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MCU抗干扰性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486361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MCU抗干扰性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MCU抗干扰性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MCU抗干扰性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MCU抗干扰性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过产品的朋友都有体会,一个设计看似简单,硬件设计和代码编写很快就 搞定,但在调试过程中却或多或少的意外,这些都是抗干扰能力不够的体现。下面讨论一下如何让你的设计避免走弯路:抗干扰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硬件设计上,二是软件编写上。这里重点提醒:在MCU设计中主要抗干扰设计是在硬件上,软件为辅。因 为MCU的计算能力有限,所以要在硬件上花大工夫。看看干扰的途径:1:干扰信号干扰MCU的主要路径是通过I/O 口,一是影响了 MCU的数据 采集,二是影响内部其它寄存器。解决方法:后面讨论。2:电源干扰:MCU虽然适应电压较宽(3-5。5V),但对于电源的波动却很 敏感,比如说MCU可以在3V电压下稳定

2、工作,但却不能在电压在3V-5。5V 波动的情况下稳定工作。解决方法:用电源稳压块,做好电源的滤波等工作,提示:一定要在电源旁 路并上0。1UF的瓷片电容来滤除高频干扰,因为电解电容对超过几十KHZ的 高频干扰不起作用。3: 上下电干扰:但每个MCU系统在上电时候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所 以要尤其注意。MCU虽然可以在3V电压下稳定工作,但并不是说它不能在3V以下的电压 下工作,当然在如此低的电压下MCU是超不稳定状态的。在系统加电时候,系 统电源电压是从0V上升到额定电压的,比如当电压到2V时候,MCU开始工作 了,但这时是超不稳定的工作,极容易跑飞。解决方法:1让MCU在电源稳定后才开始工

3、作。PIC在片内集成了 POR(内 部上电延时复位),这功能一定要在配置位中打开。外部上电延时复位电路。有多种形式,低成本的就是在复位脚接个阻容电路。 高成本的是用专用芯片。这方面的资料特多,到处都可以查找。最难排除的就是上面第一种干扰,并且干扰信号随时可以发生,干扰信号的 强度也不尽相同。但它们也有相同点:干扰信号也遵循欧姆定律,干扰信号偶合路径无非是电 磁干扰,一是电火花,二是磁场。其中干扰最厉害的是电火花干扰,其次是磁场干扰。电火花干扰表现场合主 要是附近有大功率开关、继电器、接触器、有刷电机等。磁场干扰表现场合主要 是附近有大功率的交流电机、变压器等。解决方法:第一点:也是最经典的,就

4、是在PCB步线和元件位置安排上下 工夫,这中间学问很多,说几天都说不完小。二:综合考虑各I/O 口的输入阻抗,采集速率等因素设计I/O 口的外围电路。一般决定一个I/O 口的输入阻抗有3种情况:A: I/O 口有上拉电阻,上拉电阻值就是I/O 口的输入阻抗。一般大家都用4K-20K电阻做上拉,(PIC的B 口内部上拉电阻约20K)。由于干扰信号也遵循欧姆定律,所以在越存在干扰的场合,选择上拉电阻就 要越小,因为干扰信号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就越小。由于上拉电阻越小就越耗电,所以在家用设计上,上拉电阻一般都是 10-20K,而在强干扰场合上拉电阻甚至可以低到1K。(如果在强干扰场合要抛弃B 口上拉功

5、能,一定要用外部上拉。)B: I/O 口与其它数字电路输出脚相连,此时I/O 口输入阻抗就是数字电路输 出口的阻抗,一般是几十到几百欧。可以看出用数字电路做中介可以把阻抗减低到最理想,在许多工业控制板上 可以看见大量的数字电路就是为了保证性能和保护MCU的。C: I/O 口并联了小电容。由于电容是通交流阻直流的,并且干扰信号是瞬间产生,瞬间熄灭的,所以 电容可以把干扰信号滤除。但不好的是造成I/O 口收集信号的速率下降,比如在 串口上并电容是绝不可取的,因为电容会把数字信号当干扰信号滤掉。对于一些检测开关、干簧管、霍尔元件之类的是可以并电容的,因为这些开 关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有很高的速率的,并一个小电容对信号的采集是没任何影响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