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3434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与家长打交道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都认为进了六中的大门,就进了保险箱,老师能点石成金。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倘若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了,有些家长当面就给老师难堪,因此,许多老师也抱怨:现在不光孩子难教,家长也越来越难伺候了。到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激活家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呢?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

2、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认为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一、把握首次相识机会,打好沟通基础中国人的定势论告诉我:“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家长们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很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新老师,以便确信是否能真正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老师。因此,我历来非常重视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见面前必须精心准备和家长见面的内容:一是外在形象(包括服装色彩

3、的搭配);二是隆重的欢迎仪式。班主任致欢迎辞;老师表现亲和力:摸摸孩子的头,亲自为孩子介绍卫生间的位置等,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孩子依恋你,喜欢上你;三是找到和家长聊天话题的切入点。交流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甚至可以间接了解家长的爱好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又能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第一次见面,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我;二是让家长愿意接近我。这样,就让家长觉得我是个有工作能力、可信任、又很随和的细心的老师,即便以后工作中有少许闪失,他们也会谅解,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良好

4、的基础。二、在理解中建立信任,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在作业的批改、班务的管理上,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认真负责,要让家长通过这些行动看出你的能力水平,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家长充分相信你,觉得把孩子放在你手里放心,从而支持你。还应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

5、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首先班主任如何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天,是他们的未来、希望,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作为班主任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一定得先过家长这一关,取得他们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随之而来的是理解,是支持,是愉快的合作。否则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会给我们做老师的增添许多烦恼,会让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我们在孩子身上倾注

6、了全部,家长却凡事找别扭。这样长此以住,老师的这种情绪就会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为,老师不可能做到全情投入,缺少爱的教育,不是我们学校融合教育本质。所以过家长关,得到他们的信任支持,在教育过程中就显得举足重轻。谈到如何和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其实我也没什么经验,也是在磕磕拌拌中,不断调整,不断修正,慢慢的磨合,才有了感觉,才有了这么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从两个层面说:一是得到了家长的信任、支持。二是就算工作中出现什么闪失也能得到他们的宽容和理解。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希望能带给家长一点点启发。1、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一定是建立在有共识的基础上。一切信任都是建立在有共识的基础上的,有了这种共识,就会在今后

7、的合作中产生共鸣。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自己信任一个人,那自己一定和那个人有共鸣,否则就不会有信任。家长要是信任老师,那这位老师一定要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要认同他们的想法,并和他们有共通的东西,否则谈不上信任。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做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我觉得这还不够,如果要做一位称职的老师,那你一定要去了解家长的,明白他们的要求,体谅、认同他们的想法。了解家长的想法,认同他们的想法,达成共识,有了这种共识,信任也就有了基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这次家长开放,很多家长跟我说:老师,这些孩子真幸运,所以很多家长,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2、注意言行举止,时刻不要忘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我一直是

8、这么认为的:自尊自爱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自尊自爱,是我们得到家长信任与尊重的唯一途径。我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觉得面对家长时,我展现的是位教师应有的风范。面对学生时,我也时刻注意我是一位教师。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孩子面前稍微放松一些,但我却不认可这种想法。可不要小看这些孩子,家长对老师的了解多半是来自他们。我们就有这样的家长,每大周和孩子有一个新闻交换时间,孩子跟他交换,那老师一定是主角。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对他的态度,老师对其它同学的态度,老师哪天批评谁了,表扬谁了,甚至是老师哪天发火了他们都会新闻转播的。孩子就是传声筒,是录影机。家长普遍还有这样的想法:你在他面前的表

9、现得再好,他们会觉得不真实,把老师在孩子们面前的表现才视最真实的,往往拿这个来评定老师,是不是有爱心,是不是有耐心,是不是一位公平、正直、有教养的人。所以一定要在孩子们面前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就是像一名老师。3、遇事要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和任何人相处都会有些误会了,都会有一些不理解,就是一家人,也难免有不愉快。所以和家长相处中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有宽广胸怀。我一直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与人相处要七分欣赏,三分包容。如果我们都报着这样的态度处事为人的话,那友好合谐的关系就一定会形成。换位思考、理解宽容,是我与家长相处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的座右铭。升初二不久我就听说个别家长对我有意

10、见,因为孩子穿校服的问题。(例:女生不穿校服。)遇到这样问题,我会分析一下原因,自己清楚了,就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试着理解家长的意见。但不会做过多的解释,清者自清,时间长了家长心中自有公论,这样会更有说服力。然后尽快忘掉这些不愉快,学会忘掉对自己的健康也是很有利的。其实家长每次提出意见之后,他都在密切注视着老师的表现,你的一言一行,你对待孩子的表现。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一些不当做法,而影响对孩子的态度。4、正直,坦诚,敢说真言。和家长的相处过程中要坦诚,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他们相处,不讨好他们,但也不惧怕他们。一些家长的行为有时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会选择直言,但这个直言是建立在

11、尊重的基础上的。我们班有个孩子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有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和家长交流时说:你是不是脾气也很不好,经常跟他大发脾气啊?所以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还几个男生,有点娇气,当跟家长谈到这个问题时我会直接跟他们说:你们太娇惯孩子,我老家有句俗话:穷养儿,富养女。男孩子要多摔打摔打,这样才是更爱孩子。一些家长因孩子没写作业,就会打个电话给老师,解释理由。或者是孩子没带书本,我是不让家长给孩子送书本到学校的,所以家长有时跟我道歉说:老师,是我忘记给他带书了。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跟家长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指出家长这样做的不妥。(王庚)我当时也跟家长说:如果我这当老师,是非不辨,你们把孩子

12、送到这样的老师身边,你们放心吗?这件事之后我发现,我并没因此得罪家长,他们反而更尊重我了, 5、教师要有主见,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我们的家长大部分是通情达理的,但有个别的家长还是很自我的,凡事都要以他们意志为转移。做老师的不能太被动了,要该坚持的就支持,不能让家长牵着鼻子走。我觉得只要自己心底无私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我们有一些家长的无理要求了,我都会婉言拒绝的。(例如1:调换痤位。例2:班级新生问题)我之所以拒绝,因为他的要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对孩子不利。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一名教师,心里想的是学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个更好的发展,只要你这样想这样做,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尊重、信任和支持。

13、有人说:“教育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我们要为学生成长负责,要为他们终身受益考虑。”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家长,只要我们把握住了我们共同关注的对象孩子,让家长感受我们对孩子爱,对孩子负责的心。我们总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三、在交流中讲究艺术1、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案例1:一天晚上,班上刘俊鹏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和我足足聊了半个小时。开始,我认真倾听了家长的诉说,了解了情况,听出了家长谈话的用意。这位家长向我反映说孩子在校老是受到一个女同学陈晓

14、倩的欺负,心里很难受。陈晓倩是教师选的班干部,负责组织小组同学周日大周体育活动,据刘俊鹏妈妈说,陈晓倩在活动时,总是让刘俊鹏摇绳,使刘俊鹏很少有机会去跳绳。刘俊鹏有时在课间想先去饮水机取水喝再去活动,陈晓倩就不同意,还对刘俊鹏说:“你喝那么多水干什么?”而陈晓倩对其他同学就不是这样。家长还说陈晓倩和刘俊鹏关系不是很好,所以觉得是陈晓倩故意为难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很生气,希望老师能帮助解决。当时在电话里听完家长反映的情况后,我跟她说你难过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和明白,老师和家长一样,都希望孩子在校快乐生活。不过,由于刘俊鹏没有向老师反映这件事,教师没能及时调查了解情况,作出处理,使孩子感到委屈,也希望

15、家长能理解和体谅,如果教师及早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很快处理的。我告诉她以后要鼓励孩子遇到事情大胆向教师反映,便于老师及时解决问题,给予她帮助。我还跟她说,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也是难免的,大家都是没有太大恶意的,不会有同学真的有意欺负别人的,请家长不要太放在心上。我说等学生上学后,我会很快找她们把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到时会作出公正妥善的处理。教师对学生真心的关爱,对家长真诚和尊重的态度,使家长听后很认同和感谢。这次电话交流在大家的愉快中结束了。后来,学生上学后,我了解到陈晓倩同学是因为觉得刘俊鹏不太会跳绳,所以才老让刘俊鹏摇绳的。她说还因为课间时间少,想多活动一会儿,才对刘俊鹏说不要喝太多水的。我跟

16、陈晓倩说,以后还是按老师事先交待的要求,先让某些同学喝好水再活动,其他同学可以先玩,小组同学要轮流摇绳或者牵皮筋,不太会的同学也要多锻炼,多学习,慢慢就好了。我跟陈晓倩和刘俊鹏说以后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和帮助,争取成为好朋友,她们都很同意。过了几天,据我的跟踪观察了解,得知她们关系不错,真的成了好朋友。刘俊鹏的妈妈知道后也非常高兴,说孩子为此心情愉快多了,并多次向老师表示感谢!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了解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