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导学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46467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天》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天》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天》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导学案主备人:张荷 班级:七年级 姓名: 审核:【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揣摩诗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预习案】1、走近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 、 、 。原名 ,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 出版,他的散文集 ,代表诗集 ,小说戏剧集刻意集,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等。2、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伐木声丁丁( ) 栖息( ) 青鳊鱼( ) 乌桕( ) 枯( )yu lin lu l png ( )谷 ( )刀 背( ) 竹( ) 芦( ) 3、解释下列词语肥硕: 寥

2、阔: 清洌: 梦寐: 【探究案】一、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讨论下面问题。(1) .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感情? (2).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a.找出文中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b.找出文中具有乡村特色的词句 五、二、自主探究,分节赏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本句描绘了秋天早晨露珠遍地的景象,“满”写出露珠的多,“披着”写出露珠轻盈的状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描绘秋天的景象。(2)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丁丁的伐木声悠远飘来,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飘”字面上的意思是随风飞扬,显出一种节奏美。 (3)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3、,“饱食”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田间的丰收景象。“稻香”一词以虚写实,从嗅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化有形的视觉的稻谷为无形的嗅觉的香气,展示丰收的图画。(4)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肥硕”是果实又大又饱满,表现出农家的丰收图景,表达农人喜悦的心情。(5)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农家丰收后的闲适心情。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把秋天写活,具体可感。(6)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轻轻”一词既实写渔民打渔归来摇浆动作的轻快,又虚写渔民心情的轻快。(7)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

4、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象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自得 的心情。(8)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写出了秋天的调皮、可爱。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9)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梦寐”是朦胧、睡梦的意思,有一个词叫“梦寐以求”很好地写出了牧羊女飘忽的眼神和捉摸不定的思绪。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的意境美。请同学们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第一幅画老师示范,后两幅让学生自由发言 。)(1) 农家丰收图。 清晨朝露未去

5、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2)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3)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叫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

6、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拓展案】1、出示春天在哪里的歌词,根据诗歌秋天,改写成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学生甲:“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欢声笑语的农家里:飘满了稻香呀,堆满了瓜果,还有那伐木的丁丁丁” 学生乙:“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镀金边的渔船里:撒圆了鱼网呀,收满了鳊鱼,还有那浪花笑得啦啦啦” 学生丙:“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少女明媚的眼睛里:寥阔的草原呀,清冽的小溪,还有那竹笛声儿嘀嘀嘀【练习案】1、请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2、收集有关“秋”的诗句,欣赏不同人眼中异彩纷呈的秋,感受秋的诗情画意。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