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55916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暖通空调基础知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循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就是水。水在制冷循环中状态不断改变,并利用其在蒸发时的吸热而产生制冷的。首先,从发生器中产生的高压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凝成冷剂水。因其压力较高, 故通过一个节流阀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收管内冷媒水的热量而蒸发,蒸发后的冷剂蒸汽压力较低,通过挡水板送入吸收器以被较浓的溴化锂溶液吸收,而后又在发生器产生出压力较高的冷剂蒸汽,从而完成循环。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蒸发器中的压力非常低,以至于水在5时即达到饱和而蒸发,在蒸发时吸收管内冷媒水的热量而使其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一般而言,冷媒水进蒸发器的温度为1

2、2,放热后温度降低到7,由冷媒水泵送给用户使用。在吸收器中吸收了低压水蒸汽的溴化锂溶液浓度变小,温度也较低,被溶液泵送往使之浓缩的发生器中, 被管内流动的高压工作蒸汽加热至对应压力下的沸点, 使之沸腾并产生冷剂蒸汽, 因发生器中的压力较高,所以冷剂蒸汽的压力也较高, 也就是说通过泵的升压和工作蒸汽的加热,使低压蒸汽的压力升高。溶液沸腾产生出冷剂蒸汽后,浓度和温度都有所升高,又具有了吸收水蒸汽的能力。因发生器中的压力比吸收器中的压力要高得多,故在送往吸收器中让其吸收水蒸汽时必须通过节流阀降压。在吸收器中,溶液被喷淋在内通冷却水的传热管管簇上,因溶液在吸收水蒸汽时要放出大量的吸收热,故需大量的冷却

3、水进行冷却,实验和理论都表明,溶液的浓度越高、温度越低,吸收水蒸汽的能力就越强,所以,在实际中,要努力提高其浓度、降低其温度,但要注意避免因浓度过高、温度过低而结晶。另外,从图中不难看出,一方面稀溶液温度较低,送往发生器后需消耗能量对其加热。而另一方面,浓溶液的温度较高,在吸收器中需冷却才能有较强的吸收水蒸汽的能力, 所以,如能使浓溶液和稀溶液进行热交换,无疑可提高机组的性能系数。因此,在实际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一般都设有溶液热交换器(如图所示)。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稀溶液在管内流动,而浓溶液的管外(壳程)流动,从而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八、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结构形式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一

4、般有单筒型和双筒型两种型式。单筒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用于小型机组(1000kW以下)。而双筒型可用于稍大一点的机组,但由于其性能系数( COP)较小(0.8 ),故现已被性能系数 ( COP)较大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取代。单筒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各换热设备的基本布置型式有五种,是单筒型一种较早的布置方式,这种结构型式不够紧凑, 蒸发器的冷剂蒸汽通道面积又较小,故目前已很少采用。在单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也是一种较早的布置方式,这种方式能使蒸发器与吸收器之间的流通面积增加,流阻减小,且减少了一个水槽,布置也较方便,但因发生器中汽流上升高度较小,溴化锂溶液的液滴易进入冷凝器, 造成冷

5、剂水的污染, 设计时应注意加强挡液措施。这种布置方式目前在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应用较多,因为在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 发生器中一般管子数较多,如发生器和冷凝器上下布置则发生器中在垂直方向管排数较多,由于液位的影响不宜使用沉浸式发生器, 只能使用喷淋式发生器和左右布置方式。的基础上变换了一下吸收器和蒸发器的排列方式,改左右布置为上下布置,这样可减少吸收器与蒸发器的垂直方向的管排数, 并在管排间留有汽道,从而降低了管间汽阻。型布置目前在蒸汽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应用较多。这种布置方式是在图 c 型布置的基础上把发生器和冷凝器并列布置改为上下布置,从而使发生器在垂直方向上的管排数明显减少, 溶液的液位降低,减少了静液柱对发生过程的影响,提高了发生器的换热效果,冷凝器的管排数也相应减少, 传热系数也相应得以提高, 这一布置的另一个优点是结构紧凑,可以减小筒体直径。型布置是最近几年才使用的,它在图 d 型布置的基础上把吸收器改为型布置, 把蒸发器放在吸收器的中间, 从而增加了蒸发器与吸收器间的通道面积,使蒸汽流阻进一步减小,同时这种布置方式和 b 型布置一样,可以使吸收器中的冷却水下进上出,增强吸收效果,但这种布置的缺点是不够紧凑, 吸收器冷却水管路和溶液喷淋管路布置较为复杂,也容易造成冷剂水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