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505617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稻谷书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孩子总喜欢打人或咬人是什么原因?原因:1、 没有安全感,2、 不善于表达、排除感3、 只是闹着玩,但孩子有时候出手没有轻重解决办法:1、 帮助他多交一些朋友,分享关爱,扩大信任圈2、 加强幼儿沟通能力3、 家长需要反思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 2、孩子为什么喜欢插话?1、 好奇心强,迫不及待的想解决心中的问题(正常心理)2、 对话题内容似懂非懂,曾经听过有关问题对他产生共鸣,引起他急于表现自己3、 自己玩耍是急需解决困难,寻求帮助,这种情况下会不顾场合打扰别人解决方法:1、 因时制宜,第一种情况是一种爱动脑筋的孩子可先忽视再表扬之后解答问题,最后教育2、 给孩子一个表现机会,征得对方同意,最后教

2、育孩子,这样会更便于接受(家长老师需言传身教)3、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和人打招呼?原因:1、 家长让幼儿问候的方式不对2、 幼儿个人自主意识强,不愿打破原有环境,不善于表达解决方法:1、 家长应与幼儿良好的沟通,了解幼儿的想法,说明打招呼的理由2、 多与同龄人接触,家长应多与之交流,引导幼儿多说,但不应强制苛责4、 孩子为什么那么调皮?1、 通常是错误的家教、错误的态度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2、 社会诚信的缺失,媒体的夸张渲染和错误指导3、 一、部分教师教学质量偏低,枯燥无味;二、缺少关爱、关注,幼儿为了引起注意;三、部分家长不尊重孩子,强调强权与体罚,产生逆反心理解决方法:1、 父母应以身作则树

3、立榜样,加强孩子的德育素质教育,灌输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对于屡次犯错的幼儿加以制止及惩罚,应陪同幼儿改正2、 尽量让孩子少看有暴力倾向类动画片,家长应陪同孩子看动画片3、 一、教师需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课堂气氛;二、对幼儿有爱心因材施教;三、教以礼,待以诚5、 孩子为什么挑食?原因:1、 一次吃太多吃伤了不想吃2、 烹饪不佳,不好的饮食经历留下的阴影3、 与别人言传影响有关4、 进餐环境的混乱,导致孩子饮食质量降低5、 临时吃太多,饮食习惯以及时间的不规律6、 自身胃口不好,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偏食主缺锌)7、 家长太过溺爱,纵容孩子偏食习惯,还有的家长太过强势,强制性喂食,导致孩子逆反心理8、 怀孕

4、期偏食习惯的遗传解决方法:1、 养成良好的习惯适量饮食2、 提高饮食质量,从色香味等外观上改变孩子对菜的映像3、 鼓励孩子自身去尝试4、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就餐环境,保持安静5、 少给幼儿吃零食,帮他们纠正饮食不规律6、 寻求医生的帮助7、 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对待,不强制不打骂,并且做好自身的榜样6 为什么幼儿不想上幼儿园原因:1、环境的变化对情绪的影响(不安全感)2、父母过度的顺从无理要求,与家长闹不愉快也会有影响,不规律的饮食和入睡时间3、在学校收到老师的批评或与小朋友之间闹不愉快解决方法:1、 应安抚幼儿心情教育为主导来帮助幼儿重新建立良好的入园心态2、 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要纠正孩子

5、错误的要求,引导幼儿正确的思想,家长应以身作则3、 老师应当从自身找问题,努力提升自身的课堂效应并塑造自身亲切的形象,主动与幼儿亲近交流7 幼儿为什么爱哭?原因:1、 天生性格敏感,容易把小事放大2、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说不清楚所以只能用哭表达3、 家长太过溺爱,过多关心解决办法:1、 引导幼儿克制哭,变得坚强并对其抱有理解和同情,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2、 帮助孩子把嚎哭变成语言表达出来,给予其安慰3、 不要太过溺爱,不奖不罚 以中性态度对待,在孩子情绪过分激动时,可适当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分散注意力,或是给一点亲切安慰,但不应该过分同情,提高孩子自信、自尊、使孩子产生成就感8 为什么幼儿不

6、合群?原因:1、 宝宝沉默寡言害怕陌生人,一个人待在角落,(因幼儿社交能力较弱,很少与其他幼儿交往,大多数是家庭原因)2、 在家很活跃,在幼儿园却不动声响沉默起来,(因幼儿在家经常得到父母的表扬,而在幼儿园不能经常得到表扬,感觉自己不如他人,丧失了自信心,习惯性的退缩)3、 孩子爱哭闹、捣乱爱打架咬人,不肯吃亏,最终与小朋友不和(因幼儿在家被溺爱,养成娇惯蛮横个性,在幼儿园继续为所欲为,导致和其他幼儿不和)解决方法:1、 父母可带孩子经常去孩子多的场合,去之前可让孩子多带几个玩具,并由他分配给其他孩子一起玩,这样可以让其他幼儿主动与自己的孩子玩耍2、 鼓励孩子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玩耍,父母可以邀

7、请其他幼儿到自己家中做客,当幼儿因抢玩具发生争执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3、 父母可教幼儿一些社交技巧,例如:先征得对方的同意方可玩其他幼儿的玩具或换着玩4、 如果邻家幼儿上同一所幼儿园,可以创造交友机会结伴而行5、 在其他幼儿游戏是,家长货老师可先参与并做出好玩状,吸引孩子注意并产生兴趣,促进参与想法6、 不应该做:不可强迫幼儿与其他人玩,不可听之任之9 为什么幼儿爱撒谎?原因:1、 不明就理,一般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及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为昨天2、 逃避责罚。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

8、怕家长责罚3、 模仿大人。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周围的大人或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4、 获得成就。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参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5、 表示对抗,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太多有关,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一会儿叫他喝水一会儿叫他吃点心,孩子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解决办法:1、 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心,家长或老师需问明情况,耐心教育即可2、 当小孩做错事为了逃避责罚而撒谎时,家长不要如临大敌的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正确的方法是家长可以直截了当的指出孩子的错误,温和的提醒小孩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并引导幼儿通过别的方式

9、弥补自己的错误并免于惩罚3、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当着孩子面时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强化幼儿诚实行为4、 将计就计。在纠正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5、 需要改善亲子关系的相处模式,既不要过度溺爱,也不过于纵容10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判若两人?1、 孩子心里特点所决定,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而幼儿园集体生活对孩子行为有了约束,与家里生活不一样,在家孩子容易产生放松感,另外孩子有了集体荣誉感,需集体认可2、 由父母自身的原因,父母溺爱孩子要求不严格,对孩子保护过多,任何事情包办代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较容易忽略家

10、园共育的一致性解决办法:1、 正确爱孩子,把爱和教育结合起来2、 培养孩子自主动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 采用正面教育法,多鼓励孩子4、 积极参与家园共育11 入园分离焦虑原因:1、 孩子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害怕,做出不良评估产生倒退行为2、 幼儿园及老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3、 家长养育特征以及家庭的人际交往特征的影响,(母亲养育特征的四个维度:敏感性,迟钝型;接纳性,拒绝型;合作性,干涉型;易接近性,漠视型)4、 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导致:(1)一种儿童天生难以照料,易烦躁爱哭闹不易抚慰,不喜欢密切的接触,拒绝养育者的亲近,形成稳定依恋时间较晚。(2)另一种儿童天生喜欢拥抱、抚慰、爱笑与母亲

11、积极交往容易得到母亲的欢心。依恋类型有三类:(1)容易教养的儿童通常归为安全型依恋,(2)难教养的归为反抗型依恋,(3)行动缓慢者被归为回避型依恋;表现:(1)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2) 情绪行为变化:表现在哭闹不止、孤立独坐、单独活动、情绪紧张、念叨回家、拒睡拒吃解决办法:1、 幼儿园方面:(1)老师应当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对那些以相对缓和的方式对待分离焦虑的幼儿;(2)短期延迟幼儿早晨入园时间,可以使幼儿作息时间上有个过渡和适应的时期;(3)引入新刺激,转移幼儿注意力,采取玩具或游戏活动;(4)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做好前期调查,了解幼儿的特殊习惯与

12、爱好,做好离园的沟通指导工作2、 家长方面:(1)培养孩子独处的经验和能力,万一孩子遭遇挫折,也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2) 注意关爱行为,上幼儿园前带孩子熟悉环境,正面积极的引导教育,让告别变得简单,给孩子一口袋的吻,给予认同和拥抱(3) 家长的积极引导:给孩子留下好映像,产生向往与期待;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入园前必修课,看看幼儿园的生活、讲讲幼儿园的故事、玩玩幼儿园的游戏、交交新朋友;给爸爸妈妈的特别叮嘱,给孩子一份安心,相信孩子相信老师12 幼儿为什么不爱午睡?重要性:1、 幼儿大脑皮层易兴奋也易疲劳,在园活动半天大脑皮层产生疲劳,需要休息才有充沛的精力,

13、完成下午的活动。2、 幼儿身体正在发育,睡眠时脑垂体会分泌生长激素,帮助儿童长身体,同时能补充睡眠不足增强免疫力原因:1、 睡眠习惯不好,在家起床太晚2、 上午运动量不充分,导致孩子体能过剩3、 孩子在家没有养成午睡习惯,刚上幼儿园跟不上集体生活的作息制度4、 午睡时有特殊的习惯和需要5、 睡前活动太过激烈,导致孩子过于兴奋6、 睡眠环境的改变,缺乏安全感导致不适应解决:1、 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严格执行2、 合理运动(注意不要在睡前做)3、 即使是在假期,也要坚持午睡习惯4、 了解幼儿午睡特殊需求与习惯并尽量满足5、 睡前不做剧烈运动,可放轻缓音乐6、 给予时间,慢慢适应13 幼儿为什么爱

14、咬指甲?原因:1、 幼儿处于敏感期、发育期、为寻求快感2、 幼儿紧张和忧虑,用咬指甲来缓解情绪3、 家长对幼儿关注不足,幼儿采取这种方法吸引注意力4、 儿童局促不安,体内缺少重要的微量元素危害:1、 指甲缝中和指尖上粘有大量细菌、病菌带入口脑、体内、最终导致口腔、牙齿感染,严重者还引起消化道传染病或肠道疾病2、 如不加以纠正,长此以往则造成指甲畸形、破坏甲床、损伤甲板、引起出血或感染甚至会引发甲沟炎解决办法:1、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这是无意识的安慰自己的行为,家长如过分关注会强化孩子咬指甲的行为2、 应加强孩子心理上的关注和身体上的接触,消除造成孩子焦虑的因素,多陪孩子参加娱乐活动,鼓励孩子

15、多交朋友,以正面的方式转移孩子对咬指甲的注意力3、 家长因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万不可采用体罚或大声训斥等方式,不要粗暴将孩子手指从嘴里拉出来,这些行为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感,加重幼儿咬指甲的习惯4、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剪指甲,咬指甲不能算毛病,应顺其自然,如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现象时,应反思自己在教育上是否有爱的确实现象,给予孩子理解、温和、耐心的关爱。1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1、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当他在电话里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作业有道题不会做。”你在外面一时不能辅导他,告诉他具体时间:“你先自己想想,等妈妈回到家给你讲解,好吗?”经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2.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水族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3.孩子犯错误时不要嘲笑他,换个时间再教他。不要当众指出,或者当时刻意强调。4.孩子提出问题,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