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0356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工品管理平安技术措施1 领用火工品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本、一证、一单制度,不准代领,炸药雷管领用本必须专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2 没有爆破证、炸药雷管领用卡、私人印章和炸药、雷管方案的,火工品发放人员不得向其发放炸药、雷管。3 电雷管出库前必须经过导通试验,试验不合格的严禁发放。4 由爆炸材料库直接向工作地点用人力运送爆炸材料时,应遵守以下规定:、电雷管必须由爆破工亲自运送,炸药应由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监护下由其他人员运送。、爆炸材料必须装在耐压和抗撞冲、防震、防静电的非金属容器内。电雷管和炸药严禁装在同一容器内。严禁将爆炸材料装在衣袋内。领到爆炸材料后,必须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逗留。、携

2、带爆炸材料上、下井时,在每层罐笼内的搭乘的携带爆炸材料的人员不得超过4人,其他人员不得同罐上下。、在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严禁携带爆炸材料的人员沿井筒上下。5 井下人工运送炸药、雷管时应分别放在两个专用抗静电的背包或木箱内;运送炸药、雷管时必须直达爆破地点,不得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或休息。6 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应遵守以下规定:、爆破材料在运送过程中,必须使用抗静电物质包裹、封装,严禁挤压、碰撞。爆破工应严格坚持火工品的领退制度,同时随身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炸药和电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车内运输。如用同一列车运输,装有炸药与装有电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装有炸药或电雷管的车辆与机车之间,必

3、须用空车分别隔离,隔开长度不得小于3m。、炸药可以装在矿车内运输,但堆放高度不得超过矿车上缘。、爆炸材料必须由井下爆炸材料库负责人或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人护送。跟车人员、护送人员和装卸人员应坐在尾车内,严禁其他人员乘车。、列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装有爆炸材料的列车不得同时运送其他物品或工具。、严禁用刮板机、带式输送机等运输爆炸材料。7 炸药运送到作业地点后,由爆破工清点数量,并做好记录后,装入炸药箱统一管理,炸药箱必须上锁,钥匙由爆破工一人掌管,严禁转交他人,且严禁乱扔乱放火工品;雷管由专职爆破工随身携带。8 炸药箱必须放在放炮警戒线以外的顶板完好、无淋水、支架完整以及避开机械、电气设备

4、的平安地点。9 当班剩余炸药、雷管必须经施工现场第一平安责任人清点数量,并与爆破工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由爆破工亲自返库,交接班时炸药箱内不准留有炸药或雷管,严禁私藏、转交他人。10 爆破工把剩余的炸药、雷管返回爆破材料库时,爆破工和火工品发放员必须亲自在领用卡上签字确认剩余数量,且签名和数量必须清楚,不得涂改。11 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破材料丧失的,爆破工必须立即向现场跟班平安检查员和现场跟班队长汇报,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寻找,确未找到必须制定相应的平安防范措施。并立即向调度、安监及保卫部门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2 任何人捡到爆破材料,应立即交到安监、保卫部门,由安监、保卫部门负责返库,否那

5、么,按私藏雷管、炸药论处。13 火工品管理员每天应进行一次全面的火工品领、退统计,对火工品返库不及时者在全矿进行通报,并组织追查其责任,造成后果的另行处理。内容总结1火工品管理平安技术措施1 领用火工品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本、一证、一单制度,不准代领,炸药雷管领用本必须专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2火工品管理平安技术措施1 领用火工品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本、一证、一单制度,不准代领,炸药雷管领用本必须专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32 没有爆破证、炸药雷管领用卡、私人印章和炸药、雷管方案的,火工品发放人员不得向其发放炸药、雷管内容总结(1)火工品管理平安技术措施1 领用火工品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本、一证、一单制度,不准代领,炸药雷管领用本必须专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2)火工品管理平安技术措施1 领用火工品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本、一证、一单制度,不准代领,炸药雷管领用本必须专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3)2 没有爆破证、炸药雷管领用卡、私人印章和炸药、雷管方案的,火工品发放人员不得向其发放炸药、雷管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