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9287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考核要 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缺项分支持性文件和记录备注5.1负责人与责任5.1.1.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20201、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2、2011年度安全工作计划3、各部门、车间、班组月度安全工作计划4、安全组织管理网络图5、安全文件汇编6、目标责任状7、安全考核细则8、各部门车间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记录9、部门、车间安全绩效考核记录表10、安全生产奖惩台账11、安全生产投入台账12、公司工伤保险材料13、履职报告及回执14、民意调查表15、员工安全手册1

2、6、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17、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8、安全考核制度 19、化工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的确报告制度20、公司安全方面发文 (17项)21、安全生产会议台账(公司级会议记录)5.1.1.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1085.1.1.3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做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655.1.1.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555.1.2.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

3、标。665.1.2.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1085.1.3.1企业应设置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10105.1.3.2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555.1.3.3企业应建立、健全从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335.1.4.1企业应制定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555.1.4.2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555.1.4.3

4、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1085.1.5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55A1=93分10093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考 核要 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缺项分支持性文件和记录备注5.2风险管理5.2.1.1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441、公司发文(2011)14号“关于成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的通知”2、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8/47)3、作业活动清单4、设备设施清单5、风险评价准则6、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标准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记录表(包括风险

5、等级、控制措施、效果评价)8、事故隐患治理制度 (9/47)9、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1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台账11、安全评价5.2.1.2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545.2.1.3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335.2.1.4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335.2.2.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885.2.2.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445.2.3

6、.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12125.2.3.2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宜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335.2.4.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10105.2.4.2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665.2.4.3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7、报告。445.2.4.4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人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225.2.5重大危险源(本公司无重大危险源)24245.2.6.1企业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435.2.6.2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445.2.6.3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42A2=92.6分1005046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考 核要 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缺项分支持性文件和记录备注5.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5.3.1.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8、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1091、公司发文(2011)16号“关于明确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责任部门的通知”2、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 (1/47)3、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4、公司培训计划和记录、部门、车间班组活动计划和记录(支持5.3.1.2)5、发放“适用的.及其他要求清单”“员工安全手册”记录6、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和记录7、安全文件汇编 (在5.1)8、公司发文(2011)18号“关于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职责的通知”9、公司发文(2011)19号“

9、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10、公司发文(2011)20号“关于印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通知”11、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 (5/47)12、上级来文台账13、上级来文(档案袋)5.3.1.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665.3.1.3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225.3.2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10105.3.3.1企业应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5155.3.3.2企业应将

10、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10105.3.4.1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15145.3.4.2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555.3.5.1企业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修订。15155.3.5.2企业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注明生效日期。445.3.5.3企业应及时

11、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445.3.5.4企业应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44A3=98分100944安全标准化自评考评汇总表考 核要 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缺项分支持性文件和记录备注5.4培训教育5.4.1.1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431、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6/47)2、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47)3、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4、 安全教育计划变更记录5、 安全培

12、训计划执行记录(包括有效性评价)6、 两期培训考试试卷7、 日常宣传教育台账8、 安全生产教育台账9、 安全管理人员登记台账10、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账11、 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台账12、 转岗复工人员台账13、 外来参观管理规定、安全告知记录14、 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21/47)15、 外来作业人员培训记录16、 各部门、车间班组安全活动计划 (在5.1)17、 班组安全会议(活动)记录 (10本)18、 各部门安全会议记录 (9本)19、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7/47)20、 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34/47)2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5/47)5.4.1.2企业应组织

13、培训教育,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445.4.1.3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445.4.1.4企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225.4.1.5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435.4.1.6企业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225.4.2.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445.4.2.2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445.4.3.1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445.4.3.2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445.4.3.3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445.4.3.4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