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89093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亚琴生命生命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 生命说课稿 永济市电机小学 杨亚琴二0一六年十月 生命生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这一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专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有意义。花的勇气激励我们:要以无所谓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生命生命这篇散文出自台湾女作家杏林子之手,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个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这正

2、符合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在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二、学情分析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生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深奥,他们对生命的感悟还不是很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并从中受到教育。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其中包括杏林子照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大自然万物图片等。学生的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资料以及有关生命的名言、谚语。四、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本文是

3、新入选的课文,我在备课时读了本文,被作者热爱生命,敬重生命,严肃对待生命的态度所感动。我想,教学本文除了完成语文的工具性教学而外,还要重点强调它的人文性。我教学本文的教学理念主要是“实践性阅读的理念”。语文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实践中究竟要发展学生的哪些能力呢?首先,从显性方面看,有培养朗读、略读、精读、诵读等能力。第二,从隐性方面看,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儿童的感受、理解、欣赏以及评价的能力。生命生命正是一篇感悟性极强的文章,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因此,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以及评价的能力,正是本文教与学的灵魂。教法:情境教学法(语文的形象感性的,入情

4、入景的手段最容易帮助理解课文)、点拨法(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在适当时候进行点拔,使他们学到仅凭自读自悟不可达到的高度)、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方式(在对话中表达、启发,效果好)。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五、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概述谈话导入、设置悬念 (情感导入)检查预习、揭示课题 (整体把握)品读句子、感受生命。(精读赏析)感悟真谛、升华情感。(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外拓展)1、以教材为凭借。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篇课文中,作者用了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和静听心跳三个例子来体现生命之顽强,教学中我紧

5、紧抓住这三个例子,分别通过品词想象、表演、质疑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走进飞蛾,体验香瓜子,走进杏林子,感受生命。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感性地再现文化知识中的生活,获得积累人文经验与阅读经验的一门学科。2、 以情境为烘托。 以情起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A、创设导入情境。我设计了由询问学生年龄到听婴儿啼哭声音导入,再到欣赏大自然万物,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入其境,辅之以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对生命的神奇发出由衷的赞叹,通过一扬一抑,紧扣“生命”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B、创设教学情境。本课教学,为了使学生切身体验到飞蛾和香瓜子这两个小生命的顽强,我创设了两个小情境,一是老

6、师手捏飞蛾,通过想象飞蛾在我手里挣扎时,会说些什么,由此理解“挣扎”一词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飞蛾生命的顽强;二是让学生合作表演香瓜子的生长过程,体验香瓜子不屈向上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进行汇报,教师点拨。3、以活动为载体。A、读书活动。本课教学,我紧紧围绕读书这个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读书活动:一是轻声朗读,旨在面向全体,使学生读通课文;二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层次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读出感情。在教学飞蛾这个片断时,我首先是抓住“挣扎”一词,理解挣扎的表面意思,直到读出挣扎的样子,然后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飞蛾在呼喊什么,使学生进入飞蛾的内心世界,

7、为有感情地朗读打好基础。教学香瓜子这个片断,我设计了这么几个朗读的层次:第一,几个“震惊”,要读出惊讶之情,这个比较容易,我就设计了自由读,把空间留给孩子;第二,第二层面的“敬佩”,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也不是很难,因此我设计了“揣摩文字、教师指导、齐读”的方式;第三,“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话比较难,我们设计了教师范读,重在通过教师的示范给学生一个感受、一点指引。在第三个例子的教学中,我先范读,然后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根据资料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教师的引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这句话,层层渲染,深入感受杏林子的内心世界。启发学生感悟到杏林子对生命的

8、珍视。以上点拨,我引导着学生从文悟情,实现把作者情,文本情向学生的情感迁移。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认识到弱小的生命尚且如此勇敢,我们拥有健康的生命更应该做到: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再读课题,感叹生命的顽强。此时解决预设的问题,渗透以小见大的写法。B、表演活动。课堂教学应该是内在活动与外在活动的统一,本课教学设计的两次体验、表演活动,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出发,使生命这个内涵深刻的概念浅化、感性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C、拓展活动。一是介绍杏林子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作者有个全面的了解,把介绍作者生平与课文第四段教学结合起来,恰到好处

9、地解决了同学们就第四自然段提出的三个问题“为什么静听心跳会给作者带来极大的震撼?作者怎么好好的使用它(生命)?作者为什么必须对自己负责?”从而突破了难点。二是在课堂结尾处我设计了让学生观看一系列图片,朗读名人名言,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升华生命这一主题。4、以体验为归宿。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尽可能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应当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活动中的体验,来获取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不是表现在课堂结尾,而是贯穿着整个课堂教学,如果说把课堂划分为几个环节的话,那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体验,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留给学生充分学习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直面飞蛾、

10、与香瓜子对话、出没杏林子的内心,使学生在体验中表达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课堂上学生谈道: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只要有一点逃出去的希望,我也要争取;加油!努力!一定要从这里逃出去,重获自由,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 5、 课后拓展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是什么?(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捐献爱心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回顾课题,加深理解,再引导学生把对生命的感悟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1)改正一个不好的学习习惯。(2)珍惜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3)帮父母做一件家务事通过实践去体验感悟生命的真正意义和

11、价值。六、 板书设计这节课的板书设计起到突出主题,提纲挈领的作用。 生命 生命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热爱、珍惜 、善待 静听心跳 七、资源开发及课后作业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本节课,首先挖掘教材资源,如:将日积月累中有关生命的名言,口语交际中有关生命的话题整合到本节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运用多媒体资源:视频播放小草的发芽、心跳的声音,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延伸课外资源,上网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和故事,阅读杏林子的和命运较量,利用教育平台的“资源库”,阅读更多与生命有关的名言警句和文学作品。还可以利用教育平台的作业区,让学生提交感言,进行配乐朗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语文插上隐形的翅膀。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感谢各位领导的聆听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