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473412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乐平市第一小学 汪小英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数学;二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只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等智力因素还不够,更应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情感体验,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数学情感。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堂就是素质教育课堂,合格公民的许多基本素质,诸如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包括克服困难

2、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实现。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活泼是学生的天性,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促使孩子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动力,传统数学太注重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过分追求数学知识体系的形式化,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形成,让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以至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而数学知识应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亲切、可信,产生乐学、好学、主动参与学习的

3、动力,从而使他们形成活泼向上的思想。在设计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精心制作转盘、观光车、缆车、电梯等视频揭示课题,呈现游乐园图片,让学生寻找旋转与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水龙头、风车、陀螺等实物,欣赏录像生活中的旋转让学生去发现旋转与平移现象,让抽象的数学和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多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决定人的命运,它将使学生受益终

4、身。因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最基本的好习惯的养成,如“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书写”更应重视“自主探究、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收集与处理信息”等好习惯的养成。以满足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1)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究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活动交流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发问;还要创造“激发矛盾”的条件,促使学生善于发问。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陶行知曾说:“发现千千万万,起点一个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课堂允许学生奇思

5、妙想,标新立异,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点拨。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教师要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求证据,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的思路或方式有疑问时,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教师对学生尊重事实、敢于挑战的意识也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保护,才能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的思想品质。(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水平不一样,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课堂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通

6、过互动体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体验数学与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的同时提高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三、认识数学价值,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反映;数学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数学又应用于生活,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劳动而服务。为此,教师应努力把

7、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学好数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学数学、用数学、数学真有用”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熟悉,但由于很多孩子缺乏生活体验,没有经历过买东西的过程,于是我便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活动“逛超市”,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实体验用人民币进行商品买卖活动。学生参与兴趣盎然,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学生有的在叫卖,有的在叫买,还有的在讨价还价,参与热情高涨,在这样的生活模拟情境中用数学,让学生真实而又强烈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四、让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享受“探索成功”的乐趣

8、。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现成结果的教学,设计结果形成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中享受到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鸡兔同笼教学中,课件出示:鸡兔同笼,共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师:从题目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师:请根据题目中信息猜一猜,鸡兔可能各有几只?(生:猜想)刚才同学们都在大胆地进行了猜测,你猜的准不准呢?接下来还需要进行分析并借助

9、列表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课件出示表格)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先独立尝试猜测,并把你猜测的过程在表格中记录下来;(2)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3)师巡视、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构建新知。本节课从学生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来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

10、获得的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取向。因此,数学课堂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故在新知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尽可能提供“阶梯式”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享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总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多多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努力为学生创设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自主平等的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塑造乐观向上的品格,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