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盐中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教师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461028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盐中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盐中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盐中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盐中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盐中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盐中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教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三语文课堂作业(2014.05)一、 积累与运用1古诗名句默写。(10分)(1)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2)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5)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6)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7)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8)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 顾教授虽然退休多年,但仍然热爱教育事业,毅然接受学校的返聘回到学校从事毕业班的教学,让学生们不禁想到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春的奋斗、奉献和激情,总是给人持久的感动: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只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才能给美好的梦想一片更宽广的牧场。我们的社会只有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hn的天空、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 ,广大青年就会释放巨大潜能

3、、激扬创造活力,用青春热情去证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zhngzhng誓言。(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驰骋 chng 塑造 s zhngzhng誓言 铮铮 浩hn 瀚 (2) 结合上下文,根据文中划线句子,再仿写一句。(2分) 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 A、首映式结束,导演激动地说,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溢美之词,给了我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 B、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4、C、李刚考前虽然夜以继日地复习,但还是有两门课挂了红灯,其他科目也差强人意。 D、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和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D ) A、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B、聘任制公务员即将上岗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的原因,是由于“高薪”造成的。 C、 关于品三国, 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D、与往年一样,今年“五一”旅游最火爆的出游方式依然是周边游,即在居住城市2小时车程范围内的短途旅游。

5、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 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来指引着自己的抱负和辨别是非。 对我来说,以舒适和享乐为目标的生活从来没有吸引力。 以这些目标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伦理观点只能满足一群牲畜的需要。 始终在我面前闪耀着光芒,并且让我充满活着的喜悦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理。 从客观的角度,没完没了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存在,或者是生命有什么意义,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A B C D6名著阅读。(5分)(1)水浒传中的人物众多,但女性形象却屈指可数,文中描写“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鐙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 单枪出马。”

6、在横线处填上人名或绰号,并概括与人物相关的一个主要情节。 一丈青扈三娘,活捉矮脚虎王英。 (2)齐天孙大圣,混世泼牛王,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骋强。粗心大圣将人骗,大胆牛王把扇诓。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大圣施威喷彩雾,牛王放泼吐毫光。齐斗勇,两不良,咬牙锉齿气昂昂。播土扬尘天地暗,飞砂走石鬼神藏。这个说:“你敢无知返骗我!”那个说:“我妻许你共相将!”言村语泼,性烈情刚。那个说:“你哄人妻女真该死!告到官司有罪殃!”伶俐的齐天圣,凶顽的大力王,一心只要杀,更不待商量。棒打剑迎齐努力,有些松慢见阎王。(2) B段文字是孙悟空第几次借芭蕉扇,又是怎样被牛魔王骗回的?牛魔王和孙

7、悟空有何过节? 第二次借芭蕉扇;被牛魔王化作猪八戒的模样骗回;牛魔王和孙悟空有过节是因为:孙悟空请观音菩萨收了他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为善财童子,其次孙悟空吓唬牛魔王的爱妾玉面公主时就与牛魔王打斗过;再次孙悟空偷走他的辟水金睛兽并变作他的模样骗走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借美食滋味传人生百味的舌尖上的中国2,首集创下1500万人次的收视纪录;以竞赛形式展四字格唯美语境的中国成语大会,初赛吸引3万人报名2014年的春天,中国荧屏文化尽展“传统之美”。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

8、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舌尖2与第一季相比,更侧重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希望透过美食,去描绘当代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下的悲欢离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认为,“舌尖”系列想要表达的是所有中国人在食物背后感受到的情感共鸣。中国成语大会巧妙地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融合在全球流行的猜词竞技中,以全新的竞赛形式,承载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播的使命。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美食来了导演陈小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舌尖2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火热都有共通之处,就是让人们产生了文化上的自省。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

9、让很多人产生这样的感慨,很多字和成语都似曾相识,好像上学都学过,但就是不会写,也让人震惊“原来我不是文盲却失去了好多文化的根本。”舌尖2则让人们发现,原来生活中那些平凡食材的背后有那么深远的文化,包藏了那么多生活哲理。这些节目让人们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上的缺失,从而产生关注和反省。 (材料选自2014年4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5版舌尖与成语,有删改)(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荧屏文化尽展“传统之美”,引发国人的情感共鸣和反思 / 引发国人的关注和反省。 (2)仿照例句写一个带有“舌”的成语,并解析。(2分)例:“舌举目张”: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 挢,翘起。翘起

10、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巧舌如簧”:指能言善辩; “舌干唇焦”:则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 “口干舌燥”: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3)临海中学正在举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为他们此次活动的举办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弘扬传统文化,领悟国学精髓。 走进国学,分享智慧。 品国学经典,展中华风采。 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经典能致远。 (4)现在很多孩子忙着学英语、弹钢琴, 喜欢吃汉堡、炸鸡腿等洋快餐,记住的也是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传统文化和习俗正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去,请你举例说说我们学生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2分)例:1

11、、开展学习弟子规千字文论语三字经等传统国学活动;2、开展寻找我身边的节日传统习俗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系七彩丝线、挂香包等;3、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黑板报、手抄报、橱窗评比等活动。 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89 题。(6分)军城早秋 严武(唐)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释】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朔:北方。边:边境。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吐蕃军队。莫遣:不要让。8.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夜景,

1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2分) 昨天夜间,萧瑟的秋风吹到我军驻守的关塞。走出帐外,极目四望,见边境西山,时而洒满月光,月色清冷,时而为云所遮蔽,阴云密布。 9. 这首诗的后两句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和范仲淹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军城早秋表现了整理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刚毅果敢、斗志昂扬、蔑视敌人、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渔家傲两句抒发了边塞将士慨叹功业未立,思乡难归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4题 。(18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