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5191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连词并列关系连词:和、跟、与、既、同、 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于是、然 后、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 接着等。转折关系连词: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 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关系连词: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 所以、是故、以致等。选择关系连词:或、或者、还是、亦、非即、 不是就是等。假设关系连词:若、如果、若是、假如、只要、 除非、假使、倘若、即使、假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关系连词: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 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让步关系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 等。递进

2、关系连词:不但、不仅、而且、何况、并、 且等。条件关系连词:不管、只要、除非等。 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以免、为了等。 成语中也有使用连词的情况,如: 宁缺勿滥、 三思而行、好整以暇 连词是比副词、介词更虚的一个词类,它用来连 接词、短语、分句和句群乃至段落,具有纯连接 性,没有修饰作用,也不充当句子成分。 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 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归去来兮辞一文中有句话“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我找遍能找到的翻译材料,几 乎一致地把它翻译成:“既然自己让心灵为形体 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这句话 里有两个字“既”、“以”我觉得值

3、得探讨。对“既” 字,我比较倾向于浙江教育出版社的词语手册 的解释,即是“已经”之意,也更符合古汉语的 习惯意思;而“以”我则倾向于翻译成“认为”, 引申为“认识到”。这样,整句话应该翻译成: “在我自己已经认识到我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 (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失意和独自伤悲?” 意思是说我不该悲伤,而该庆幸欣喜才对。(“奚” 句当为反问句) 但是课文中把“心为形役”解释为“本心不愿出 仕,为免于饥寒,却违背自己意愿做了官”之意, 言下之意是已经意识到了违背本心出仕是不好 的事,只是为了免饥寒,那么这本是让人愁悲失 意的事,何来一个反问句?似乎是要劝自己对这 种违心之举,不要愁悲之意,这在本段

4、语境和语 法理解上,都是不妥的。 如果要顺着教参及其他参考书对此句翻译的思 路,我认为有一种解释:本来违背本心为免饥寒 而去出仕,是一桩对他这样的人来说“迷陷”其 中的事,是“心为形役”了,即可能自觉或不自 觉地丧失了自我觉醒和反抗意识了,只会一味地 麻醉堕落下去吧;但这次怎么会悲苦伤感起来 呢?原来自己内心那点觉醒还是有的,于是反 问:奚惆怅而独悲,是为了肯定自己的觉醒意识 的。这样后面紧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 追”,就顺理成章了。如果上述成立,那么“心 为形役”解释为“本心不愿出仕,为免于饥寒, 却违背自己意愿”是否欠妥?既然是迫于无奈, 自然会自觉并觉醒吧?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意思 指

5、向“失去了独立判断精神的,只剩下四肢外形” 的“行尸走肉”才是。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对 官场束缚人性的感悟,把官场中人看作“行尸走 肉”我认为并不为过,但要让“行尸走肉”终于 觉醒是难上之难事,陶渊明为自己的迷途知返深 深庆幸:我还能意识到这是值得悲愁的事,这说 明我所陷不深,来得及自拔!“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这真是一个文人觉醒时代的代 表人物。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取开头提到的一种解释,我觉 得,应该把“以”解释为“认为”,很多参考书 避开了这个字,或者解释成“让”,即靠“把” 意,带有主动色彩,是不恰当的。而如果把“以” 解释为“认为”,“既”字解释为“已经”之意, 那么就是说陶渊明

6、已经觉醒了,从官场中幡然醒 悟了,可以抽离污浊而返璞归真了,这不是很值 得高兴的事吗?一个反问句,奚惆怅而独悲?有 什么可以悲伤失意的?这又和前句“田园将芜胡 不归”的反问句式构成了句式语气上的一致!两 个反问使一个自觉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 上,此后一“悟”一“知”顺理成章。也许这样 的理解更显得合理吧。1、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 材料等:毒攻毒;不变应万变。22、介 引入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貌取人; 高标准要求自己。23、用作标准:左传宣公 四年:“ 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 长。”34、介引入相关的原因等:盛产瓷 器而著称;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25、

7、介 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袁可立)又以 阅视殿工加太子少保。明 陈继儒大司马 节寰袁公家庙记6、因由;缘故:诗邶风旄丘“何其久 也?必有以也。”。37、介引入空间或时间的 位置:长江南;赏春夏,刑秋冬。28、介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年 10 月 1 日宣告成立。 49、介用在单纯的 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 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 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 下。 410、动用;拿:一当十;晓之理 动之情。 2赠鲜花。 4辅臣以上意为辞。 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11、【以为】相当于“把作

8、为” 或“认为是”: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 谐社会为目标。2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 直沽名抑正论。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 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12、以为;认为:国策齐策一:“皆以美于 徐公。”313、连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 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2广视听;待时机。414、连表示并列 (连接谓语),相当于“而”:城郭高厚;众星 粲繁。2礼记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 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 之音哀以思,其民困。”315、介依;按照: 次;音序排列。 416、把直接宾语介绍给间接 宾语:给敌人致命的一击。17、名姓。418、为;行事:论语为政: “视其所以。” 319、此;这些:礼记射义:“ 凡以庶士,大小莫处。” 320、通“ 已 ”。 太;甚: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 则以卑矣。” 321、通“已”已经:汉书张 敞传:“今两侯以出。”322、与:诗召南江 有汜:“ 子之归,不我以。”323、及;及于: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324、作语助。如:可以、得以、能以、足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