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28984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9某某工程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2第三章 施工组织安排以及进场方法7第一节 施工组织安排7第二节 总体进度计划安排7第三节 进场方法8第四节 场地布置与安排8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9第一节 工程测量91.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92. 首级导线点的复测153. 地形的复测154. 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155. 测量标志保护及测量数据复验156. 线路施工放样16第二节 路基防护工程及路基排水161. 护坡施工162. 路基排水17第三节 改河、改路工程17第四节 桥梁、通道施工181. 下部结构施工192. 上部结构施工22第五节 附件:工艺流程24第五章 各分项

2、工程的施工顺序25第一节 挖方路基施工25第二节 填方路基施工25第三节 钻孔桩基础施工25第四节 墩柱施工25第五节 盖梁施工25第六节 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预制26第七节 钢筋砼圆管涵施工26第八节 盖板涵施工26第六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27第一节 质量目标27第二节 工期目标27第三节 安全目标27第四节 创优的主要措施27第五节 质量管理依据28第六节 质量管理、监察体系28第七节 质量保证措施301. 组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302.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303. 强化监督检查324. 实行工程质量包保责任制325. 严格制度,狠抓落实326. 全面科学地组织施工337

3、. 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338. 主动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339. 抓好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33第七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36第一节 冬季施工36第二节 低温施工技术措施36第三节 雨季施工37第四节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37第八章 安全保证体系39第一节 安全管理目标39第二节 安全管理依据39第三节 安全管理体系39第四节 安全管理措施39第五节 施工用电安全40第六节 机械设备安全41第七节 防火安全41第九章 其它保证措施43第一节 环境保护措施43第二节 降低造价措施44第三节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5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749第一章 编制依据1、省荃市至阜外高速

4、公路施工招标文件a.项目专用本b.工程量清单c.参考资料2、荃市至阜外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A、B、C、D、E、F、H册。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4、省荃市至阜外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答疑文件。5、现场踏勘调查资料。第二章 工程概况荃市至阜外高速公路起自省荃市市东部,与国道主干线京沈高速公路相接,终点位于阜外市,接101国道,全长117.301km,是省高速公路网“两环、五射”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本合同起点桩号为K66+030,终点其桩号为K75+870。一、地形地貌荃阜高速公路地处辽西山地,以低丘、台地和山间谷地平原地貌为主,地形起伏不大,起点海拔8.42m,终点海拔188.88m,呈逐

5、渐抬高之势。公路两侧有一系列的低山群;东侧为山脉。线路位于两条平行展布的山间谷地和平原之上。二、区域地质 地层沿线地层除沿水系附近分布的新生界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覆盖层外,基岩由南向北分别为太古界大营子组的各种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大理岩等,中元古界高峪庄组的白云岩、页岩等,中生界白垩系及侏罗系的页岩、粉砂岩、砂岩、砾岩、安山岩等。太古界及中元古界地层主要出露于K24之前,K24之后主要为中生界地层,而且以白垩系阜外组地层为主,中生界地层走向为NNE向与整个线路基本平行。 构造路线位于穹褶断束之上,区内中生代盆地基底构造线基本为近东西向,中生代阜外至义县盆地呈北北东向展布。线路内地层稳

6、定,构造规模较小,区域稳定性良好。三、气象、水文荃市市地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型内陆性气候,日光充足,降水集中,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为-8-11,七月平均气温为2426,年平均气温为89;年平均降水量450mm550mm,无霜期145160天,冬季冻土厚度为1.01.2m。沿线水系较发育,分布于大凌河及其支流河谷、细河西侧支流及山前地带,大凌河及支流、细河支流地带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其中大凌河漫滩、阶地含水层厚度510m,赋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为10003000立方米/日,地下水位埋深35m。其支流及细河西支流谷地含水层厚度25m,中等赋水,单井涌水量为5001000立方米/日,水位埋深35m。山

7、前地带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碎石混土,其厚度及赋水性极不稳定,单井涌水量为10100立方米/日。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H-CM型,Ph值为7-8,属中偏碱性水。四、本合同段情况本工程共分十五个合同段,第十合同段设计起点桩号K66+030,设计终点桩号K75+870,全长9.84Km,沿途经孤家子大桥、K68+080公公分离式立交中桥、北砖城子公公分离式立交桥、台子山大桥、水泉沟中桥,共计大桥2座、中桥2座、公公分离式立交1座、小桥3座、涵洞11座、通道8座等。该合同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属低山丘陵区。本合同段属温带季风型内陆性气候,日光充足,降雨集中,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450650mm,

8、无霜期为150180天,冬季冻结深度1.01.2m。该合同段地质主要由第四系坡洪积亚粘土、亚粘土混碎石、残坡积粘性土、碎石类土及白垩系九佛堂组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上部为松散的亚粘土和亚砂土,下部为全风化基岩至弱风化基岩;基岩裂隙不发育,天然边坡和岩层倾角较平缓,边坡稳定。地震烈度度区。本合同段内有平曲线四处,最大平曲线半径7000米,最小平曲线半径3213. 43米,除半径为7000米的平曲线外,其余平曲线均设2%超高。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44.18%。路线最大纵坡为3.269%,最小纵坡为0.25%,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为11000米,凹形为16000米。路线纵坡最大长度为1040米,

9、最小长度为340米。本合同段线路均为中生界垩系各组地层,即全部由砂岩、砾岩、页岩和泥岩等组成。这些地层产状平缓,且地层走向和线路夹角较小,路线几乎平行地层走向布设,所以路线地质条件十分相似而单一。区内构造和岩浆岩均不发育,无任何不良地质现象。地形地貌条件亦较好,脉岩和砂、砾岩相对抗风化能力较强,常形成本区台地和浑园状丘陵,泥、页岩质软,抗风化能力较弱,常形成凹地。第四层覆盖层除水系处,多砂、卵石层外,一般较薄,多处为泥页岩全风化的残积土。五、设计标准1.全线按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主线超高按120公里/小时设计。2.全线路基按四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为26米,小桥、通道、涵洞与

10、路基同宽,大中桥宽25.5米。路基横断面组成为2.0米中央分隔带+27.5米行车道+23.0米硬路肩+27.5米土路肩,路拱横坡2%,土路肩2%。3.全线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为100KN;桥涵:计算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4.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小桥及涵洞均为1/100。六、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工程挖土石方(天然): m3 609141路基填方(压实): m2 684658挖方路基回填石碴: m2 10000换填透水性砾料: m3 3000零填挖处理: m3 1672.67改河、改路、改渠工程挖方: m3 13509改河、改路、改渠工程弃方: m3 11734改路工程路基

11、填方: m3 1530改路工程路面: m3 1518.4跨线桥引道混凝土路面 m3 920.822.桥梁工程 大桥钻孔灌注桩1.0米: m 472钻孔灌注桩1.2米: m 1818钻孔灌注桩1.3米: m 1012基础25号砼: m3 270下部结构砼: m3 2545.1预制梁板: m3 7178.8梁板安装: m3 7178.8桥面铺装: m3 2993.34其它附属设施: m3 2473.8 上部为预应力结构钻孔灌注桩1.0米: m 336钻孔灌注桩1.2米: m 312钻孔灌注桩1.3米: m 144基础砼(含片石砼): m3 1914.17下部结构:浆砌块石 m3 2350.26 砼

12、 m3 1697.86预制梁板制安: m3 1985.69桥面铺装: m3 794.58其它附属设施: m3 2658.91 上部为非预应力结构钻孔灌注桩1.2米: m 282基础砼 m3 1323.08下部结构: 浆砌片(块)石 m3 2023.21 砼 m3 1131.9预制梁板制安: m3 774.36桥面铺装: m3 189.4其它附属设施: m3 1477.03 上跨主线的跨线桥结构钻孔灌注桩1.0米: m 144钻孔灌注桩1.2米: m 120基础砼 m3 127下部结构: m3 138.1预制梁板制安: m3 305桥面铺装: m3 224.7其它附属设施: m3 85.33.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