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55661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做德纳姆,不做杨静梅,宝宝命运差别如此之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亲或许是任何人所拥有的最好的教师了。无止境的爱并在宠爱与纪律间取得一个直觉的平衡。古老的美德与直觉专业的知识。在期待继承母志的遥遥快乐之外与养育之时便得到极大的喜悦。好好把握每天的时光专心在宝宝身上。重点不是花多少时间而是教导时的品质。教导方式不同,品质就差异越大,让我们来看看杨静梅和德纳姆的故事吧。杨静梅和德纳姆是谁?杨静梅是个中国妈妈,德纳姆是个美国妈妈,她们并不相互认识,但两人都精明能干,同时大家都有一个聪明的儿子,更有一点,两人还都很不幸先后离婚,都是自己带孩子过日子。就是这两个普通的妈妈,后来震惊社会,甚至震撼了世界。那么我们来看看她们的故事:杨静梅的故事七十年代的北京,有一个叫杨

2、静梅的女孩,她漂亮开朗,声音甜美,在文化宫当解说员,这在当时是百里挑一的人材。但她与一名电影院的电工结婚后,感情一直不合,儿子出生后,一直生活在他们相互猜测与吵闹声中。儿子小时候,丈夫就与她离婚了,并很快又组建了新的家庭。离婚以后,杨静梅带着儿子艰难地生活着。杨静梅是个很好强的人,对于与丈夫最初的感情不合,到最后的分手始终耿耿于怀,心中一直充满愤怒,刚好几年后杨静梅遭遇下岗,母子俩靠着几百元的“退休金”,打点零工,不咸不淡地维持生计。2000年,杨静梅与同事发生纠纷,她不满法院的判决,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诉讼,家中早已一贫如洗,偏执的杨静梅不管不顾,每日早晨背着装满诉讼材料的背包出门,傍晚才伴着星

3、星点点的灯火回家,极少过问儿子的事。对于孩子的教育,杨静梅的重点是发泄自己的愤怒,同时让孩子永远恨自己的父亲。常常教育儿子:“你爸爸在外面找野女人,不要我们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养好妈妈”, “你爸爸是个没出息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长大后,虽然孩子的学习不差,但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后,性格总是沉默寡言,离群索居。与他的母亲一样,常常为一点工作生活的不顺心,心中充满愤怒,平时他经常哽着脖子,瞪着眼睛,像红了眼的斗牛一样,像极了他的母亲,让想接近他的人心里都打冷颤。2007年儿子在山西旅游时,与民警顶嘴而被暴打了一顿,从此对警察怀恨在心。而他的母亲不仅不开导他,反而和他一起仇视社会。生活在仇恨中

4、的母子非常压抑,通过不断上访和与社会对抗来发泄心中的不快。2008年7月1日终于酿成悲剧,28岁的儿子携带尖刀等作案工具闯入上海闸北公安分局机关大楼,刺死6六名警察,刺伤5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袭警案,连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中国警察遇袭”。是的,杨静梅的孩子就是“上海袭警案”的主角:杨佳,他制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袭警案。德纳姆的故事德纳姆是个白人女孩。她是一个有很多梦想、讨厌受拘束、敢想敢做的女孩。十八岁那年,她爱上了大学里一个来自于非洲肯尼亚一个牧民家庭的儿子,并在一片反对声中与这个黑人学生结了婚。但那时在美国不同种族的男女结婚属于非法,但德纳姆最终坚持了自己的爱情。然而,好景不长,

5、就在她生了儿子二岁的时候,她曾经不顾一切要嫁的黑人丈夫很快就有了新欢,做了“抛妻弃子”的决定,离开了他们母子。离婚后,德纳姆带着孩子艰难地生活着。不仅要付房租,还要独自抚养一个孩子。面对这样一个甩手而去的丈夫,她完全可以让儿子的心灵中充满怨恨,然而,她却并没有这样做。她对孩子说:“你的父亲是非常成功的,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孩子躺在床上期待母亲讲一个好故事陪伴着入睡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就跟他讲父亲成功的故事:“你的父亲出生在肯尼亚西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当过放牛娃,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去美国读书,经过哈佛大学的“镀金”之后,在肯尼亚政府担任经济学家。他真的非常迷人!”童年的孩子取得进步时,母

6、亲都会自豪地对他说:“你真棒,像你的父亲一样聪明!”这种鼓励给了孩子极大的信心。在夏威夷念小学的时候,孩子总是跟同学吹嘘,“生父是一个非洲王子”。在童年的孩子心中,他把父亲想象成非洲王子,他也要配得上这样的父亲。后来,母亲认识了继父一个来自印尼的留学生,母亲带着他到印尼生活,在学校里的小伙伴把有着黝黑皮肤、满头卷发他喊做“黑鬼”,他跑回家问母亲要钱买香皂,想洗掉皮肤的黑色,这时,母亲郑重地告诉他:“做黑人一点儿也不需要自卑。我觉得你父亲是最帅最聪明的黑人,现在,你代替了他。”母亲竭尽所能,在儿子心中勾画出一个积极正面的好父亲形象。虽然身在单亲家庭,但是因为心中存有对父亲的美好想象,所以在孩子的

7、生活中从不缺少父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和信念,这个信念是母亲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德纳姆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她没钱送孩子进精英云集的国际学校,于是每天早上4时就叫儿子起床教他英语。为了不让孩子自卑,晚上下班时,她经常带一些黑人英雄的书籍、黑人歌星的磁带回家。这一切给儿子留下深刻印象,孩子长大后他说:“母亲喜欢马丁路德金的讲稿,喜欢迈克杰克逊的歌”。多年以后,就在上海袭警案不久,德纳姆的儿子取得了无法想象的成功,2009年1月29日,他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是的,他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德纳姆的儿子就是奥巴马!据说奥巴马就职的那一刻,全世界无数的人流下了热泪,人们纷纷被这个从社会最底层奋斗起来的总统所感动。故事讲完了,两个遭遇相似的妈妈,两个令人唏嘘的结局,两个让人深思的真实故事。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启示,有人看出了妈妈的狭隘与宽容;有人看出了妈妈的理智与冲动;有人看出了妈妈的心态和智慧;有人看到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卑,有人看到了孩子的惊恐和安全感。亲爱的妈妈们,你看出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