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50232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0513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面向现代装备制造类企业,以机电技术应用为主,与电子应用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相结合,具备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品德高尚、职业意识强、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专业精通、素质全面,创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机电设备应用、安装调试与维修、维修电工和数控设备维修与保养等三个不同专业方向技能型人才。且具有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必修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

2、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保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具备工程建设第一线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直接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备持续学习提高能力。五、职业围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方向见表1。表1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方向序号职业岗位职业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维修电工1.维修电工(国家四级)2.钳工(国家四级)3.计算机操作员证(国家五级)机电产品维修2电工3维修钳电工4装配钳工1.钳工(国家四级)2.计算机操作员证(国家五级)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5电焊工电焊工电焊操作6数控车工1.数控车工

3、操作工(中级)2.数控车床维修工(中级)3.数控程序员数控车削加工数控车床维修7数控程序员8普通车工普通车工操作工普通车削加工9数控电加工数控电加工数控电加工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 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具有良好的行为规意识;3. 树立安全操作、安全用电、文明生产的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能力,自觉养成安全操作习惯;4. 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做到节约

4、用电,节省原材料,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做到爱护、清洁、保养加工设备;5. 具备控制加工成本的良好意识;6.具备对加工生产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必需的语言文字、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机械制图与识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与机械结构分析、零部件选用相关知识,能执行制图国家标准与有关规定,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3.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传动、机械零件相关知识,会选用金属材料和选择热处理方法,能分析、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加工设备;4.掌握装配钳工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知识;5.掌握电工基本理论与分析计算的基

5、本方法,会正确使用电工仪表;6.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7.掌握机电设备控制技术相关基础知识;8.掌握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基础知识;9.掌握自动编程软件的相关知识,会根据不同的加工情况合理调整加工参数,自动生成加工程序,能进行二维与三维图形绘制、曲面造型、实体造型;10.掌握数控机床结构与工作原理,会进行数控机床维护、保养,能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11. 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12. 具有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13. 具有简单机电设备装调的能力;14. 具有照明线路维护和建筑用电线路配置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1 : 维修电工1.

6、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2. 具备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能力;3. 具备针对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进行正确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的能力;4. 具备绘制简单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和接线图的能力;5. 具备设计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6. 具有照明线路维护和建筑用电线路配置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2:机电设备应用、安装调试与维修1.掌握机械装调常用工量具的结构与使用方法;2.掌握钳工常用设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3.掌握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知识;4.掌握零件的手动加工方法,具备零件手动加工的能力;5.掌握钳工装配工艺知识与典型零部件装配

7、、调整的相关知识; 6.具备钳工常用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的能力;7具备焊工常用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的能力;7. 具备制定加工、装配工艺方案的能力;8. 具备典型零部件装配、调试的能力;9. 具备机械装调质量控制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3:数控设备应用维修与保养1.掌握车床基本结构、车削加工工艺制订、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的相关知识;2.掌握常用夹具、刀辅具、量检具进行正确使用和保养;3.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制订、零件的车削加工、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4.掌握数控车床基本结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相关知识;5.掌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

8、,会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6. 掌握铣床基本结构、铣削加工工艺制订、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的相关知识;7.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制订、零件的铣削加工、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8.掌握数控铣床基本结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相关知识;9.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会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本科: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八、课程结构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机电技术技能人才为核

9、心,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心智情况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全面实施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岗定学、多元化、多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能体现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行以岗定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为原则,进一步强化专业质量涵建设。根据岗位发展状况,构建以能力为本

10、位、以任务为驱动、以行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双证融合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与课程评价体系。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九、课程设置与要求根据能力目标,形成三个课程模块:文化素质课程模块、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模块。文化素质课程模块包括课程7门:经济政治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又增加了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包括课

11、程6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基础、电机与控制数控设备与编程、数控加工技术。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主要包括五门课程,分别是数控车削加工、普通车削加工、焊接实训、钳工实训、电工实训,这五门课程穿插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课程体系见下图1:图1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外文资料阅读、翻译能力英语职业道德和人生观职业道德基本素质和能力体育身体素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实验、思维能力物理数学计算能力数学阅读、写作能力语文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建筑识图机械制图机械制图绘图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工程图纸读图能力数控设备与编程典型零件加工能力数控加工技术传动系统分析能力机械基础电路识图、计算能力电工基础电机

12、与控制数控设备与编程岗位综合能力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典型零件工艺处理能力工用民用建筑配电工厂配电机械电气维修建筑工程机械电气维修电工基础电机与控制(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以校园文化、素质培养为依托,主要在课堂与社会实践岗位完成,公共基础课程见表2。表2 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容和要求学时1德育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自己的行为,具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依法

13、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 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15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以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 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

14、分析判断能力,以与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0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辨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 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打下基础。30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15、本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30心理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