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案例分析沉默不是金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05472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案例分析沉默不是金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案例分析沉默不是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案例分析沉默不是金(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案例反思:沉默不是金案例背景 : 默默 (化名),是个在幼儿园不愿说话的女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是她一 天沉默状态的开始。 据了解, 孩子的父亲是一名军人长期在外地工作, 母亲的工作地点比较 远,早出晚归。 孩子长期由外公照料,和外公的感情异常的深厚, 无论在哪里总有外公的陪 伴。外公说孩子在家很活泼, 可是一出家门就很少说话, 也不和周围的小伙伴玩游戏总是不 离外公的左右。根据以上情况的分析,该幼儿出现了交往恐惧。 那么如何帮助该幼儿改变这种非正常的交往状况 ? 案例描述 :孩子刚入园的一个上午, 默默拽着外公的衣角进入教室。 一进教师,她一只手去拿玩具,另 一只手仍然紧拉住外公的衣

2、角。 我走过去微笑着和她打招呼: “你早,默默。 ”她张张嘴倒抽 了一口气也没把“老师早”说出口。外公不高兴的撇开她的手说: “赶快说,老师早。 ”默默 被外公的吼声吓住了,立刻嚎啕大哭。拽着外公的手就更紧了。我试图把她抱在怀里, 可怎 么也拉不住。最后是外公连扯带拉摆脱了孩子,头也不回的离开教室。可孩子却并不罢休, 又踢又闹。 我意识到, 此时讲道理根本不管用, 不如用 “变魔术” 地方法来吸引她。 我说“默 默,你看我手上什么也没有,可是你不哭的话就会变出东西来。 ”听我这么一说,她一边哽 咽的止住哭声, 一边瞪大疑惑的眼睛看着我。 我一边说:“变变变,、”,一边从另一只手摸出 带有梅花图

3、案的小印章, 我用小印章在一张白纸上印出一朵小梅花, 并把小印章放在默默的 手上:“默默,如果我们能天天上幼儿园和小伙伴共同学习本领,小印章就能每天送给你一 朵小梅花,你说好不好 ?”默默并没有答复我,只是不停的看着小印章(我知道的方法已经起到效果了 )。转眼孩子到了中班,默默整天还是不怎么说话,我经常站在她身边自言自语: “这些图书不 知道是谁看完了也不放好 ?”默默突然说: “是静静。”我故作惊讶:“原来默默看见了,那么 默默可以整理好吗 ?”默默点点头,不言不语的一本一本放整齐。我看这种完成任务的方法 可以帮助默默建立自信心,于是,经常让默默当老师的小助手拿材料, 发教学具, 经常在活

4、动结束时表扬她。 虽然默默并没有表现出我想象中的欣喜, 但她的脸上有了笑容和自信。 一 天,我要上一节语言活动:诗歌七个阿姨摘秋果 。我刚念完第一句,默默旁边的小朋友 说:“老师,默默会念。 ”默默此时低着头揉搓着衣角。我拉起默默的手: “今天,老师和默 默一起把这首诗歌念出来。我忘记的地方,默默帮助我。 ”我一直拉着默默的手,和她一起 念,默默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此时, 我的心中心跳也在加速, 因为默默终于能在大家面前大 声的说话了。 “默默我们再念一遍。 ”这样连续了三次,小朋友们也为默默的进步高兴,为她 鼓掌。 案例分析 :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的“别人” ,当我们用积极地眼光、正面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 理去面对幼儿,去和幼儿互动的时候,其实是在给他们一种良好的“社会界定” ,促使幼儿 也用一种积极地态度去看待自己。这也是 纲要所讲的“能给幼儿创设一种使幼儿感到积 极的被接纳、关爱、积极的良好环境。 ”的原意,是为了给幼儿一个积极健康的人际环境以 发展幼儿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