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60172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4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逆境:2. 抗逆性:3. 锻炼:4. 寒害:5. 抗寒性:6. 热害:7. 旱害:8. 萎蔫:9. 涝害:10. 抗涝性:11. 盐碱土:12. 病害:13. 植物抗病性:14. 植保素:15. 土壤污染:16. 胁迫:17. 避逆性: 18. 耐逆性:二、填空题1. 有害气体对植物的危害方式主要有( )、( )和( )3 种。2. 植物的抗盐性主要体现在( )、( )、( )和( )4 种方式。3. 植物冷害主要包括( )和( )2 种类型。4. 植物的旱害类型主要包括( )、( )和( )3 种。5. 萎蔫可分为( )和( )2 种。6. 根

2、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 )、( )、( )3 种。7.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主要有2 种方式,分别为( )和( )。8. 冻害是由于植物或植物组织结冰引起的,结冰伤害有2 种类型:( )和( )。9. 逆境是指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根据环境的种类的不同又可将逆境分为( )因素逆境和( )因素逆境等类型。10. 生物膜的( )对逆境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如在干旱、冰冻、低温、高温、盐渍、SO2污染和病害发生时,质膜( )都增大,内膜系统出现膨胀、收缩或破损。在正常条件下,生物膜的膜脂呈( )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变为晶态。11. 根据田间观察害虫在植物上生存

3、、发育和繁殖的相对情况,寄主植物对虫害的反应可分为如下类型:( )型;( )型;( )型;( )型;( )型。12. 植物在受到盐胁迫时发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胁迫,( )失调与( )毒害,( )透性改变,( )紊乱。13. 涝害对植物的影响核心问题是液相中含( )量少,缺( )给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形态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会引起( )紊乱,( )失调( )增加( )受抑等现象。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对缺( )的适应能力。14. 胞间结冰引起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是:( )过度脱水,( )对细胞的机械损伤。解冻过快对( )的损伤。胞内结冰对细胞的危害更为直接,( )形成以及融化时对质膜与细胞器

4、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胞内结冰常给植物带来致命的损伤。15. ABA是一种( )激素,它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显得最为重要。ABA主要通过关闭( ),保持组织内的水分( ),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 )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性。16. 病害对植物的生理生化有以下影响:( )平衡失调;( )作用加强;( )作用抑制;( )发生变化;( )运输受干扰。17. 土壤污染主要来自( )污染和( )污染。18. 氟化物中,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的是( )。19. 小麦抗氰化物的能力比玉米( )。20. 木本植物抗SO2的能力比草本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的是( )。

5、 A. 工业“三废” B. 农药 C. 化肥 D. 酸雨2. 下列可作为监测SO2的指示植物的是( )。A. 向日葵 B. 甘蓝 C. 燕麦 D. 紫花苜蓿3. 酸雨的主要气体成分是( )。 A. SO2 B. SO3 C. CO2 D. HF4. 土壤中含盐量高于( ),植物生长将会受到严重抑制。 % B0.4% C. 0.1% D. 0.3%5. 下列属于耐盐绿肥作物的是( )。 A. 田菁 B向日葵 C. 甜菜 D. 油菜6. ( )总称为逆境逃避。A. 避逆性和耐逆性 B. 御逆性和避逆性 C. 耐逆性和御逆性 D. 抗逆性和耐逆性7. 逆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变化有三种类型:( )。A.

6、 降低, 先升高后降低,明显增强B. 降低, 先升高后降低, 不变化C. 不变化, 先升高后降低, 明显增强D. 降低, 不变化, 明显增强8. 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种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A.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有机物质 B.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脯氨酸C. 一类是可溶性糖,一类是甜菜碱 D.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可溶性糖9. 在植物受旱情况下,细胞中的( )含量显著提高。A. 天冬氨酸 B. 精氨酸 C. 脯氨酸 D. 谷氨酸10. 以下哪种蛋白质不是逆境蛋白?( )A. 热击蛋白 B. 冷响应蛋白 C. 盐逆境蛋白 D. 叶绿蛋白11. 缺水、缺肥、盐渍等处理可提高烟草对低

7、温和缺氧的抵抗能力,这种现象是( )的体现。A. 交叉适应 B. 低温锻炼 C. 逆境忍耐 D. 逆境逃避12. 在多数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 )。A. 减少 B. 增多 C. 变化不大13. 植物对冰点以上低温的适应能力叫( )。 A. 抗寒性 B. 抗冷性 C. 抗冻性 D. 耐寒性14. 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相变温度( )。 A. 高 B. 低 C. 不受影响15. 膜脂中( )在总脂肪酸中的相对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抗冷性的生理指标。A. 脂肪酸链长 B. 脂肪酸 C. 不饱和脂肪酸 D. 不饱和脂肪酸双键16. 影响植物区系分布的因素是( )。A. 温度、光强度、降雨

8、量等气候因素 B. 地势起伏、地质性质等自然地理因素C. 天然或人为的环境污染和植物种群之间或之内的生存竞争D. 上述A、B、C三者变化是相一致的17. 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光合速率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变化不大18. 当植物细胞遭受寒害时,随着寒害伤害程度的增加,质膜电阻(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规律地变化19. 以下哪种途径不是提高植物的抗性的正确途径( )。A. 低温锻炼可提高植物抗冷性 B. 植物适应盐胁迫的关键问题是排盐C. 增施氮肥能提高植物的抗性 D. 合理使用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可提高作物抗旱性20. 受冷害的植物有多种表现,以下各

9、种表现中,仅( )没有实验依据。A. 代谢紊乱 B. 离子泄露 C. 光合速率增加 D. 膜透性增加21. 胞内结冰直接引起植物受害的原因是( )。A. 使原生质过度脱水 B. 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C. 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 D. 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22. 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原生质过度脱水 B. 机械损伤 C. 膜伤害23. 经过低温锻炼后,植物组织内( )降低。 A. 可溶性糖含量 B. 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 C. 脯氨酸含量 D.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24. 作物越冬时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 )。 A. 增多 B. 减少 C. 变化不大25. 高

10、温的直接伤害是( )。A. 蛋白质合成下降 B. 高温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发生饥饿C. 蛋白质变性 D. 高温使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无氧呼吸所产生的有毒物质26. 借缩短生育期的方法,在较短的雨季中迅速完成生活史,从而避开干旱的植物称为( )植物。 A. 耐旱 B. 御旱 C. 避旱 D. 抗旱27. 干旱伤害植物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生质脱水 B. 机械损伤 C. 代谢紊乱 D. 膜透性改变28. 可作为选择抗旱品种的形态生理指标为( )。 A. 光合速率 B. 蒸腾速率 C. 根冠比 D. 叶绿素含量29. 下列那些反应不是植物的抗旱适应( )。A. (1)(2)(3)(4)

11、 B. (5)(6)(7)(8) C. (9)(10)(11)(12) D. (13)(14)(15)(16)(1)叶片面积减小;(2)叶片表面的沉积蜡质;(3)根冠比大增大;(4)根系向深层、湿润的土壤延伸;(5)乙烯含量提高,加快植物部分器官的脱落;(6)脱落酸从根部合成运向地上部分导致气孔关闭;(7)脯氨酸、甜菜碱等物质积累;(8)幼叶向老叶吸水,促使老叶枯萎死亡;(9)细胞的渗透调节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10)诱导了一些植物体内的景天酸代谢途径;(11)渗透胁迫改变了基因表达;(12)诱导干旱逆境蛋白质合成;(13)液相水流的阻力提高;(14)改变了叶片的能量消耗方式;(15)呼吸短时

12、间上升,而后下降;(16)细胞脱水,液泡收缩,细胞壁上形成很多折叠。30. 涝害的根源是细胞( )。 A. 乙烯含量增加高 B. 缺氧 C. 无氧呼吸 D. 营养失调31. 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 )。A. 有无发达的通气系统 B. 对有毒物质具忍耐力 C. 对缺氧的适应能力 D. 大的根冠比32. 造成盐害的主要原因为( )。A. 渗透胁迫 B. 膜透性改变 C. 代谢紊乱 D. 机械损伤33. 通过生理或代谢过程来适应细胞内的高盐环境的抗盐方式称( )。A. 避盐 B. 排盐 C. 稀盐 D. 耐盐34. 通过吸收水分或加快生长速率来稀释细胞内盐分浓度的抗盐方式称( )。A. 拒盐 B. 排盐 C. 稀盐 D. 耐盐35. 通过回避盐胁迫的抗盐方式称( )。A. 避盐 B. 排盐 C. 稀盐 D. 耐盐36. 将吸收的盐分主动排泄到茎叶表面的抗盐方式称( )。 A. 拒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