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65308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理论教学形式下物业管理 1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的含义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和理论教学形式,以二者结合为根底,辅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为主线,在课外理论中对学生进展理论教育,是以问题答案讨论新问题讨论总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需要老师结合专业开展的特点,通过自身学习才能和理论根底去发现专业或者行业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探究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以此为线索,学生可以在一个较轻松的气氛下自行查阅资料、文献,也可以与老师、同学进展交流、讨论如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这一系列过程是在理论联络理

2、论的根底之上进展的老师将理论教学从课堂转移到课外,在理论中或者就业岗位上进展教学讲解,使问题解决于理论之中这种形式的重大意义在于求解过程,在于学生围绕问题所付出的各种努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作为90后甚至00后的大学生,缺乏的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才能,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岗位无法适应工作中的人际交往与合作,通过这种形式恰恰可以增强人际交往和团队之间的协作才能,经过共同努力致力于问题的解决,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老师渐渐退居幕后,仅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问题起到点拨、支架、教练的作用,老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构建的促进

3、者、信息的咨询者老师并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相反,作为这种形式的主线,问题的设计和理论环境的选择都需要老师提早做好准备,同时老师还要具备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创造性问题的才能显然,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对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提出新的要求,重新定义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培养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一种现实选择2物业管理专业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的必要性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含义的理解,该形式正符合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21物业管理行业现状的要求任何专业的设置都是依托于社会和国家的需求而设立,效劳于学科行业的开展要求物业管理行业在众多行业中是较有潜力的

4、行业,有潜力说明物业管理行业还存在诸多的改良空间,也就是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我国目前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小区物业收费难的问题、业主和物业公司以及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物业从业者日常管理效劳中包括物业法规中所存在的问题等等,需要物业从业人员去解决这些最为新颖、现实的问题正是物业管理专业课堂上最真实的案例和教学素材,老师可以直接将课堂转移到物业效劳前线,在理论中去亲自体会问题的存在或者老师将问题进展归纳,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到岗位的实际操作,二者都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以此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探究,寻

5、找解决问题的钥匙,此过程就是学生才能、知识程度进步的过程第二种是在物业管理行业根本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存在于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高级物业管理当中由于物业已经到达根本效劳程度或者业主要追求更高的效劳质量和品质,需求决定市场供应,作为物业从业人员理应提供业主需要的效劳既然是高品质效劳就应该打破原有的效劳理念,将物业管理分为专业化管理和综合性效劳两局部,第一种问题可以归纳到专业化管理领域,理念创新问题那么应属于综合性效劳领域在传统效劳内容上进展创新和打破,如家政效劳、小饭桌;效劳、老年人效劳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创新也是对物业效劳的增值,而这些创新理念的源泉正合适在校园的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中

6、挖掘年轻人思维活泼、天马行空、敢于打破,老师需要将这些想法、思维带入到课外理论教学课堂上,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使这些思维更加务实,甚至有可能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获得自己创新的专利只要有成功的教学案例,就会使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与物业行业就业形成无缝隙接轨22物业管理专业的要求物业管理行业开展尚且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直接相关的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更是如此,目前的形势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输送与社会真正需求相脱节所以,迫切需要从人才培养形式上予以改良,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正好与物业管理专业的要求相匹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展说明第一,物业管理专业特殊目前设置物业管

7、理专业的院校,大局部是大专类高职院校,本科层次的物业管理专业还较少,成立时间较晚,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场成立大专类的技术院校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才能强,其教学环节是按照企业要求所设计,也就是所谓的订单式教学,但是这种培养形式的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大局部局限在基层开展,上升空间较小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开展速度加快,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出现了本科、硕士教育,物业管理行业需要大量的中层或者高层次人才,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有理论才能,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程度而物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具备一定的理论程度,却在理论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每个学校的培养方案都设置实习

8、环节,但理论教学大部门还是在课堂之内,实习质量又跟不上,这样比照,培养理论类学生同大专院校有一定差距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正好可以改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环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理论才能,又可以发散其专业理论思维,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步入岗位,既可以从基层做起,又具有较强的专业程度以拓展其上升空间,这种人才正是企业所偏爱的类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以及企业文化熏陶,定会成为企业的可用之才,为学生就业以及进入岗位后续开展打下坚实根底第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特殊本校物业专业学生有相当一局部是经过调剂的学生,入学知识程度参差不齐上文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需要学生有较

9、强的自主学习才能,而本专业学生恰巧缺乏这种才能,自身惰性较强笔者并不建议学生欠缺某种才能就躲避之,通过老师的日夜备课、详细讲解以弥补相反,笔者认为应该就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欠缺方面进展刻意培养,拉近与重点高校学生之间的差距根据本校学生特点,老师应该提早归纳好问题,将学生带出课堂,通过外界的新颖事物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专业相关问题探究之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积极讨论,共同将知识融解、消化,完成专业培养目的3物业管理专业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的实现途径物业管理专业在我校成立于2022年,各方面还在探究之中实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单纯依靠专业或者学院内部无法完

10、成目的,需要各方力量搭建平台以保障教学形式的应用,详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31学校与行政部门共同支持第一,学校应该提供全真的物业实训平台,例如将中央空调、消防警报、平安防范、家居智能化、电梯、门禁、停车场管理等设施设备移植到电子实训室,可以使物业根底课程在实训室进展,老师可以结合实训软件对课程进展讲解,让学生在学校范围内理解中央空调系统、小区可视对讲及住户报警系统、电梯运行系统、消防报警及灭火喷洒系统、闭路监控及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小区停车场系统、保安巡检系统、公共设备管理效劳系统的详细操作,可以用较少的投入使学生对物业管理根本流程有更深化直观的理解第二,学校和行政部门结合为物业管

11、理专业学生搭建理论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行政部门与当地物业公司联络,提供教学环境甚至可以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使物业公司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形式的设计既为物业公司输送了人才,同时也能帮助物业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可以为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理论提供最正确平台,甚至完全可能通过教学形式的改良帮助物业公司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提供一栋教学楼作为理论基地,外聘几位经历丰富的物业管理人员,其他物业人员可以选用本校物业专业学生,提早适应岗位要求学生在自己管理的物业事务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以实际管理效劳才能作为就业的最好敲门砖32培养双师型;老师以推动教学形式的改良双师型;老师队伍建立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

12、环节,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正好需要双师型;人才因为问题的归纳和设计以及指导理论的才能,不仅要求老师具备理论功底,还要求老师具有较强的理论才能和指导理论才能笔者认为双师型;老师不仅是要求老师参与学生实习、指导实习,更要求老师具备技术应用才能和理论才能进一步说,双师型;的老师可以直接从老师岗位转到企业同专业岗位,不是单纯地依靠几个资格证书,而是拥有真正可以胜任某个岗位的才能老师通过对理论的把握正好可以手把手;辅导学生课外理论,对学生的问题以最实际的标准进展解答,防止学生对知识理解脱离理论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请进来;或者送出去;的策略,即对企业人才短期聘任,或者将年轻老师送到企业锻炼,两种渠道都可以到达教学形式对老师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理论教学形式在物业管理专业的应用,是高校转型背景下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高校转型以及推广理论类教学形式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成为高校转型的试点;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培养的学生会在就业市场成为物业公司的首选,是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最好的诠释。 邢力文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