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职老师标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1785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称职老师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称职老师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称职老师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称职老师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到称职的老师摘自中国教育报人的一生中,什么是最大的幸运?出生富贵之家,中彩票,还是无灾无难、一生平安如果你读过下面这几个故事,你就会发现,人生最大的幸运不是财富,不是学历,而是遇到合格的母亲和称职的老师。一个称职的老师,一位合格的母亲,能够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将一位口吃孩子培养成世界最大企业的老总,让面临困难的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到合格的母亲和称职的老师。 故事一:口吃孩子为何能够成为跨国公司老总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小时候口吃,面对别人的嘲讽,他很自卑。但他的母亲却说:“孩子,这是因为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聪明的脑袋之故。

2、” 后来,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写道:“这是我听到的最妙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使我抖起了精神。”“遍遍地的野野野花”,课堂上,口吃的二年级小学生孟楚,努力地两腮硕红,还是把课文中的一句话读得支离破碎,同学们哄堂大笑。方老师轻轻地走到她的面前,微笑着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只不过有的苹果格外香甜,上帝就多咬了一口。”闻听此言,孟楚扑在方老师的怀里哭了。【点评】为什么家长、老师总爱用“别人家的孩子”来鞭策、贬低自己的孩子?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哪怕他身患疾病、毛病多多,他身上也蕴含着巨大的成长力量。像韦尔奇的母亲和方老师那样,

3、用赞赏的眼光来看你的孩子吧!他身上的缺点,也会放出闪亮的光芒。 故事二:留级的孩子如何找到“浪子回头”重新开始的自信吴昊在树林里玩耍,不小心刮破了裤子。母亲面对孩子裤脚上的破洞,安慰他说:“不要紧,哪个小孩不贪玩?你奶奶说你爸小时侯比你还顽皮。”说着她帮孩子把裤子脱下来,用彩线在破洞上绣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好像原来那里就有一朵花。那朵花宛如母亲脸上灿若朝阳的微笑。开学第一天,看着同班同学都升入了五年级,马弛很难为情地来到四年级的教室门口,迟迟不敢进去。大学刚毕业的新任班主任李老师把踟躇的他领进了教室。“欢迎我们班的新同学。”李老师带头鼓掌,亲切地扶着他的肩膀说,“同一个年级,马弛同学念了两次,于

4、是就拥有了双倍的同学与老师。多么幸福呀!”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马弛快乐如小鸟一般“飞”向座位。【点评】人之初,性本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犯错之后,都会感觉内疚和不适,这个时候,家长、老师如果一味地批评,只会加强孩子的窘迫和内疚,无益于孩子知错就改。这个时候,换个思维,鼓励孩子、认同孩子,会有不一样的教育效果。 故事三:我们是在养孩子,不仅仅是在养花星期天,大卫正带着他五岁的儿子约翰修剪家门前的草坪,妻子喊他到室内接电话。小约翰趁机推起割草机面向花圃“施展才华”,所到之处,花尸遍地。大卫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草顷刻间惨遭厄运,怒不可遏,冲着约翰抡起了拳头。这时,妻子简走过来轻轻地拍

5、了拍他的肩膀,温柔地说:“我们是在养孩子,不仅仅是在养花!”那年三月,乡村小学的校门口第一次铺了一条水泥路。放晚学的孩子们好奇地把手中的玻璃球按进刚刚铺就的水泥路上。有人“举报”给校长。校长没有责斥这些孩子,而是号召更多的孩子拿来各种颜色的玻璃球,并和他们一起在水泥地上嵌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图案。一会儿,水泥路就化作了童话般的五彩路。每天上学,孩子们都走兴高采烈地走在镶着自己童年梦想的五彩路上。【点评】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却忘记了出发的目标。“我们是在养孩子,不仅仅是在养花”,这句话告诉家长、老师,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忘记什么最重要。任何物质,任何财富,都比不上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重要。巧妙地说一

6、句话,做一件事,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教育效果读过这些故事,我们不禁要追问:孩子从中享受到了什么?每个人可能会见仁见智,言人言殊。但在我看来,孩子首先是享受家庭,准确地说是享受母亲。母亲是所有生命的发源地,是所有情愫的根系,是绵延生活的港湾。享受母亲就是享受母亲言传身教中所表现的机敏的睿智、阔达的胸襟与豪气的眼光。其次是享受学校,确切地说是享受老师。老师是传成文明的使者,是点亮心室的明灯,是精神旅途的向导。享受老师就是享受老师教学中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体验,闪光的智慧与高远的情怀。生而为人,孩子不可能自主地选择母亲,有时也不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老师,看来,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到合格的母亲与称职的老师了。合格的母亲与称职的老师终将谙悉:真正成就一个孩子并不完全是板起面孔一味地说教,只需抓住契机,以小见大,灵转地说妙一句话,巧慧地做好一件事,而绝非错失良机,以大见虚,单纯地利用假大空的词语包装一些飘渺绝尘的幻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