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60929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性格一个孩子能不能培养成才,除了智力方面的因素外,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通常,我们把人格、心理、品德等归于非智力因素。品德是一种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一种品质和习惯。优秀的品德来自于良好的教育和经常性的养成,缺一不可。品德不是天生的,与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完全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一个具有优秀品德的人,表现出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坚贞、吃苦、耐劳、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等等。这些都是从小通过所接受的教育而逐步养成的。这个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更取决于家长对子女品德养成的态度。150多年前,英国有一位牧

2、师丧偶,留下三女一子。儿子李力兰威尔从小很有才华,视为天才,重点培养。但他吃喝玩乐,庸碌一生,一事无成。而他的三个姐姐,生活艰苦,从小也不显才华,但都能刻苦学习,最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大姐安妮的小说艾格尼斯格雷;二姐埃米丽的经典名著呼啸山庄;三姐夏洛蒂的不朽名著简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千万不能娇生惯养。什么是娇生惯养?娇生就是过分保护;惯养就是该管的不管。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孩子就以为可以对自己、对家庭、甚至对社会不负责任。一个人的品德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好,品德才能优秀。一般认为,人们思想品德的好与坏,在平时不容易反映出来,往往是在关键时刻能够考验

3、人的思想品德。其实,平时的一点一滴是能够反映出思想品德的,只是不被人们注意罢了,好的品德养成,一方面靠思想教育,另一方面靠平时的习惯养成。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习惯作用于人的一生。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他又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有研究者对1 000名天才儿童(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过追踪研究,30年后发现其中30%的人并没有什么成就,原因不在他们的智力方面,而是这30%的人缺乏良好

4、的个性品质。因此,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品质优秀者,学习成绩可以与智力较高者并驾齐驱;智力较高者如果非智力品质不良,不能取得显著的成就;即使智力较低者,也完全可以借助良好的非智力品质获得一定的成就。家长对孩子的缺点毛病不要认为孩子还小而不管。孩子的行为要注意从小抓,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幼时养成好习惯将终身受益。少年儿童时期需要培养的好习惯,大致有5类:(1)生活习惯(包括自我服务和卫生习惯);(2) 道德习惯;(3)劳动习惯(指为他人和社会的脑力、体力劳动);(4) 学习习惯;(5) 思考习惯一些家庭在对孩子的德育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1) 随意性大,计划性差;(2)口头说教多,多渠道渗透少;

5、(3)批评训斥多,表扬鼓励少;(4)成人化要求多,忽视儿童特点;(5)长辈教育不一致,互相干扰,不能形成教育合力;(6)只重品德是非的分析,缺乏心理指导;(7) 劳动教育太薄弱。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小时侯所受的教育。所以说,一个国家国民的道德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水平。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镜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为魔鬼。家庭要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有的人很聪明,但缺乏道德教育,他们把无聊的任性、散漫的乖僻、狂妄的自尊等等看做是“个性

6、”,使得聪明在他们身上成了贬义词;甚至运用他们的聪明,进行一些高智商的犯罪活动,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如果一个人缺少道德,连起码的做人都不会,这样的人学位越高,危害也就越大。据报道,有的父母被自己的孩子殴打、敲诈和虐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然后投案自首。这种事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可是生活中孩子长大了不知报恩,反而虐待父母的情况确实不少。这种事件在社会各阶层都会发生,就连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家庭也不例外。这些孩子多半是在父母的热切期盼和长久等待中降生的,有的是老年得子,有的是收养的孩子,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这些家庭经常把孩子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特别是他们很小的时候

7、,不惜牺牲父母的利益。“小暴君”一般在家都享有特殊的地位。一个孩子4岁起就能表现出暴力倾向,发怒时他会用头撞墙,只要有不满意的地方,他就会千方百计地让周围的人屈服。如果父母放纵他,日后他就会变本加厉。这几年,经常有报道一些老干部晚年为孩子谋私利而违反纪律,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这些老干部,他们在战争年代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在和平建设年代,经受了各种权力和利益的考验。但就是在晚年,在退出权力位置的前后,为了给孩子谋取利益,置党纪国法不顾,最终受到了惩处,令人惋惜和痛心。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过去由于工作忙,顾不上教育孩子;或者过去因为自己受到“文革”的冲击,使孩子也受到了牵连,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前

8、程,对孩子感到内疚。因此,在退位时,千方百计要为孩子的发展作一些弥补,一种还“债”的思想,使自己最终犯了错误。教育孩子必须从小抓起,不要等自己老了再去后悔。只有从小教育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懂得关心和爱护别人,关心爱护父母,关心爱护他人,长大才能关心爱护祖国,关心爱护周围的一切。如果只习惯于别人都来关心自己,这样的人以后在社会上将是寸步难行。一个懂得关爱的人,才能与更多的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功。实际上,关心他人,反过来也是对自己一种最好的关爱。而培养孩子的爱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家庭内部做起。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贴近、最基础的道德文明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

9、戴、不关心、不尊敬、不照顾,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再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古人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干家务。在日本,家长必须把孩子送去野营锻炼。在美国,家长让孩子自己劳动挣学费。在英国,学生为摆脱依赖家长,组织了“自己干联盟”。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高于不爱干家务孩子的20左右。此外,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异率和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个调查表明,各

10、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1.2小时,英国为0.6小时,法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即12分钟。1996年,在中国进行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也发现,独生子女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仅为11.32分钟。难道是中国家庭家务劳动量小吗?并非如此。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家务自动化水平低,中国家庭的家务活是很重的。根据统计,城市家庭平均每天用在家务劳动的时间为2.5小时左右。难道是中国的孩子不愿意干家务吗?也非如此,而是我们的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干家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孩子们认为,家务活天经地义应该由父母干。偶尔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

11、间是“帮父母做家务”。其实,孩子是愿意并且喜欢干一些家务活的,更愿意从中承担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并且,通过劳动享受家庭的快乐和与父母交流的亲情。从教育的方面看,劳动与健康人格和品质密切相关。参加劳动的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也就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让孩子从小动手,克服依赖思想,从料理身边的事情开始。父母要强化孩子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干。这样的教育,简便易行,孩子乐意,也容易坚持。人格,是指做人所具有的资格或品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品质的总和,被称为“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其主要标志是这个人是否进取、诚实、坚毅、公正、宽容。对家庭教育

12、而言,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比学知识考高分更加重要。一个人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学,也可以在走上社会后,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而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年龄越大越难改变。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那么不管将来长大干什么,都会终身受益。根据专家的建议和优秀家庭的实践经验,对孩子进行人格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主要是:1 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对孩子讲述人生的价值,英雄模范的伟大事迹,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激励孩子立志,使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2 培养诚实公正的品格用典型事例进行

13、对比分析,使孩子辨明是非,区分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从行为上进行规范和约束,哪些可为,哪些可不为,哪些不可为。3 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从小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战胜困难,通过生活实践,尽量从正面教育启发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并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上培养孩子的坚强毅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性格。4 培养宽容待人的态度父母的以身作则和积极引导,可使孩子养成文明礼貌、宽容待人的习惯。家长还要特别注意要尊重孩子。有尊重才有教育,尊重不仅对孩子现阶段的成长很有帮助,而且对他们未来发展更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那么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也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小朋友,将来就会

14、尊重身边的朋友,与周围的人和睦共处。父母与孩子之间,既是长幼关系,也是平等关系。因此,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应当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实事求是地向孩子说清楚。千万不能以长压幼,以长欺幼。对孩子的同学也要热情,不能冷淡。如果父母对孩子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或者错怪了孩子,要主动承认错误,当时发现,要当时承认;当时未能发现,过后明白了,也要承认。不要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孩子已经忘了,明知错了也不承认,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只有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将来才能尊重父母。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还不懂得什么是尊重,就掉以轻心。有一位家长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很令人深思。她说:“我儿子快30岁了,可还忘不了2

15、0多年前我当众侮辱他的事,每逢提起,他还是愤愤不平。其实,当时我只是顺口说了几句而已,没想到却深深刺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大约在他七八岁放暑假的时候,他主动提出要帮我干一些家务事,我说那就帮我去换面条吧。当时面条要拿面去换,只交加工费就行了。儿子从没有干过这事,我就陪他去了。到了换面条的地方,前面已经排了十几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儿子的同学,这时又来了一个小姑娘,我看她一副老练的样子,就对她说:我儿子挺笨的,这么大了还不会换面条,等排到跟前,麻烦你给招呼一下。小姑娘瞟了儿子一眼,笑着答应了。我因忙着上班,没顾得看儿子一眼就匆匆走了。中午一进家门,儿子看我进来就红头涨脸地大声质问我,您为什么当着我的同学和女生的面侮辱我?我一头雾水地说,没有的事啊。他含着眼泪把事情说了一遍,还说我走后,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好像他是弱智似的。我没想到事态这么严重,就一再检讨说:是妈妈不好,妈妈不该那样说你。其实你主动干家务,不加塞儿,说明你是个好孩子,妈妈应该表扬你才是。儿子忍了半天的眼泪这才一下子流了下来,委屈得不得了。事后,我想事情已经过去了,可儿子还不时提起,看来我对儿子的伤害还真不浅。”这位家长最后总结说:“细想起来,尽管当时儿子还小,但已有了强烈的自尊心,他希望别人尊重他,也希望通过他的表现,得到人们的认可。可是他做对了,没人喝彩,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