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65467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我司工程建设中方面重大安全风险的管理,有效降低安 全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不断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 控制度。2. 本制度明确了建设单位风险识别的范围、原则、依据、工作程 序、风险的划分原则、风险的分级管控原则。二、组织与职责1.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 位。2. 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1)制定建设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对建设单位安全风险控制项目进行重点跟踪管控;(3)按规定上报风险的辨识、管控情况。3. 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1)履行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督 促施工单

2、位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工作;(2)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工程项目整体安全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 表;(3)督促施工单位编制月度安全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表;(4)监督施工单位风险预控措施执行情况,并进行月度评价, 编制月度安全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表。4. 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1)履行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严 格执行建设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2)开展作业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3)上报安全风险预控的相关文件、报表。三、管理程序及要求1. 风险识别范围、原则、依据。(1)识别范围 识别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调试等各过程及管理活动中所涉及 到的安全方面的风险;原则上

3、分成施工、调试、其他三部分,其他部 分包括勘测、设计等。(2)识别原则a)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过程中,针对某一作业活动,不但要 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而且还应根据施工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 事故发生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全面识别和分析;b)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中,不但要根据当前的工程管理状况, 同时还应结合过去的本工程管理情况、未来工程建设和管理趋势,以 及同类型工程的经验,进行综合性分析;c)所有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的责任主体是施工单位, 根据风险等级,建设单位对较大以上级别的风险进行重点跟踪、检查 和评价。(3)识别依据a)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上级文件;b)本工程或同类型

4、项目施工经验和教训;c)管理评审的输出,检查、审核的发现及结果;d)员工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2. 风险等级划分 将生产安全风险分为四级:分别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 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3. 重大风险确定原则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 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3)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4)存在能量意外释放(剧毒、爆炸、火灾、倒塌等)危险的 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及以上的;(5)构成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6)经风险评价确

5、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4. 评价方法采用定性评价(是非判断)和半定量评价(LEC法)相结合的方 法,在实际操作中,两种同时使用或选其一种。(1)定性分析法 (是非判断法) 下述情况直接确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再根据其危险程度确定重 大安全风险:a)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b)曾发生过事故,尚未采取防范措施;c)可直接判断可能导致事故危害且无适当措施。3.4.2半定量分析法(LEC法)D二LXEXCD 风险值;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危险度分值表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人员接触危险源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事故产生的后果C10

6、完全可能、预料中。10每天连续接触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接触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 成很大财产损失。3可能发生、但不经 常。3每周一次或偶然接触15严重,一人死亡或多 人重伤或造成一定财 产损失。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接触7较重,一人重伤致残或造成较小财产损 失。0.2极不可能。1每年几次接触1轻伤,需要治疗救护, 不造成财产损失。2)危险因素危险程度)采用公式D二LXEXC分数值确定,其危险程度和等级划分如下: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风险色标管控级别320极其危险,停止作业4级(重大风险)红色施工单位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3

7、级(较大风险)橙色施工单位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级(一般风险)黄色专业公司、施工单位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1级(低风险)蓝色施工班组注: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5. 风险控制措施(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 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行政)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 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2)工程技术:a)消除或减弱,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 危险源,如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b)替代,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 电流、电压、温度等;c)封闭,指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d)隔离,指通过隔离带、

8、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采用隔声罩以降低噪声等;e)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3)管理措施:a)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b)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c) 监测监控(尤其是高毒物料的使用);d) 警报和警示信号;e) 安全互助体系;f) 风险转移。(4) 教育培训:a) 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认识;b) 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 能水平;c) 使员工掌握有效识别危害因素及危害分析评价方法和提高控 制风险能力;d) 使员工了解本岗位安全风险和防控方法。(5) 个体防护措施:a) 个体防

9、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 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b) 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 防护措施;c) 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d) 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 戴防护用品。(6) 应急处置措施:a)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 的准备;b)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 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6. 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1)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考虑以下内容:a)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b)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

10、度;c)是否产生新的风险;d)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2)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 直至风险可以接受。(3)在进行风险评价、尤其是对现行控制措施的充分性进行评 价后,应确定需要补充完善的控制措施,对现行控制措施进行修订。7. 风险分级管控(1)基本原则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级管控。风 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施工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对“较大风险” 等级以上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各生产专业部门(施工单位)负责对 “一般风险”以上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班组级负责对“低 风险”以上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岗位员工应对本岗位风险 进行全

11、过程管控;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2)管控清单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照附录D1、D2),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3)管控措施实施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对于重大操作、设备检修 作 业、设备改造工程、危险区域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等作业难度大、 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 管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4)公告警示 安全生产风险与职业病危害风险一体化管控,对可能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5)防控职业危害 安全生产风险与职业病危害风险一体化管

12、控,对可能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8. 风险识别要求:(1)施工风险识别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计划,依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和评价规程(DL/T 5210.3-2009)确定的质量验 收范围划分表,根据分部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性质进行危害识别, 对每个分部工程进行风险分级评价,编制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 分级划分表;(2)调试风险识别,根据调试进度计划,分为单体调试、分系 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三个阶段进行,应按照确定的单体调试、分系 统调试、整套调试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编制工程建设项目调试安全 风险分级划分表;(3)其它部分风险识别根据勘测、设计

13、、采购中存在的安全风 险确定风险控制项目,编制风险分级划分表。9. 风险识别、更新工作程序:(1)项目开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监理单位应根据本办法要求,督促施工单位编制本工程整体的施工、调试、其它部分的施工安全风 险分级划分表,监理单位批准后发布,并报建设单位备案;(2)每月30日前,监理单位根据本工程整体风险分级划分表, 结合下月度工程进度计划,督促施工单位确定下月风险控制项目,并 根据下月项目进度情况分析对应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 施,编制月度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备案 后,下发各施工单位执行;(3)每月30日前,监理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本月风险控制 执行效果评价

14、,编制月度安全风险控制评价表,交由建设单位备 案;(4)每周,监理单位应根据月度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组织施 工单位将风险项目细化分解到周重点工作中,明确风险控制各级责任 人,过程中实行责任签证,跟踪把关。(5)技术支撑体系负责安全风险辨识、风险评价、更新,负责 本单位一般以上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所需的控制措施、方案及控制措施 实施计划的制定。(6)实施体系负责本单位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所需的控制措施、 方案的落实。(7)安全监督体系负责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辨识、风险评价、更 新、控制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检查、评价与反馈1.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定期组织对施工单位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 行检查和评价,并在每季度安委会上对检查和评价情况进行通报,对 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五、附则1.本办法由建设单位安办负责解释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附件:安全风险分级清单及控制措施表编制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