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dic实验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503033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兔dic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家兔dic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家兔dic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家兔dic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家兔dic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兔dic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兔dic实验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家兔die实验报告篇一:功能学实验家兔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功能学实验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应用静脉注射兔脑浸液方法,复制 家兔实验性DIC。通过实验和几项血液 学指标的测定及结果分析,了解实验室 诊断DIC的常用方法。并且联系理论知 识加深理解DIC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二. 实验动物未知性别家兔(实验室提供)一只。三. 实验过程1. 家兔于仰卧位固定,颈部剪毛,在 颈部皮下注射局麻药 1%普鲁卡因约 5ml,行局部麻醉。2. 用剪刀颈部切开皮肤,钝性分离 皮下组织,暴露气管后往外侧拉开切口 边缘的皮肤及下方的肌肉组织,找到颈精选公文范文 动脉并用玻璃分针分离

2、,行颈动脉插管。3. 第一次采集血标本:预先向10ml 离心管中注入枸橼酸钠溶液。再打开 血管夹,从颈动脉插管放血,立即反复 颠倒混匀(切忌振荡混匀),待离心。向 动脉插管中回推生理盐水,夹好血管夹。4. 复制DIC模型:抽取2%兔脑 浸出液10ml于注射器中,经耳缘静脉缓 慢推注,注入速度为每分钟2ml以下。 同时密切观察家兔反应,如出现呼吸急 促,烦动不安,当即停止注射,迅速进 行第二次采血。若注射完后家兔未挣扎, 则在注射后计时2min,2min后进行第二 次米血。米血方式与第一次米血相同。5. 将前后两次所得的抗凝血,经 3000rpm离心5min,将上层血浆清液分 别吸至两支清洁试管

3、中,切忌吸入细胞 成分,并作好标记备用。其中一支试管 吸入血浆,另一只试管尽量吸取剩下的 血浆。6.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实验):向吸取血浆的两支试管中加入1% 精选公文范文2精选公文范文 鱼精蛋白溶液50M,轻轻摇匀后,在37C 水浴15mi n。取出试管,在灯光下对黑 色背景一边晃动试管一边观察,溶液清 澈者为阴性,出现絮状沉淀或胶冻状物 为阳性。7. KPTT, PT, TT, FIB 实验:剩余两 支试管使用凝血仪测定KPTT, PT, TT和 FIB,并记录数据。四. 实验药物及器材实验药物:2%兔脑浸出液(临用前 配,并在37C保存),1 %普鲁卡因溶 液,枸橼酸钠溶液。生

4、理盐水,1%鱼 精蛋白溶液。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 37C电热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刻度离 心管(2支),试管(5支),移液器(100卩1, 10001),纱布。五. 实验结果1、实验现象记录家兔皮下注射局麻药后,在皮下形 成鼓包,经按摩揉动数分钟后,鼓包仍 存在,局麻药未完全吸收。经家兔耳缘 精选公文范文3精选公文范文 静脉缓慢推注兔脑浸出液后,家兔表现 较平静。推注完成后计时2min27s时家 兔出现呼吸急促,燥动不安,欲挣脱动 作,此时进行第二次采血,并离心,进 行各项指标测定。家兔在第二次米血后, 又重新恢复平静,呼吸正常。一小时后 家兔仍未死亡。六. 讨论1.静脉注射兔脑浸液引

5、起DIC的原 因和机制兔脑浸液属于组织因子,大量的兔 脑浸液静脉注射后,可激活家兔的外源 性凝血系统,启动凝血过程,依次激活 凝血因子FIX, FVIII, FX等,激活凝血 酶,从而使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变 为纤维蛋白,促进凝血。另外,凝血酶 激活后反馈性激活FIX, FX, FXI, FXII 等,扩大凝血反应。此即为咼凝期,微 循环易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凝血酶的激活和微血栓形成, 使血液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 耗,同时可能继发性激活纤溶系统,导 精选公文范文4精选公文范文 致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不平衡,血液处 于消耗性低凝期,此时机体有明显出血 症状。DIC时产生的大量凝血酶和FX

6、IIa 等激活纤溶系统,产生大量纤溶酶,导 致纤溶亢进,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形 成,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称继发性纤 溶亢进,此时机体出血十分明显。2. KPTT、PT、TT、Fg 和 3P 实验的 原理、临床意义以及在本实验中发生变 化的原因和机制。(1)KPTT实验是在血浆中加入 KPTT试剂(包括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 磷脂)以及钙离子,观察血浆发生凝固 的时间。由于在37C时,以接触因子激 活剂可以激活凝血因XII和XI,从而激 活内源性凝血通路。另外,以部分凝血 活酶脑磷脂悬液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 催化表面,在Ca2+参与下,实现凝血。 这样消除了血小板对凝血的影响,最后 凝血时间仅与内

7、源性凝血通路中的凝血 因子活性有关,可以筛查内源性凝血通 精选公文范文5精选公文范文 路是否正常。实验中,由于家兔DIC时,外源性 凝血通路激活的凝血酶可以反馈性激活 FXI, FXII,导致内源性凝血通路中的凝 血因子被消耗。因此KPTT延长。(2) PT是在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 织凝血活酶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 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激活外源性凝血 途径,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即 发生凝固;其凝固时间的长短是反映血 浆中凝血酶原、外源性凝血因子V, VII, X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实验中,由于家兔注入大量组织因 子,外源性凝血通路激活,导致凝血酶 原、外源性凝血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均 被

8、消耗,因此PT时间延长。(3) TT实验是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测定血浆凝固需要的 时间,又称为血浆凝血酶时间。由于凝 血酶在血浆中主要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 纤维蛋白,促进凝血。因此TT主要与抗 凝血物质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有关。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实验中,外源性凝血通路激活后消 耗大量纤维蛋白原形成血栓,而且继发 纤溶亢进,因此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 降低,抗凝物质增多,造成TT延长。(4)FIB实验是在血浆中加入定量 的凝血酶,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 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凝固。通过测量 血浆凝固的时间来计算纤维蛋白原含量。实验中,外源性凝血通路激活后消 耗大量纤维蛋白原形成血栓,

9、理论上血 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应该降低。但实际上 观察到DIC后采血得到的血浆纤维蛋白 原含量反而比实验前血浆要略高,可能 与吸取DIC血浆样本时,由于吸入少量 细胞,在检验时细胞破坏释放蛋白质,从而影响结果;或者由 于血浆中含有异形球蛋白,影响了实验 中血浆凝固。(5)3P实验用于测定血浆中纤维 蛋白单体(sFM)含量。在DIC继发性 纤溶亢进期,由于纤溶系统激活,产生精选公文范文 大量纤溶酶。纤溶酶大量降解纤维蛋白 多聚体,产生大量FDP。FDP与sFM在 血浆中可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不会降解。 加入鱼精蛋白后,可溶性复合物解离, 游离出的FM便会相互聚合形成不溶性 的肉眼可见的颗粒状、絮状或胶

10、冻状沉 淀,因此可观察到阳性反应。实验中,由于DIC激活外源性凝血 通路,导致大量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 白单体及多聚体,因此3P实验应该可见 沉淀,呈阳性。到实际上未能观察到阳 性反应,可能为采血时家兔已处于DIC 中晚期,sFM也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 成FDP,而3p实验要求较大分子量的 FDP或sFM,因此未能形成沉淀。七. 实验结论经实验现象及理论分析,在DIC时 KPTT、PT、TT均延长,FIB含量降低; 3P实验仅适用于DIC早期检测,DIC中 晚期可呈阴性。篇二: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精选公文范文家兔失血性休克2011302280083 潘晴实验目的1、了解失血

11、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 方法并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 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休克时动物的 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了解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探讨失血性休克的 发病机理及救治措施。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机体急 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 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 程。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 的病因。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 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出血、胃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出 血)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时,极易导 致急性循环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 不足,即休克的发生。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休

12、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 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微循环淤 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微循 环衰竭期或DIC期)。但依失血程度及快 慢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病理生理改 变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 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 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 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 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状态。实验对象 家兔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手术器 械、输液装置、尿量测定装置、量筒、 注射器、针头、20%乌拉坦、1%肝素、 1%NA、生理盐水。观察指标动脉血压(BP) mmHg中心静脉 压(CVP) cmH2O呼

13、吸(R)频率、 幅度 尿量(U) ml/10min 精选公文范文10实验步骤1、称重麻醉:(乌拉坦5ml/kg);2、固定备皮:仰卧固定,颈部和腹 部剪毛备皮;3、血管分离:颈部正中切口,分离 右侧颈外V和左侧颈总A,穿双线备用;4、荷包缝合:切口部位:下腹部耻骨联 合上方3-5cm内,正中切口; 5、肝素抗 凝:(耳缘V,1ml/kg)排净空气,尽量靠 近远心端,回抽有血;了 6、血管插管: 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仅先后顺序 不同;7、呼吸装置:胸腹部正中皮肤呼吸 最明显处,穿单线固定,并连于张力传 感器;8、AD () 第一次记录9、复 制休克(40mmHg,30min)第二次记录 10

14、、注射NA (耳缘注射,lml/kg)第三 次记录11、静脉补液(4060滴/分) 第四次记录注意事项1、麻醉深浅要适度,麻醉过浅,动 物疼痛,可致神经源性休克;过深则抑 精选公文范文11精选公文范文 制呼吸。2、牵拉肠袢要轻,以免引起 创伤性休克。3、动、静脉导管,事先用肝素充盈, 排除空气。导管插入后,再推入少量的 肝素抗凝,防止导管前端堵塞;静脉导 管插入后可缓慢滴注生理盐水保持管道 通畅。放血后也应及时往动脉导管内推 注肝素。4、血管插管时,结扎远心端,夹闭 近心端,仅先后顺序不同:颈外V:先 夹闭近心端,后结扎远心端,插入4-5cm; 颈总A:先结扎远心端,后夹闭近心端, 插入2-4

15、cm。剪口部位尽量靠近远心端, 成45度角朝向近心端剪开小口,约为管 径的1/3-2/ 3,插管方向朝向近心端。5、输液时应注意三通管的使用,输 液装置只能单向与静脉导管相通,不能 在输液的同时测中心静脉压。要观察中 心静脉压时,需关闭输液通道,使换能 器与静脉导管单向相通。6、第一次实验记录:动物稳定10min 后,记录正常状态下;精选公文范文127、第二次实验记录:颈总A插管的三通开关处断续放血,血压维持于40mmHg左右20-30min,建立失血性休 克模型。每放血10ml即关闭开关,监测 BP变化;血压维持于40mmHg时,观 察并记录上述指标变化(重点记录BP 上升的最高值及变化时间)。8、第三次实验记录:休克动物的抢 救措施一:耳缘V缓注1% NA( 1ml/kg), 观察并记录上述指标变化(重点记录BP 上升的最高值及变化时间)9、第四次实验记录:休克动物的抢 救二: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输液速度 -40-60滴/分,输液总量约为失血量 的2-3倍,每输液50ml即观察并记录各 项指标的变化。实验记录结果一:结果二:理想结果注实验并没有很成功:其中没有进 行抢救措施一,所以注射NA后的变化 精选公文范文13没有记录;抢救措施二中的生理盐水错误地沿着 耳缘静脉输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