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0447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数学日记5篇 小学生数学日记1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数学的原型,我们学生粥时的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上街买东西时要用到加减法,装潢新房屋时,总是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那些可都是数学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学们学数学知识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识从书本上搬到脑子里,很少会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是现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学们都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学家去玩,可同学独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们都饿了,于是

2、,同学跑进厨房,自己开始做早饭了。一开始,那个同学先把米淘好放进锅里,然后开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时间来烙三张饼,他先把第一张和第二张饼放进锅内。一分钟后,他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过来。再烙一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他取出来,把第二张饼的反面放进锅里,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只需要三分钟,三张饼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时间他就可以做些别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别的事,那他不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吗?那他不亏大了呀!所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吧! 小学生数学日记2 月11日 星期三 晴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

3、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子的体积。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

4、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结果,我失败了。实验测得的筷子体积只有立方厘米,跟我计算的筷子体积相差甚远。起初,我还有些不相信,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烧杯的口径太大了,即使烧杯没有装满水,人的视觉也会看成是装满的,加之筷子的体积又太小,且烧杯的刻度又过大,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进改进实验方法才行。相信我会成功的,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小学生数学日记3 今天,爸爸和我去超市买东西。爸爸给我0元钱,让我自己买东西。我一听,高兴极了。苹果一斤三块钱,爸爸买了4斤,爸爸问多少元。3乘等于12元。我回答。走到梨那里,我看见上面写着一斤2块钱,我买了2斤:2乘2等于4元。我

5、来到奶制品区,一眼看见了我最爱的奶酪。写着:元一盒。我想既然来了就买多一点。我拿走了5盒。乘等于5元呀。忘了算花了多少钱了。我算了算:1+4+45等于6元。先算124等于16元再算+等于6元。爸爸听了说呦,算术还可以嘛。那 当然了。我说。我又到蔬菜区,买了一斤空心菜。2元钱,又买了三斤胡萝卜3元钱。走到饮品区,我买了一瓶大可乐,一瓶大雪碧,一瓶元钱乘5等于10元。好了,我要算算多少钱。612+310等于76元。还剩几元。哈哈,我可以去零食区买零食了。买完零食后,不多不少,正好10元。我一边吃一边说这次买东西真有意思。 小学生数学日记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大西瓜准备切时,被老爸拦住了

6、。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老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老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老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老爸说:“老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老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

7、“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老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小学生数学日记5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买西瓜。这次我的任务是自己跟瓜农讨价还价,买到好吃的西瓜。 小区门口有一排卖瓜的摊子。我先来到第一家瓜摊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买西瓜,我轻轻地问她:“西瓜多少钱?”“毛。”我心想:西瓜怎么这么便宜呀?我就说:“元钱我买两个,行不行?”瓜农笑了:“一个都要五、六块钱呢,你一块钱就想买两个?7毛是一斤呐。”“哦。”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个瓜摊卖的是黄瓤西瓜,是我最喜欢吃的。

8、“哈哈,这下帮我解围了!”我立刻拉着姥姥:“姥姥,我们去买黄西瓜吧。”然后,我飞快地跑过去。 这回,我有点经验了,我知道瓜农说的7毛钱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讨价还价,可姥姥说我不会,她就去买了两个西瓜,可也只便宜了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个瓜摊。这次,我成功地谈好了价钱,我的成绩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来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分一斤,挑了一个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元),我又顺利地谈到55元,成交。这次买瓜收获可不小啊! 小学生数学日记 在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我们逛了好长时间,都找不到价格,样子都合适的衣服。我们走到了一家裤子店

9、,看到门口的牌子上写:全场5折!我看了一下,有点摸不着头脑,问:“妈妈,5折是多少啊?”妈妈对我说:“就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呀!”我进去买了几件裤子,头脑中还不免有些疑问:有没有折,折,9折呢?这些折扣又是怎么算的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回了家。 一回家,我就问爸爸:“爸爸,商场上的折扣都是怎么算的啊,我现在只知道折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可7折,3折这些折扣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算,您能教教我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我家女儿还真好学,看爸来教你啊。你看,假如原价是60,打折,那就是600。7,打3折,就是600。3,打5折,就是乘0。5,也就是半价,但5折以下的4折,3折当然是比5折便宜了。那6折,7折呢

10、?”我答道“则比5折贵一些。”“真聪明”爸爸高兴地说。 我明白了,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让生活更加的充满智慧! 小学生数学日记7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趣题之一。大约在1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

11、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数学日记8 一天,我很早就把作业做完了。妈妈走了过来,对我亲切的说:“孩子,作业做完了吗”我点了点头。“那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

12、,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旋转的指针。然后把圆纸板平均分成二十四个格子,格内分别写着12个数字。“妈妈,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呀你快说呀!”我着急的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子或双数格子,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字。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狡猾的笑着说。 我想这游戏竟然那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几次。可是,每一次都是妈妈赢。我苦思冥想,始终想不到。妈妈笑着问:“为什么每一次加起来都是单数呢”于是,我绞尽脑汁的想了想,终于想到了,大声吼道:“妈妈,你真是太狡猾了。不管转到哪一个数字加下一个数字都等于单数。也就是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的这个规律。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子,

13、那么加下一个数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偶数格子,那么下一个必然是奇数。所以无论转到任何一个格子,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您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它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就能成为数学小能手! 小学生数学日记9 星期六,妈妈看到我的鞋子有些旧了,决定带着我去商场买一双新鞋。我左挑右拣,忽然看到童鞋专卖店里打出了“买一送一”的横幅。我感到很奇怪,看别的专卖店都是6-折销售,只有这家是“买一送一”,有这么好吗我决定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家店所说的买一送一是这样子的:如果两双鞋价格一样,买一双鞋就送一双鞋,但还要再加2元;但如果两双价格不一样

14、,付一双贵的钱,再加上19元。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这只是商家搞噱头,哪是什么买一送一!脑海中忽然闪出了一个疑惑,到底是这种所谓的“买一送一”便宜还是打6折便宜呢于是,我挑选了一双258元和98元的两双鞋子,结果一算,我需要付25+19=7元,但如果打折销售只要付(258+1)0.236元。这样一算,我发现买一送一还不如打6折呢!为了证明我的说法,于是我又另外选了一双208元的鞋子进行计算:买一送一还是付7元,而打六折的话则需要付(2582).29.6元,这次显然是买一送一来得便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走出商场,我还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经过妈妈的解释,我才明白了要根据实际问题来仔细计算,看它怎么送

15、,怎么打折,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这样才能选择一家的商家。这次买鞋,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可以把数学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我们会得到更大的收获! 小学生数学日记10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上数学课时,我们学了第一单元的内容负数,觉得十分简单。 回到家中,我拿起数学书预习后面的内容。忽然,从我的耳边传来一阵争吵声 翻开一看,原来是正数和负数在吵架。我疑惑不解地问:“你们再吵什么啊?”正数说:“我们在说谁的用途最大!”“我也想知道!”我说。负数说:“你觉得呢?”我支支吾吾的,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要不我们来一次辩论赛,我当裁判!”正数和负数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首先是正数,他说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例如:超市,学校,商场当然是我的用途最大喽!”“嗯,有道理。”我点点头。负数说:“那也不一定呀,例如:气温到0度以下就要用到我而不是你!”正数不高兴了,说:“哼!人们都不喜欢你,都喜欢我,你看,亏损的钱都用负数表示,而盈利用正数表示,人们最讨厌你了!”“你说什么!我是很有用的,人们是离不开我的!”它们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你们别吵了!”这个当裁判的我说完后,他们安静了下来。我说:“经过我的仔细思考,决定今天赢的是正数和负数!”“你们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