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CPU的发展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0538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脑CPU的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脑CPU的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脑CPU的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脑CPU的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脑CPU的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脑CPU的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CPU的发展史(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水电脑CPU的今世前身我是好猫于 2015/8/1 10:32:51 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一、Intel 4004微处理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计算机微处理器,就像当时的广告说的一样,它是一件划时代的作品。它片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晶体管之间的距离是10微米也就是10000纳米,和现在的22纳米相差甚远,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主频0.74MHz,运行的频率为108KHz,本钱不到100美元。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将4004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革新性的产品之一。4004外形4004核线路局部二、1972年4月,英特尔推出第一款8位微处理器8008。现在回头看800

2、8属于无心插柳的产物,其实它是Intel一笔不太成功的买卖之后的自己吞下的苦果,但是却幸运的成功了。8008外形8008核Intel C8008为世界上第一款八位元处理器。8008共推出两种速度,0.5 Mhz以及0.8 Mhz,虽然比4004的工作时脉慢,不过因为是八位元处理器比起4004的四位元,整体效能要比4004好上许多。8008可以支援到16KB的存。C8008是比拟珍贵的紫色瓷镀金接脚版本,D8008则是后期出的量产版。三、Intel 8080为英特尔早期发布的处理器。它于1974年4月发布,是一枚8位元处理器,主频为2MHz,它集成6000只晶体管,每秒运算29万次,拥有16位地

3、址总线和八位数据总线,包含7个八位存放器,支持16位寻址,同时它也包含一些输入输出端口,这也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外部设备在存寻址能力缺乏的问题。它是英特尔公司继4004芯片推出的第三代微处理器,8080比4004快十倍而且数据宽度也从4位扩展到8位,被广泛应用与各种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中。自1975年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以后,8080芯片帮助英特尔在几年后占据了电脑芯片的霸主地位。zilog 制造了与8080兼容的CPU z-80。8080外形8080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晚了10年的1984?我们元件五厂居然也能跟踪美帝生产这个玩意!产8080外形及说明书:四、1978年6月IN

4、TEL推出了8086微处理器,主频4.77MHz,采用16位存放器、16位数据总线和29000个3微米技术的晶体管,标志着第三代微处理器问世。售价360美元。不过当时由于360美元过于昂贵,大局部人都没有足够的钱购置使用此芯片的电脑,于是 Intel 在1年之后,推出了8086的简化版8088,是一款4.77MHz准16位微处理器。它在部以16位运行,但支持8位数据总线,采用现有的8位设备控制芯片,包含29000个3微米技术的晶体管,可访问1MB存地址,速度为0.33MIPS。IBM公司1981年生产的第一台电脑就是使用的这种芯片。这也标志着*86架构和IBM PC 兼容电脑的产生。发布的时候

5、,8086的时钟频率有4.77,8和10MHz 三个版本,包括了具有300个操作的指令集。其中8MHz 版本包含了大约28,000个晶体管,具备0.8 MIPs 的能力。8085是8位的微处理器8086外形:8086核:五、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芯片,它仍旧是属于16位微处理器,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存。8088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 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也正是从8088开场,PC机个人电脑的概念开场在全世界围开展起来。808

6、8外形:8088核:8088的PC我90年代初读书时候是玩过的,就是用它书写代码编译几千行的BASIC程序完成了我的硕士论文计算工作量,记得每次计算需要7-8分钟的计算时间,慢慢地等啊。呵呵,想想当年也真是够拼的,现在再看看打印保存的源代码,居然有的很难看的动了!六、INTEL 1982年推出80286芯片,该芯片相比8086和8088有了飞跃式开展,虽然它仍是16位构造,但在CPU部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6MHz逐步提高到20MHz。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存大小到达16Mb。80286兼容了8086所有功能,并且是8086的向上兼容的微处理器,使8

7、086的汇编语言程序可以不做任何修改地在80286上运行。同时80286的推出也是实模式和保护模式CPU的分水岭。80286微处理器部有4个功能部件,即地址部件AU,指令部件IU,执行部件EU和总线部件BU。这四个部件的并行操作,提高了吞吐率,加快了处理速度。286外形:286核:从286诞生这个时候摩尔定律开场发力,如果说前10年INTEL CPU的开展是龟速,则到了286时代,就进入了高速快车道,一发而不可收拾,绝尘而去.其他国家试图跟踪模仿已经望洋兴叹了!七、INTEL 1985年推出的CPU芯片,它是80*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而且制造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80286相比

8、,80386部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25MHz,33MHz。80386的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高达4GB存。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除了标准的80386芯片,也就是80386D*外,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80386SL、80386DL等。386外形:386核:八、Intel 80486是Intel公司1989年推出的32位微处理器。它采用了1m微米制造工艺

9、,部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为32位,可寻址4GB的存储空间,支持虚拟存储管理技术,虚拟存储空间为64TB。片集成有浮点运算部件和8KB的cacheL1 cache,同时也支持外部cacheL2 cache。整数处理部件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构造,提高了指令的执行速度。此外,80486微处理器还引进了时钟倍频技术和新的部总线构造,从而使主频可以超出100MHz。486外形:486核:九、Pentium是英特尔第五代*86架构的微处理器,于1993年3月22日开场出货,是486产品线的后代。Pentium本应命名为80586或 i586,后来命名为Pentium通常

10、认为pentium是希腊文五penta加拉丁文中代表名词的接尾语ium的造词,是因为阿拉伯数字无法被用作注册商标。i586被使用在英特尔竞争对手所制造的类80586的微处理器。INTEL公司还替它起了一个相当好听的中文名字奔腾。奔腾的厂家代号是P54C,PENTIUM的部含有的晶体管数量高达310万个,时钟频率由最初推出的60MHZ和66MHZ,后提高到200MHZ。单单是最初版本的66MHZ的PENTIUM微处理器,它的运算性能比33MHZ的80486D*就提高了3倍多,而100MHZ的PENTIUM则比33MHZ的80486D*要快6至8倍。也就是从PENTIUM开场,我们大家有了超频这样

11、一个用尽量少的钱换取尽量多的性能的好方法。作为世界上第一个586级处理器,PENTIUM也是第一个令人超频的最多的处理器,由于Pentium的制造工艺优良,所以整个系列的CPU的浮点性能也是各种各样性能是CPU中最强的,可超频性能最大,因此赢得了586级CPU的大局部市场。Pentium家族里面的频率有60/66/75/90/100/120/133/150/166/200,至于CPU的部频率则是从60MHz到66MHz不等。奔腾外形:奔腾核:到了奔腾级别的CPU,不说制造了,那310万个晶体管的设计图,看得懂的国家都没几个了。十、intel 可不管你跟得上跟不上,继续发威。英特尔于1997年5

12、月7日推出奔腾IIPentium II微处理器。它基于Pentium Pro使用的P6架构,但加强了16位元的效能,以及参加MM*指令集。Pentium II为英特尔推出的一枚*86架构的处理器,基于Pentium Pro使用的P6微处理架构,但另一方面它的16位元处理能力获得优化,并参加MM*指令集:第一代Pentium II核心代号为Klamath,使用350纳米制程,以及,就当时而言,制造出一个非常高的热量。推出时,时脉只有233及266MHz,使用66MHz前端总线,后期另推出时脉300MHz的版本第二代Pentium II核心代号为Deschutes,运行时脉为333MHz,于199

13、8年1月推出,使用250纳米制程,而且温度亦有效的减低。支援100MHz前端总线,英特尔于1998年另外推出了时脉为266、330、350、400、450的Pentium II处理器。PII 外形:PII核:PII 的插槽很奇葩的,太吐槽了。不过超频性能很棒,是当年的超频王者。十一、P3。1999年2月26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450MHz、Pentium III 500MHz处理器,同时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从此INTEL开场踏上了PIII旅程。Pentium III是英特尔的*86更准确地说是i686架构之微处理器。刚推出的版本与早期的Pe

14、ntium II非常相似,最值得注意的不同是SSE指令的扩大,以及在每个芯片制造的过程参加了有争议的序号。与Pentium II一样,也有低阶的Celeron版本和高阶的*eon版本。Pentium III最后被Pentium 4所取代,Pentium III的改良设计就是后来的的Pentium M。P3 M版外形:P3 M版核:P2 P3阶段,美帝另一家AMD公司曾经与intel 展开剧烈竞争,但是总是处于下风。P3至强外形:P3至强核:十二、P4。奔腾4 首款产品代码为:Willamette,拥有1.4GHz左右的核时钟,并使用Socket 423脚位架构,首款处理器于2000年11月发布

15、。Pentium 4有着非常快速到400MHz的前端总线,之后更有提升到533MHz、800MHz。它其实是一个为100MHz的四条并列总线(100Mhz *4 并列),因此理论上它可以传送比一般总线多四倍的容量,所以号称有400MHz的速度。AMD Athlon的前端总线则有266MHz的速度133MHz双倍并列总线。2002年1月英特尔发布了使用Northwood核的2.0和2.2GHz的Pentium 4。Northwood将二级缓存的大小从256KB增加到了512KB晶体管数量从4200万增加到5500万并且使用了130纳米制造工艺。使用更小晶体管制造的芯片能够在同样的速度产生更少的热量,或者工作在更高的时钟频率。Northwood带来了Pentium 4时代。尽管争夺性能领先的战斗依然很剧烈因为AMD发布了更快版本的Athlon *P,但是许多观察人士都认同最快的Northwood P4稍稍领先于对手。尤其是在2002年夏天更是这样,当时AMD转换到130纳米制造技术过程被延迟,从2.4到2.8GHz围的P4很显然是当时市场上最快的芯片。P4外形:P4核:十三、酷睿多核心U时代:酷睿处理器采用800MHz-1333Mhz的前端总线速率,45nm/65nm制程工艺,2M/4M/8M/12M/16M L2缓存,双核酷睿处理器通过SmartCache技术两个核心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