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91878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反思总理的讲话,当今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近年来,西陵区得胜街小学秉承已有的开放教育特色,积极开展校外教育有效性研究,力求通过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校外教育成为学生将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最有效途径,并最终成为一门立足社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展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一门社会综合实

2、践课程,实现校内教育、校外教育融合,实现大教育观。一、以小课题研究为翼,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新教育应采用新的理论和方式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得小的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学生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的新的学理、新的方法,它打破了学生“坐而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目的也就是通过学生的“行动”即主动探究实践来改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的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紧紧围绕开放教育“六学会”目标“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合作、会引领、会创新”,

3、以探究学习为主题来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方向,确定小课题探究内容。孩子们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自由组合成探究小队,进行分工,并选择相关辅导教师,形成了与正式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学生们在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中体验到了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多方面的社会技能、兴趣爱好乃至特长。活动流程图如下:第一阶段:确定小课题探究内容。第一步自主确定探究主题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方向,确定主题。第二步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并确定组长和辅导教师。选择同一主题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探究小组,下面可设57人成为一个探究小队,进行分

4、工,并选择相关辅导教师。第三步制订探究计划每组的同学根据所选的主题讨论出探究活动的目标、开展活动的具体步骤,制订探究计划。第二阶段:开展探究实践活动。第四步进行调查访问根据活动目标,收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外出调查活动。第五步整理和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对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和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填写到探究小本上。第三阶段:探究活动展示汇报第六步在班级中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各组同学精心制作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探究过程,分享实践活动成果。第四阶段:探究活动小结。第七步参加校级“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大讲坛”以年级组为单位,推荐优秀探究小队代表,从个人的角度或集体的角度谈出自己的参加探究活动的感受。各

5、队员整理探究实践活动日记。辅导教师撰写探究实践活动报告,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二、以“做中学”为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得小的教师鼓励、指导、带领学生去大自然、社区、农村、博物馆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大自然、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做”为中心亲自进行实践探究,在行动中思考,在行动中收获,在行动中成长。主要采取三个步骤: 做前问。着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方法有两种:一是学生质疑生惑,二是教师设疑激趣。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明确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解决的问题和任务;做中学。在探究过程的中间环节,着重学生的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安排实践操作的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全体参与;在动手操作

6、的过程中强调生生合作,围绕主题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做后思。在完成探究任务的基础上,重视总结交流,互相倾听,知道解决前一个问题的方法,产生新的问题,关注学生持续学习的积极性。401中队的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最关注、最喜欢的课题零食的调查与研究进行开题,他们首先讨论出了要研究的内容,列出了小课题的名称或研究内容: (1)市场上都有哪些零食(2)这些零食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零食的卫生检验的调查(4)这些零食有没有营养价值(5)常吃这些零食对人们的身体有哪些影响等(6)同学们都喜欢哪些零食(7)吃零食的最佳时间(8)吃零食要注意的问题(9)小学生吃零食的现状。在各小队提出的子课题的基

7、础上,同学们进行了分组,分头开展调查研究,每一个成员都各尽其责。采访调查组的队员们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做社会调查,了解了同学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零食,这些零食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等问题。搜集资料组中的网络搜集组通过上网查询到零食的对身体的坏处,零食什么时间吃合适,哪些零食对健康有益以及网上报道的一些零食对身体影响的例子等。书籍查阅组的队员们到校图书室、市图书馆及家庭藏书中查阅了相关资料。记录员记录了每次的活动过程。信息保管员负责保存组内成员收集到的信息,为全组收集讨论所需要的信息,准备成果展示的制作材料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整理和分析了所获资料后,队员们写出了活动心得体会,通过图片、实物、

8、视频、幻灯片、手抄报展板、统计表、小课题研究报告等方式展示了活动成果。活动结束后,零食的调查与研究探究小队的同学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了一封“健康饮食”的倡议书,向食品卫生监督局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了一封关于监督检查学校周围摊点、商店食品卫生检疫的建议书。活动在全校学生中收到较好效果,现在学生买零食的少了,学校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变化。“做中学”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的个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和释放出来,这些校外实践活动的经历和磨砺的收获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三、以关注社会生活为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海一所有名高中一名成绩

9、全优的学生报考美国耶鲁大学,却出人意料地没有被录取,相反,学习成绩没有他好的学生反而被录取了。问其原因,耶鲁大学相关人员解释说,他们录取学生的标准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参加社会活动经历、有个性特长。得小校外教育有效性研究所倡导的正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探究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人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等。我校是湖北省绿色学校,形态各异的植物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研究课题。孩子们请来了学校的科学课教师做辅导教师,在植物园里开辟了一块地种植花卉,建立了实践基地。45名同学分成了5个小组,第一组研究:了解

10、种子的萌发过程、条件;第二组研究:植物的移栽技术、影响移栽成活的条件。第三组研究: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第四组研究: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第五组研究:无土栽培技术。最后汇总起来,完成了小论文花卉种植技术初探。通过这一小课题研究,学生自己动手种植、栽培植物,体验植物、空气与人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理解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保护环境的作用,从中受到环保教育。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观察、设计、想象、实验探究、体验一系列活动,发现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学生还栽培了蒜苗、绿豆苗等,走进菜场去卖,去讨价还价,走入社区,为社区服务。这些正是体现了“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获真知。参加了学校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后,我发现我的孩子变了,变得爱思考,爱动手,遇事爱问个为什么了,兴趣爱好也更多了。而且他现在学会了和同学们合作,越来越有礼貌了”这是西陵区得胜街小学四年级二班刘芯宇同学的家长在学校开放日活动中留下的感言。当教育不是为了分数,也不是为了分数所带来的“附加值”而奋斗的所谓“事业”,而是为了人的能力,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而奋斗的事业,教育便回归了育人的本质。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得胜街小学的特色文化,浸润着每一个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