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56109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10月29日我上了关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四年级科学课,冷静下来细细回顾自己上课的各个环节,脑海中出现一幕幕记忆犹新的片段。所以赶紧把它收集起来,以免灵感一闪而过!一、情境互动的再思考尴尬一:听着幸福拍手歌,随着歌声打节拍。原本以为既可以给学生放松心情,又能创设出不少声音,原来最得意的导入环节,由于学生没有较高的热情参与,而使我备感失落,讲台上我一个人在手舞足蹈,舞台没有观众的配合,显得格外的冷清。忽然头上豆大的汗珠下来了,我开始担心这节课可能又要以失败告终了,心情犹如打翻了调味瓶什么味道都有。反思一:看到这种局面之后,我开始思考关于课前这个互动游戏的设置,觉得也要根据学

2、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学生整体是活泼开朗的,那么这种唱唱跳跳的互动就比较适合;如果学生是比较沉闷的,那么理性的智力游戏会比较合适。导致这样的局面,我个人认为是自己对学生了解的不够,先做前期的调查就好。二、科学猜测的再思考尴尬二:教学设计中第二部分应该是让学生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让学生有个自己的假设与想法,对后面的探究活动更有促进作用。我遗忘了这个环节,应该说这是个大失误。反思二:虽然课后许多老师对我评价中没有过多的指出这点,虽然我的课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我个人始终觉得是个遗憾。三、实验过程的再思考首先,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我觉得我是学会偷懒的,用尽可能简单的实验材料,来研究复杂的科学问题。不过

3、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章老师指出来的纸的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其次,实验过程的指导上,我觉得我存在不少问题,本来让学生拿出钢尺、橡皮筋、纸三种材料时,让他们使三者发出声音,目的是指导他们在研究发声和不发声物体的区别的实验过程中该如何操作,可惜由于我没有过多强调,导致实验过程中还是有不少,发声操作不对的地方。比如纸是用撕的,振动就不明显;橡皮筋是拉动后放掉的,也不明显振动所以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处理还是需要更加细致。再次,就是实验单的填写上,好多学生都不太会描述发声前和发声时物体的状态,浪费不少时间。时间充裕这个地方也可以做相应的指导,以便提高实验后学生填写表格的效率。四、实验结论的再思考应该说

4、整堂课比较流畅,特别是讨论音叉的振动问题时更是把这节课的探究意味推向了高潮。但是我却没有为这堂课作一个完美的结尾。我的结尾给学生引向了另一个探究,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变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我引导学生认为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显然本堂课的实验是不够,但是这本身就是个科学结论,科学家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解答,声音就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本堂课的结论应该是明确的。我缺乏合理巧妙的引导语言是我这节课对自己最大的认识,听课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我非常感谢!课堂总是充满着变化,无论我怎么准备,随时需要课堂上的应变自如。虽然如此,机会总是属于准备好的人,我们准备的越多,就越能沉着冷静,泰然自若!马山镇车恂如小学 王志芬 2009年11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