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2799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导语:陋室铭流传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闻天下。这是 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 所以能传诵不衰, 脍炙人口。作品原文陋室铭山不在咼,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1)。无丝竹(12)之(13)乱耳(14), 无案牍(15)之劳形(16)。南阳(17)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8),孔子云(19): 何陋之有(20) ?23陋室铭词语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 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 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

2、口。在(z a i):在于,动词。名(mi 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灵(I i ng):神奇;灵异。斯是陋室(I o ushi ):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 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 己的屋子。惟吾德馨(x 1 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 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 (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 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 德惟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 ; 入:映入。鸿儒(h 6 ngr u ):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 大。儒

3、,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ti d 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 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11)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 刚经 ) ,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 书则指的是佛经 (金刚经 )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12)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 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13) 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圍乱耳:扰乱双耳。舌L: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 乱。(15) 案

4、牍(d u ):(官府的)公文,文书。(16)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17)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 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 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 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 扬雄,字子云, 西汉时文学家, 蜀郡成都人。 庐:简陋的小屋子。(19)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

5、在此去掉君子居 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20)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 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 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 3 这里以孔子之言, 亦喻自己为“君子”, 点明全 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21) 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 ; 大 陋室铭白话译文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 ; 水不在于深,只要 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 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 因我的美德使它 芳名远扬。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 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 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

6、 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 阅读泥金书写的富哦经。 没有繁杂的 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 这篇文章是从陋室的环境与作者的人生态度两方面来写的。 从题目看 , 作者是在赞美陋室 , 为陋室作铭 , 其实不然 , 作者 是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 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通过对陋 室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 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 表现了作 者不慕富贵 ,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 全文 81 字 , 可说是 字字写陋 , 又字字透着不陋 . 开篇 16

7、字 , 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 调.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 ”从表面看来 , “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 ,实则是喻陋 室之主 . 陋室主人身居陋室 , 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 儒”、“金经”、“素琴” , 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 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 , 就是”鸿、 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 , 也是与陋无缘的 .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用芬 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 , 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 的不是荣华富贵 ( 无丝竹之乱耳 ), 也不是功名利禄 ( 无案牍之劳 形), 而是心之洁 , 趣之雅 , 德之馨 .

8、 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 庐”、“子云亭” ,树立榜样 , 意在自勉 , 更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 道之心 , 所以说“何陋之有”.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 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 , 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 ,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 保持高 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 从这篇文章 ,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 , 精神之富有 , 使人感受的是陋室 不陋 , 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也 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 , 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 映下的小屋 , 充满了勃勃生机 . 真是陋室不陋 .作品鉴赏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

9、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 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它向人们揭示了 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 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 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 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 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 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 当 社会处于黑暗时期, 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 一是与腐朽势力同 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 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 肯定,刘禹锡选

10、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 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 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 另一方面, 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 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 诸葛亮是政治 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 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 ; 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 家名世。因此,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 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 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陋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后引

11、孔子的话作结 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 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 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 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 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 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等修辞手法。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 不衰,脍炙人口。写作手法陋室铭整体评析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 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 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

12、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 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 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 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 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 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 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 时的灵感冲动。 绝

13、句可以是灵光乍现, 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 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47 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 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 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 而不是烘托。 那么“苔痕”和“谈 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 ( 照样) 绿意盎然,野草 在荒地里 (依然) 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 ?我刘禹锡在哪里 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 ( 你们这 些) 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 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如果说本文的 13 句是一种铺垫,那么 47句则进入了真正 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 同时, 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