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基本意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0495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的基本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融的基本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融的基本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融的基本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融的基本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的基本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的基本意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的基本意义金融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一、基本解释banking,finance 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它的种类有银行金融、物流银行等。 简单地说金融就是可以直接看出一个地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繁荣能力的重要指标。 传统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货币资金的流通的学科。 西方定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字典,指资本市场的运营,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其基本内容包括有

2、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和公司金融。 二、详细解释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金,金子;融,融通;金融金子的融会贯通。古今中外,黄金,因其不可毁灭性、高度可塑性、相对稀缺性、无限可分性、同质性及色泽明亮等特性特点,成为经济价值最理想的代表、储存物、稳定器和交换媒介之一,并因此成为世人喜爱和追逐的对象。 黄金曾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货经济时代,商人只能进行对口的交易,以物易物,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受到巨大制约。在金本位经济时代,价值与财富是以实物资产黄金为依据和标准,这种客观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平

3、稳发展。然而,作为价值流通的载体,黄金不利的一面如搬运、携带、转换等不便的物理条件限制,使它又让位于更为灵活的纸币(货币)。如今,货币经济不仅早已取代了原始的易货经济,而且覆盖了金本位经济。货币经济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经济自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麻烦和问题,如世界贸易不平衡、价值不统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等等。引发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重要宏观因素之一,就是全球贸易失衡。 脱离金本位的初衷是想实现经济自由和稳定发展,然而,今天却适得其反。在货币多样化的今天,现代金融中的含“金”量越来越少,但其内涵、作用及风险却越来越广,越来越大,并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人的生活中。

4、如今,尽管金融中的含“金”量越来越少,但其作为价值的流动性却越来越强。金融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的“血脉”,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体的活动会带动血液的流动,同样,所有经济活动都会带动金融(资金和价值)的流动。离开了流通性,金融就变成“一潭死水”,价值就无法转换;价值无法转换,经济就无法运转;经济无法运转,新的价值也无法产生;新的价值无法产生,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反过来,金融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社会危机。这是不以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金融规律。 胡适 国际的中国:“我们更想想这几年国内的资产阶级,为了贪图高利债的利益,拚命的借债给 中国 政府,不但苟延

5、了恶政府的命运,并且破坏了全国的金融。”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许多大腹的商贾,和为算盘的辛苦而瘪干了的吃血鬼们,都更振起了精神在不稳定的金融风潮之下去投机。” 浩然 艳阳天第七章:“银行的领导帮助他认识金融工作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他听进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三、金融核心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比如,“货币”就是如此。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把今天的价

6、值储存起来,等明天、后天或者未来任何时候,再把储存其中的价值用来购买别的东西。但,货币同时也是跨地理位置的价值交换,今天你在张村把东西卖了,带上钱,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这钱去买想要的东西。因此,货币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问题,货币的出现对贸易、对商业化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创新。 像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山西“票号”,则主要以异地价值交换为目的,让本来需要跨地区运物、运银子才能完成的贸易,只要送过去山西票号出具的“一张纸”即汇票就可以了!其好处是大大降低异地货物贸易的交易成本,让物资生产公司、商品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特长商品上,把异地支付的挑战留给票号经营商,体现各自的专业分工!在交易

7、成本如此降低之后,跨地区贸易市场不快速发展也难! 四、金融的构成要素金融的构成要素有5点: 1、金融对象: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周转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包括直接融资:无中介机构介入; 间接融资:通过中介结构的媒介作用来实现的金融 3、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4、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 5、制度和调控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等。 各要素间关系:金融活动一般以信用工具为

8、载体,并通过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来实现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在其中发挥监督和调控作用。 六、定义金融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七、金融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

9、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编辑本段金融概念新解宁波大学商学院熊德平教授在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报告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05年6月通过验收鉴定,获优秀等级,并应邀以成果要报形式,呈党和国家领导人,引起高度重视和作重要批示,该成果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

10、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该成果出版著作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P66-80)】,以及论文农村金融与农村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P8-13;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P120-126)全文转载】中,为定义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针对既有定义的缺陷,从重新定义金融概念入手,重新定义了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概念,并基于该定义,形成了系统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概念及其基础上的成果,值得农村金融理论研究、政

11、策制定和实际部门借鉴和思考。 编辑本段金融概念的重要性及现状熊德平教授的上述成果认为: “弄清楚金融的界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无疑,这是一门学科中极大的问题:一门学科,其最高理论成就往往就凝结在对于本学科的核心范畴如何界定、定义之中”(黄达,2001,P113)。长期以来“金融是指资金的借贷活动或资金的融通活动,这已是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江春,1999),但深入考察发现“对金融的定义,传统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是有区别的”(冉光和,2004,P19),“存在从不同视角对金融所进行的规范性的论证”(黄达,2001,P113),其表述林林总总,重点各不相同,“直到今天,尚无普遍被接受的统一的

12、理论界定”(黄达,2001,P45)。面对这样的核心范畴,该成果无意也不求能论证出公认的“金融”概念,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却直接关系到研究框架的构建基础。成果遵循黑格尔“概念”与“理论”的关系以及哲学关于“概念”本质的认识,在综合前人的“金融”定义基础上,努力分析和界定出可以供生长和支撑本研究理论框架的“金融”概念。 界定“金融”的概念,首先涉及的问题是由汉字“金”和“融”组成的“金融”与英语“FINANCE”语义区别与选择问题。黄达(2001,P3-11,44-45,113-120)和曾康霖(2002,P10-14)教授分别对二者的词义和关系,做了详细的、权威性的讨论,其基本结论是汉语的“

13、金融”有宽、窄二个口径。宽口径是:泛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及相关活动。窄口径则把“金融”界定在资本市场运作与金融资产供给与价格形成的领域。而英语中的“FINANCE”则有宽、中、窄三个口径。宽口径是指:一切与钱有关的活动。不仅包含了汉语的“金融”,而且还包括了“政府财政”、“公司财务”、“家庭理财”等与汉语“金融”泾渭分明的概念。窄口径则专指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中口径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等。可见汉语“金融”的宽、窄口径分别相当于“FINANCE”的中、窄口径,而宽口径的“FINANCE”则是我国“政府财政”、“公司财务”、“家庭理财

14、”和“金融”的总称。由于本研究主题和任务是从“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层面揭示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因此,该成果将把“金融”界定在汉语宽口径的含义上。 八、金融概念定义的既有论点进一步考察已有“金融”的定义,本研究发现,虽然,表述林林总总,重点各不相同,尚无一致认识,但归纳这些表述各异的“金融”概念便可发现,根据其视角和侧重点,大致可分为“资金融通论”、“金融资源论”、“金融产业论”、“金融工具论”、“金融媒介论”等几种类型,其中“资金融通论”在我国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为深刻,词典、教科书中的金融定义基本来自于此,其他的主要观点主要集中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另外一

15、些则基本上是在“资金融通论”基础上的延伸或扩展或有所侧重。 1、“资金融通论”认为“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指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以融通。资金的经济活动”(王绍仪,2002)。辞源(1915):“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1920年北洋政府“整理金融公债”中的“金融”专指通过信用中介的货币资金融通。辞海(1936年版): “monetary circulation谓资金融通之形态也,旧称银根。”辞海(1979)则有:“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1986年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中把相当于

16、本研究口径的“FINANCE”定义为:“The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the granting of credit,the making of investments,and the provision of banking facilities”。可见,“资金融通论”历史最为久远并居主流地位2,但深入分析发现,这一定义虽然比较准确地概括了金融的活动过程,但却把金融的本质属性隐藏在背后,似乎有“金融”就是金融的同意反复之嫌。 2、 金融资源论认为金融是人类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货币化的社会资财;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具有“存量”形态的,既联系现在与过去,也联系现在与未来的金融存量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