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484904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策略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等。了解大学生 学习中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障碍,对于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水平,成为学有专 长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生要注重学习心理的调节。一、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智商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一 般,甚至较差,而一些智商一般的学生,学习成绩却很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是否能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心理是否健康等。我国著名的心理卫生学家陈家诗教授 说:“心理健康的学生,成绩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心 理不健康者。”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心

2、理问题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困惑,对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 影响。其具体表现有:1、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紧迫感和自觉性。2、学习缺乏独立性,习惯于中学时的学习方法,由教师安排自身的学习内容、学 习计划、学习时间等,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3、不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4、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要求认识不足,不知道怎样建 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专业技能,学习带有盲目性。产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第一,大学的教学相对于中学来讲,在特点、方式 和内容上有很大不同。大学老师一堂课讲授的内容多,有时

3、会与教科书上有很大出 入;教学方法也与中学有差别,加之对新环境不熟悉,人际关系生疏,思念父母的心理 不能摆脱等,这些给心理素质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以至影响 学习。第二,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由于他们缺乏生活阅历,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 明显地暴露出适应能力差,不能尽快地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以致影响学 习。(二学习缺乏动力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是指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甚至厌倦学习。在学习时不象 中学时那么有劲头,主要表现为:1、学习松弛。进了大学校门,从心理上摆脱了高中时的沉重压力,思想上逐渐松 懈,新的目标还没有明确形成,所以学习的动力不如中学时强。2、没有学习的热情,

4、缺乏必要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唤醒水平,懒于学习,没有学习 的抱负和希望,求知上进性不足,把主要精力放在娱乐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3、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注意摸索学习规律,学习能力较弱,成绩不好 等。(三学习过度焦虑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过度的学习焦虑情绪。具体表现在:1、学习中心理压力太大,情绪压抑。2、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担心自己学得不好,对可能取得的考试成绩顾虑重重, 信心不足,忧虑过度,以至汽食不安。3、夸大学习中的困难,为此惶惶不安,焦虑万分。(四学习心理疲劳学习心理疲劳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迟钝,情绪躁动,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效率 下降,错误增多,出现失眠等。造成大学生心理疲劳的原因

5、是多方面的,如学习活动中 不注意用眼卫生;学习内容单调,时间过于长,生活缺乏劳逸结合;学习的内容难度较大,学习过于紧张,使大脑神经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学习缺乏兴趣、厌烦、畏难; 或是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家庭经济问题、思想间题等。(五考试焦虑和怯场考试焦虑是指担心自己考试失败而忧虑的一种负情绪反应,考试怯场是指考生 在应试中的应急反应。考试焦虑容易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专 注于学习和应试,而是专注于各种各样的担忧;考试过度焦虑妨碍记忆和回忆,使该记 的记不住,想忆的忆不起;考试过度焦虑,还会使思维呆滞凝固,使具体思维能力无法 正常发挥,创造性思维更无法进行。考试紧张是

6、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要注意“适度”。适度会使人的活动变得积极,思 维变得清晰。“过度”紧张使人的活动受到抑制。考试怯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 这种缺乏自信是由于过去考试失败而造成了心理定势,生怕考试再遭失败而产生的 心理压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学生,在应试过程中紧张恐惧,思维迟 钝,记忆力下降.甚至还引起生理上的不适,如腹泻、失眠、恶心等。这些都是考试心 理偏差的表现。二、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进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使自己 的需求和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和

7、发展相一致。这就是说,随着大学环境的变化,要使自 己进入“角色”,在新的大学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方位,确立最佳位置。此外,培养自信心, 在大学生学习中尤为重要.由于大学是人才云集之处,“能人”背后有“能人”,这就不可 避免地使学生过去的优势变得不复存在,在现实的变化面前,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产 生了自卑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二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增强学习动力,主要是确立学习目标。目标能指导人的一切行动。进入 大学,等于眼前的理想实现了,新的理想目标又等待着自己去确立,这种新目标的确 立要根据大学的学习规律,结合自己的实际,并且要进行新的努力。在

8、目标的确定中 应该注意使个人目标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否则这 一目标就难以实现。其次,要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情感的凝聚,一个人如果对某件 事情感兴趣,那么,他就会深入持久地去做这件事,力争达到预期目的。兴趣对于大学 生来说,更为重要。它是求知的动力,热情的凝聚,行为的指向,成功的起点。但是,大 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践活动的丰富,培养和发展 的。所以,在学习中,大学生要善于发现激发自己兴趣的事情,努力培养这种乐趣。(三克服学习过度焦虑第一,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和期望目标,使之切 合自身和客观现实。第二,增强自信和

9、毅力,不怕困难与失败,勇于迎接学习中的挑战, 保持适度的自信心,克服虚荣心理。第三,加强心理调节,保持情绪愉快和稳定,探索、 掌握切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遵循大学学习规律,以增进学习效果。(四预防、消除心理疲劳劳逸结合是预防心理疲劳的重要措施。学习一段时间,应该休息片刻放松一下; 在学习之余,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身心得到调节和放松,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 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此外,要学会科学用脑,掌握学习效率 最高的时间。如有些人感到早上效率最高,有些人感到晚上学习效果最好,在这种情 况下多用脑,就会事半功倍。(五正确对待考试,提高应试技巧要充分认识到考试是衡量学习好坏

10、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 是,成绩并不完全、准确、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准,特别是对能力的反映更不 全面。所以,大学生应重视考试,但不过分要求高分。要考得轻松,学得愉快。提高应 试技巧,首先要做好考前准备,即认真复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轻重缓急。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使大脑过度疲劳,以免影响学习水平。尤其 是临考前几天应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保证以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走进考 场。其次,要有应付“怯场”的办法,考试时先做确有把握的题,难题放在后面做,这样可 以消除考试紧张情绪。假如考试“怯场”,可设法转移注意力,使大脑兴奋起来,诸如想 一件令自己高兴的事,或者是做几次深呼吸,使情绪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