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0689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考试答案详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1、名词解释20分,4*52、判断题20,4*53、填空题20,10*24、简答题20,25、论述题20,1第1讲:电子政务概念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展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展集成,实现高效、透明,规X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和界面,是政府管理模式从传统向以“电子为手段、政务为核心方向变革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24图传统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的。由于工作理念与服务方式不同,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主要

2、在于:比照项目传统政务电子政务政府机构的存在形式物理实体存在网络虚拟化存在政务办理方式面对面跨越地理限制政务办理时间严格时间限制7*24方式政府组织结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网络型扁平化结构政府管理方式集中管理分权管理政务生效标志公章等数字签名等政务处理程序前后串行作业协同并行作业政府工作重心以管理、审批为中心以服务、指导为中心政府主要议事方式会议等网络讨论等政府决策参与X围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政府内部与外部相统一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与4种根本模式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主体,以与三大主体在政务上的关系;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电子政务根本上可以分为四种模式: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G

3、-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B),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C),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E).以上四种模式是一种互动关系.政府部门是以两种身份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它既是公共信息平台的使用者,也是建设的组织者,这两种身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G2C-政府对公众 缴税、付账 政府信息发布、开展培训、帮助就业 电子福利发放 2G2B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 电子采购 电子拍卖 3G2G政府对政府 政府之间内部信息共享 与其他政府之间非企业交易 4GtoE政府对顾员电子政务建设的本质=政府改革+信息化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来维护法律、稳定经济、管理社会、保护财产和巩固权力的行政事务,我

4、们也可以将电子政务的本质归于一点,即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展行政。从一定意义上讲,电子政务的本质不是技术,而是公共管理,是提高政务能力。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和把握电子政务的本质:一电子政务的根底是电子政府二电子政务是政府的深刻变革三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四电子政务的关键是跨越“数字鸿沟电子政务的成功与否,涉与到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应用的程度,二是公众承受的程度。其中公众承受的程度可能成为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开展的最大挑战,因为公众承受程度的提高不仅涉与信息技术根底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知识开展水平的提高,其本质上就是“数字鸿沟的问题。五正确把握电子政务与

5、电子政府之间的关系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实践证明,必须充分重视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之间的差异: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概念,主要是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着重点在政府网络化;而电子政务是一个程序概念,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行政目的,着重点在政务。电子政务的4个开展阶段1) 起步阶段: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根底。内容包括:内部网Intranet的建设,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目标:内部网络化,办公无纸化。2) 单向主动阶段推进政府的建设与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必要组成局部。要求建成一个界面友好、设计美观、功能齐全、信息丰富并且更新与时的政府,并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

6、数据库连接,实现信息的网上发布与在线查询等功能。3) 双向互动阶段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统使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和X围逐步从政府内部拓展到政府外部,实现政府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有机整合。打破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构筑起集成化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4) 、政务处理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构筑起网络化、集成化的电子政务系统我国电子政务开展的4个阶段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1、探索试验阶段1973 - 1983 周总理批示“要积极推广电子计算机应用 电子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的初步应用2、国

7、家经济信息主干系统初创阶段1984 - 1992 1987年宋平主持组建国家信息中心 此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成立3、初步开展阶段:“三金工程和“政府上网工程1993 - 2000 1993年的金桥、金卡、金关工程;1996年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40多家部委共同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4、网络应用的快速开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确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政务先行的战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1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5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完善电子政务标

8、准化体系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与对策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网络的重复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进中,有的地方政府拟投巨资,弃电信公网不用,再建一个本地信息平台,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资金的错误投入,又延误了政府上网的时机。 、一局部县市、区财力匮乏,建设投入不足,有的分期建设时间长,成了“胡子工程。 、有的建设方案不合理,或者设备不配套,或设备落后,或者购置费用偏高。 、有的网络应用开发滞后,功能发挥不出来。维护、运营和管理也跟不上来,从内容的组织、网页的制作到服务应用都有待改良和完善。 、从事网络的专业性人才奇缺,现有人员的技术和知识结构还不

9、能适应电子政务开展的需要。 、电子政务应用培训滞后,很多电子政务使用人员的技能处于低级水平,有的还不会使用。 、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流少,共享率低,整个网络的使用效益底下,服务面窄,专用性强,某某要求高,不能满足服务公众的需要。 、政企不分,电子政务产业化难以形成,造成管理运行本钱高,管理行政化。 、部门各自为阵片面强调建设专业网,与党政网建设不配套,造成信息资源的分割和浪费,造成基层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 对策与建议 、电子政务要走“中国联通的开展模式,以服务党政为重点,自求开展,企业化运作,政府补助投入,这样既减轻了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高速度、高质量、高标准、统筹协调开展。、建立培养教育体

10、系,造就各层次信息化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教育从根底做起,中小学要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信息网络技术根本知识。采取高校教育、在职进修、社会培训等方法,加强广阔领导干部、在职公务员和职工信息技术的应用普与。结合职称改革,逐步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资格评定标准和技术职称评聘方法,完善信息化人才的评定、使用和晋升机制。制定优惠、灵活的政策,建立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注重凝聚和稳定各层次人才队伍。要进展政府上网的应用性培训,普与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使政府工作人员适应网络时代“电子政府的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与多学科、多部门,全社会共

11、同参与的综合性和根底性工作,必须成立一个层次高、有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结构进展协调管理。成立信息协会,沟通各部门、各单位信息机构、信息化人才和信息行业内各企业。制定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信息化开展规划的编制,拟定地方性的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等,解决几网合一所面临的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等问题,并逐步修订形成假如干相对成熟的行政管理法规。 、在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实行对信息产业倾斜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争取政府对信息化根底设施的大量投入,并在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前提下,按照“联合建设、利益推动的原如此,全面引入有利于竞争、联合、开展的激励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

12、力量和鼓励各行业、地区、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投入信息化建设和开展信息产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设立信息化专项基金,用于引导和鼓励信息化建设。 、要注意安全防X。电子政务关系国家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十分重视预防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认真研究防X措施,积极采用“防火墙等安全技术,与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电子政务的可靠运行。 、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只有对信息资源进展科学的收集、筛选、分类、与时更新和有效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为此,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闭,以工商、公安、税务、海关、民政、社会保障等“窗口部门作为突破口,明确界定公开、在一定X围内公

13、开的、不能公开的和严格某某的信息,做到既便于查询,又不致泄密。要进一步强化信息的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要增加软件和服务的投入。政府上网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应多在服务和管理上下功夫。建设中的硬件投入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贪大求全,采用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建设。 、在网络建设上,应打破分割、重点投入,开展为一个中心。所有拟建的需政府投资的网络,农业信息网也好、经贸信息网也好、科技信息网也好,都应充分利用信息中心已建的网络平台,不应另搞一套、重复建设。力争使信息中心逐步成为唯一的网络管理中心、信息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第2讲政府流程管理政务流程、BPR、流程管理概念政务流程:一组

14、为公众提供特定的服务或产品相关的、结构化的活动集合。政务流程有3类:面向公众的流程: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支持流程:为内部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流程;管理流程:促进面向公众的流程和支持流程有效配合,以符合公众和用户的期望和需要。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定义: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展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获得在本钱、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性改善。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X化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与实施原如此建立以数据获取

15、和整合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根底,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内部数据的采集与获取;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的采集和共享;社会公众数据的采集与反应。通过PKI公开密钥根底设施架构提供全网统一的信任服务体系。通过PMI授权管理根底设施架构提供全网统一的授权服务体系。建立一人一证、一机一证的网络信任域。建立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建立协调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先进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有效的数据获取与整合,有效的授权与高效办公,智能公文流转与公文交换,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站式 服务框架网上工商系统网上税务系统网上政务公开系统网上政府采购系统网上社会保障系统国家电子政务的实施原如此统筹规划、分布实施;联合共建、互联互通;安全可信、先进可靠;经济实用、灵活方便;统一标准、统一规X电子政务业务模型不同级别电子政务的建设差异中央一级:重点在政府决策系统以与政府机构间的资源共享上面,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