起挺进浙江,最后又先后在我们龙泉或 龙遂边境都在特委书记任上牺牲,许信焜时年23岁,张麒麟时年30岁(1942),牺牲后现在坟墓都在我们龙泉烈士陵园。同学们,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创建了新中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党旗、国旗、队旗、红领巾。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5 -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缅怀先烈、纪念先烈、学习先烈,就要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英勇顽强, 不怕苦,不怕累,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而奋斗的精神,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学会做人,在家里做个懂 事、听话、能干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听老师的话,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好学生。将来长大了,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好人,把祖国和家乡 建设得更加美好!卢书田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