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4555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2、重点

2、词语的理解。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激发感情1、 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

3、、句子可打上小问号。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4、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5、指导朗读长句。(1)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材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2)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三、指导写字1、讲解字形。上下结构的字,上边分左右两部分,左边第三笔是横,第六笔是竖撇,右边的“月”略微小一些,下边的“土”下横长一些,托住上边。2、学生描红、仿影。四、作业设计:1、组词铺

4、( ) 浸( ) 顶( ) 霞( )辛( )哺( ) 侵( ) 项( ) 假( )幸( )2、填上合适的词语铺设( ) 架起( )塑造( ) 编织( )3、选择正确的读音衷心(zng zhng ) 塑造(s sh)笑语盈盈(yn yng) 浸透(jn jng )第二课时一、听写。崇高 智慧 波涛 创造 浸透 涌出 塑造 朝霞 茁壮 衷心 祝愿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

5、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指名读;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根据你搜集的资料,

6、来证明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齐读。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提供:老师,我想对您说、苏珊的帽子、坐在最后一排四、指导小练笔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五、作业:1、感悟积累。本文是一首( ),赞美了教师事业的( )和( ),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 )、( )之情。2、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其中“春蚕”指

7、( ),“理想的丝线”指( ),“甘露”指( ),“茁壮的新苗”指( ),表现了( )。4、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崇高 哪一个不浸透 每当就1、老师,您好! 美好 哪一个不蕴含 每当就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问:这是一幅什么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二、初读课文1、 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出示:雾凇,俗称树挂,

8、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什么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2)交流(3)个别读(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5)齐读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

9、了许多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配乐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2)个别读(3)男女赛读(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如何赞叹这一美景的?五、学习

10、课文第三自然段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样称赞雾凇的?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齐读(2)自读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交流(4)齐读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4、同学们,江_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雾凇的。(出示江_的话。齐读。)六、交流资料: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七、试试做做。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3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曼德拉的自传自由路漫

11、漫。曼德拉于1994-1999年任南非总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为争取黑人的自由解放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本文反映的是曼德拉在狱中的一段菜园生活,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显示了他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抓住曼德拉对待狱中生活的态度,体会任人物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部分,作者从耕种菜园中体会到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

12、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2、学生朗读课题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2、学生交流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

13、,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7、交流:洗洗衣物-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一)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作者对菜园的情有独钟?3、朗读4、交流:(亲密接触)

14、读好这句话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当局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8、板书:坚持不懈(二)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2、交流:a) 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b) 首先选种了-(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c) 订阅书籍,学习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习说话)(三)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2.读读第八节,谈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