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总结概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46785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总结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共基础总结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共基础总结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总结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总结概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基础总结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版 1.算法就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步骤 即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的基本特征: 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复杂度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指算法的时间耗费。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描述算法的存储空间 需求(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3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 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线性 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类: 线性结构:包括线性表、堆栈、队列和串。 非线性结构包括树、二叉树、 图和广义表。 4栈是规定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 的线性表。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 另一端称为栈底。

2、 栈称为后进先出或先进后出。 5队列可以看作是插入在一端进行,删除在另一 端进行的线性表。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 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 队列又称为先进先出。 6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设计、实现、测试、交付使用和维护等几个阶段 也可分为定义、开发、维护三个阶段。 7结构化分析常用工具: A数据流图B数据字典C判定树D判定表 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 数据字典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定义。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作为需求分析的一部 分而制定的可交付文件,是需求分析阶段的 最后结果。 1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原则是: 高内聚低耦合 2.耦合度: 2个或2个以上模块之间

3、关联的紧密程度. 3.从工程管理角度,软件工程一般分为2步, 它们是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4.内聚度:模块内各元素之间紧密程度 5模块划分的指导思想是信息隐蔽和模块独立性 6.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是内聚性和耦合性 7如果2个模块使用同一张表,模块间的这种 耦合称为公共耦合。 8软件测试目的:发现错误 静态测试: 程序不必运行 动态测试:程序运行 白盒测试主要方法: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 黑盒测试主要方法:等价类划分法, 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 9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按照4个步骤: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10软件调试的目的是(更正错误).

4、 11数据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 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 12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各种数据管理功能 的核心软件是 13数据独立性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4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概念模式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 15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16E-R模型的三要素是实体、属性、联系。 E-R模型中主要成分是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 用矩形表示实体,用椭圆表示属性, 用菱形表示联系 17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数据约束, 它们是(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18数据库设计的6个设计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19关系模型中,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 在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祖也叫记录。 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也叫字段。 20投影:从一个表中取出若干列。 选择:从一个表中取出若干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