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53716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05)一、学科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具有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在内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学是国家 “十五 ”重点学科和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技术是江苏省“十五 ”重中之重建设的重点学科。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有院士 1 人,博士生导师5 人。学科领军人物陈国良院士是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在我国高温合金及新金属材料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主要研究方向1、金属纳米与非晶合金;2、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3、受控凝固与新材料;4、先进材料

2、制备与成形技术;5、生物材料与表面工程; 6、先进功能、结构陶瓷材料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7、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与数字化。二、培养目标1.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品行优良、身心健康。2. 具有坚实宽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前沿的发展动向。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

3、的能力。5具备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创新性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高层次学术型工作。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以四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4。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提前攻博生学制一般为5-6 年,总学分 40学分,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 年。1四、课程设置课程课程类别编号政治理论010115A02070111A25必修课学070111A32科基080111A07础070111A20课080516B03080516B04050214C12-15080516B01080516C01选修课限选课必修环节表一、博士生课程设置建议开课学

4、课 程 名称学分期考核方式1,2,3,4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21、 2考试主义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及21考试其应用智能优化算法21考试弹塑性动力学32考试矩阵分析与计算31考试材料物理231考试选31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考试1外国语(英、德、日、俄)21、 2考试材料相变与动力学32非平衡凝固新型金属材22考查料研讨班2和学材料设计与应用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科2前沿专和题 材料科学创新2研 与优秀博士论文写作究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8次学术考查会议备注必修6学分必修一门任选限选限选 4学分必修必修2注: 1、学科补选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硕博

5、连读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 3 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补选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表二、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课程学建议考核课程 名 称开课备注类别编号分方式学期政治010115A02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23、 4考试必修理论自然辩证法010115A0131、 2考试外国050214B11-1硕博连读基础外语(英、德、日、41、 2考试必修语4俄)一门070111A32智能优化算法21考试070111A10应用数学方法21考试070111A20矩阵计算与分析31考试必070111A12应用偏微分方程31考试

6、修学070111A13应用统计21考试课070211B03高等量子力学31考试科080516B03材料物理31考试 17基080516B04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31考试学分础32课080516B01材料相变与动力学考试080111B04弹塑性力学及应用32考试080516C04材料变形理论23考试070111A25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1考试080516B06材料检测与表征22考试080516B05材料先进加工技术32考试专080516C02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原理23考试080516C03复合材料21考试选业4学修选080516C05材料表面工程22考试分课修非平衡凝固新型金属材料22考试

7、080516C01课050214C16-19硕博连读选修外语(英、德、日、俄)23、 4考试选限选 课学科材料设计与应用2限选专题3修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24 学课程课分材料科学创新与优秀博士2论文写作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必修环节8次学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必修考查术会议注: 1、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0 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2 学分,其中必须课程至少28 学分;2、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五、资格考试为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完善质量控制机制, 增强和提高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对硕博连

8、读生与提前攻博生实行转入博士资格考试制度,以期全面考核素质和能力,实现优胜劣汰。考核内容包括从事本学科研究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 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进行综合知识考试或指定若干门核心课程的考试。考试方式可以为笔试或口试、笔试相结合。 各学科应成立博士生考试资格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5 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但不能担任主席。资格考试一般于硕博连读研究生与提前攻博生的第四小学期初进行。考试未通过者可有一次补考机会(时间为第四小学期末)。六、开题报告大量阅读有关文献是做好选题和论文工作的基础。本学科规

9、定阅读文献不少于5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5 篇,由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阅读文献情况进行检查。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等),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应按统一格式书写装订,由分院存档备查。开题报告要求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举行报告会,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3-5 人,由导师组成员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 学位分委员会派人参加。 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选题进行严格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限期重新开题,由原评审小组成员重新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报告通过后,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七、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表明作者已经掌4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博士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有关规定、南京理工大学博士、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 、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