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48735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5课堂教学模式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名称:初中语文阅读课135课堂教学模式二、教学模式框架:预习检测课内探究课后延伸课前完成1约1015分钟约1015分三、教学模式流程:阅读教学课一课前预习1、教师提前出示学案,组织学生自主预习。学案重在引导学生正确活动,要明确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2、学生课前根据导学提纲中的内容,阅读教材并查阅相关材料,落实学案内容。3、学生进行主题学习的阅读,搜集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并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4、自主探索梳理疑难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自读课文,积累、稳固生字、词、注意读音、字形、含义。感知课文内容,从“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

2、这样写”“你读后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四个大方面初步认识文章,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体验。梳理预习中的认识和疑问,将遇到的疑问形成简要的问题。二课内探究1、互助交流解决疑难组内同学一对一结队,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包括基础知识和问题疑问。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由组长主持,组内同学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确定小组问题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待提交班级进行讨论、探究。2、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有层次、有梯度地深入揣摩、品味文章生动

3、、形象的语言,归纳、整理文章写作方法。对于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可以重点从方法的分析、关键词语的把握、准确的诵读指导、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等方面探究语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引导学生将课外材料引入课内,用课外语言材料丰富、补充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情感的体验、对文章语言的感悟。在局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结合对关键问题或关涉文章重点的问题深入探究,探究文章主题、情感、思想等,感悟文章的深刻主题。三课后拓展延伸1、延伸训练:完成与文章有关的练习题目,稳固所学内容。2、 主题阅读:根据文章的主题及重点,指导学生阅读主题学习相应的文章。3、 反馈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应及时批阅,对完成情

4、况做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做反馈矫正。把握重点有效训练在梳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在文章主题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自身感悟解读课文,使语文生活化;在写作方法上适当归纳,总结规律,设置适量练习进行有效训练;进行课堂教学重点检测,及时反馈检测,查漏补缺。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1:学习感知一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双庙学校顾书艳学习目标:1. 能准确把握感知文章内容的切入点。2. 学会切入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3. 通过阅读实践,总结出整体感知一般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方法。重难点:1. 能准确把握感知文章内容的切入点。2. 通过阅读实践,总结出整体感知一般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方法。内涵释义:整体

5、感知文章内容就是从文章的整体上着眼,把握文章写了什么,理解文章为什么这么写。活动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提出学案,课前完成:教师活动:出例如文及学案牵着母亲过马路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蓝,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

6、然唠唠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还能不听?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蓝挎在臂弯,腾出右手,12.1.15敬启者:匆此先复,余容后禀。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达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留神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了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

7、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的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的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侯,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稻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1.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 第二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二自主探索,梳理疑难梳理相关知识: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依据记叙文的记叙顺序

8、划分层次的方法。二、课内探究一互助交流,解决疑难提示:1.找到切入点。例如可以抓文章题目、可以抓关键句、也可以抓全文线索等等。学生合作完成:判断该题目属于“事件型”题目第五段插叙了20年前母亲牵着我的手过马路引发震颤的原因母亲熟悉的动作我陪母亲上街、听母亲絮叨3. 把握文章主旨,指的是理解文章为什么写,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学生合作完成看题目、人物事件、事件,进行综合、概括。找主题句,即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印证判断。指的是返现原文,理清各个内容要点之间的关系。理解核心事件有两件:一是20年前母亲牵着我的手过马路,二是现在我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背景是为展开核心事件

9、服务的,因此文章的中心必须又核心事件得出。标准作答。交流汇报:本文主要写了20年前母亲牵着我的手过马路以及20年后我又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这两件事,表达了母爱永恒以及不求回报的无私与伟大。完成:第二段可不可以删除?为什么?合作完成,标准答复。不能删除。因为这一段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与爱,写了我与母亲走人行道时,听母亲絮叨生活琐事的情景,为“母亲”熟悉动作的发出作了极好的铺垫,同时也紧扣了“亲情”的主题,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与爱。三、课后延伸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开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挤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

10、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开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窗口终于打开了!1.请概括地宫开启过程:“地宫口终于打开了!”一句相照应的句子。3. “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门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中的“直到”和“才”写出了什么?学生自主完成,小组汇报:通读全文,找准切入点。抓住切入点,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梳理要点,弄清要点之间的关系。扣住事件,提炼内在本

11、质。揣摩议论抒情句,感悟人物思想情感。小结:在确定切入点时,必须在通读全文时带着文体圈点批注出能做为切入点的词、句等,找到“切入点”后,要把局部放到整体中去,要把各个局部放到一起看。概括中心时要抓住核心事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体到群体的去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2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双庙学校顾书艳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2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教学重难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2指导方法,有效阅读。4. 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教学准备:1 打印比较阅读材

12、料。教师2 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本或一篇。学生3 .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一一仿写。学生教学设想:1以课鲁迅自传为例,尝试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比较阅读,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一一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2.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用名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王梓坤我想这里的“好书”不单指我们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质

13、兼美的课文,还应该指语文课之外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文章。现在考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查同学们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中考。那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聆听一位博士给中学生的讲话大家一定终身受益。二自主探索,梳理疑难指导讲座下发讲稿,学生自主解读一一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三互助交流,解决疑难学生展示推介课外阅读精品13位同学。四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比较阅读阅读名人传记或有关资料一鲁迅自传有关资料链接附后二阅读老舍自传原文附后,开展讨论,比较特色。鲁迅自传老舍自传1 、语言平实简练,谦逊求实1、语言简练,短小精悍2、 感情含蓄,深沉爱国2、质朴质谦,妙趣横生五拓展延伸1 .读与写相结合,仿写展示1-2位同学。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2 .总结全文一一引用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间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了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陈垣3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练习册、学习指导4建议记诵的诗文含各种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