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52197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文言文(一)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做题(15分)然不动,傲尔远逝,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八年级语文

2、(课标人教版)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2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3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lO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影布石上( ) (2)水尤清冽( ) (3)以其境过清( ) (4

3、)潭中鱼可百许头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2理解课文填空。(2分)(1)请用第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2)第二段作者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作用是 。13如果你穿越了“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 闷悲怆之情后,说上几句劝慰的话语,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3分)11、本文按

4、什么顺序写的?(2分) 1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2分) 13、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2分)14、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4分)9、文段理解,(5分)(1)三段选文各描绘了不同的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3分)(2)选文情景交融,试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及游览到最后时的心情。(2分) 10、语言品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是写溪身的,若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换成“曲曲折折”好不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 心乐之( )2) 蒙络摇缀( )(3) 斗折蛇行( ) (4) 乃记之而去( )2用

5、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 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分)4.“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2分)(4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猛浪若奔( ) 蝉则千转不穷(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以其境过清( )( )42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 )。(1分)A过犹不及 B矫枉过正 C文过饰非 D言过其实4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4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小石潭记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 _的特点。(3分)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_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_的情绪。(2分)10(1)映 (2)格外 (3)凄清 (4)大约(每题1分)11青翠的树枝,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12(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侧面衬托小石潭水之清。(每题1分)3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1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

7、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2分。例如:不要悲伤,人生难免有挫折,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心忧天下,为民谋利,你的人生就是完美的。三、(一)7、(1)大约(2)凄清 8、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9、(1)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心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反映作者心情抑郁。10、不好。“斗折蛇行”运用了比喻,用北斗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形象而生动。三、阅读(42分) (一)(15分)10(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

8、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11(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1)流露出

9、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9至28题二、阅读(56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0至31题(一)(1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大守醉也。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1)觥筹交错 (2)颓然乎其间者 (3)临溪而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0、(4分)(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大守醉也12、滁人能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 。(2分)13、这段文字写了太守之乐,是通过文中的“ ”字表现出来的。文中的“ ”这个句子,表现了太守与众宾出游,不事铺张,不事排场。(2分)14、此段文字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当时滁州的 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理想。(4分)15、 “太守醉也”的“醉”应如何理解?(3分)13、解释下列加点词(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分)(2)名之者谁( )(1分)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11、者,太守宴也15、第三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众宾欢、 。(2分)1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写与众人游宴之乐。B、短文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C、“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D、“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17、“醉”和“乐”反复出现,你认为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3分)18、从欧阳修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13、(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命名,给取名14、(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

12、寄托在喝酒上。(2)野花开了 ,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15、太守宴、太守醉 16、C17、“醉”和“乐”是统一的,醉就是乐,乐就是醉,醉是表象,乐是实质18、与民同乐,忧国忧民,积极向上,超越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计个人得失有责任感等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名之者谁(2)野芳发而幽香(3)朝而往,暮而归(4)弈者胜2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2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22、解释画线加粗的词语:(4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宴酣之乐 觥筹交错23、用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