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45698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目标了解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和管理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管理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熟知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技能目标能够根据管理的特征与性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案例导入:丙吉问牛,引出管理的问题。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概念?孔茨: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 程。?罗宾斯: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 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路易斯布恩和戴维克茨:管理是使用人力

2、和其他资源去实现目标。?福莱特: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普伦基特和阿特纳:管理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和利用 某种资源来制定实现目标的活动。二、管理的职能计划: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对未来事件做出预测,以制定出行动方案。组织:这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领导:这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制定组织目标和任 务,并通过对组织成功地引导、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完成任务、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C控制:控制是促使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规定的要求展开的过程。三、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二)管理的科学性与

3、艺术性。四、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二)管理者的技能各管理层次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一、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又被称为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一 般方法的科学。它已经构建起以管理性质、理论、职能、方法等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具有 规范意义的理论科学,并且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又被称为理论管理学。 二、管理学的特点1 .一般性2 .综合性3 .模糊性4 .实践性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 .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2 .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3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4 .管理者及其行为。5 .管理方法。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1)管理在

4、社会中普遍存在。(2)管理是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3)管理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4)学习管理学是提高管理者能力的重要途径。(5)学习管理学可以使个体更高效地工作。第三节 管理学的学习方法一、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和学习管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论。为此,研究和学习管理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管理实践进行调查研究, 在学习和研究中还要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 变化的。全面运用历史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重视管理学的历史,考察它的过去、现 状及其发展趋势,不能固定不变地看待组织及组织的管理活动。二、系统方法1 .认识管理系统的

5、整体性。2 .认识管理系统的目的性。3 .认识管理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联性。4 .认识管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有案例的调查和分析、边学习边实践以及带着问题学习等 多种形式。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在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时,要注意管理学的二重性。四、归纳演绎法归纳演绎法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是各门科学的公用研究方法,也是学习和研究管理 学的基本方法。归纳法就是对一系列典型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 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归纳和演绎是两种

6、不同的推理和认识事物的科 学方法,但在实际推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除了上述四种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实验研究的方法、数学分析 的方法等也是重要的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历史;理解管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原因;熟知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众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掌握“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管理含义。技能目标认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能够结合所学的管理理论及方法分析自己身边的事情或管理案例。案例导入:四重奏,引出管理学理论的学习方法。第

7、一节早期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阶段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1 .早期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2 .中世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3 .管理学理论的萌芽时期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一)管理思想1 .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 人”为中心,讲 为政以德”、正己正人”,各家在管理 的载体、手段、途径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2 .道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 道”为中心,讲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 弱者道之 用”,在管理的规律、方法和艺术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3 .法家都是为君主服务的,以成文法或不成文法作为标准,以赏罚为手段,进行较为 简单的管理,一般并不重视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培养。4 .商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8、范蠡、白圭、吕不韦、桑弘羊等,其中最早、最为著名的就 是范蠡。在经商致富的过程中,他总结出理论原则,称为 积著之理”。5 .我国古代兵家的著述繁多,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练兵实纪、 曾胡治兵语录等。(二)管理实践从历史遗迹来看,这一系列伟大的工程足以证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造灿烂文明的同 时,已经具备了高超的组织能力和系统的管理思想。从历史记载来看,管理实践的事例也 非常多。汉高祖刘邦在总结他取得天下的原因时说:“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

9、也。 一个“用”字完全体现了现代管理中的用人之长的原则。 我国宋朝真宗时期,一个名叫丁渭的大臣提出的“一 举三得”方案,则集中反映了公元 11世纪中国伟大的管理实践活动。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1 .管理产生于人类的协作劳动。2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结晶。3 .管理活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4.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现代管理学奠定了基础。第二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古典管理理论(一)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效率,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工作定额。(2)实行标准化。(3)科学地选人、用人。(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计划 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6)在组

10、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评价:(1)实质。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对一切企业或机构中的雇主和工人双方在思 想上进行的一次完全的革命。(2)局限性。科学管理理论最明显的局限性就是泰罗认为工人是“经济人”。(3)历史贡献。泰罗的自身条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 他进行研究的方法、效率和思路,他所提出的理论也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2)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虽然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是由于他抓住了管理的一 般性,使得这种理论

11、更具有普遍性,为管理理论的形成构筑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法约 尔认为人类对知识的需要是普遍的,尤其是企业的中上层领导人。他大力提倡在大学和专 科学校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传授管理知识。后人根据这种设想,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 入了课堂。管理学的教科书一般也都是按照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的框架撰写的。(三)韦伯及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韦伯提倡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分工明确。(2)等级严密。(3)规范录用。(4)实行任命制。(5)管理职业化。(6)公私分明。(7)遵守纪律。(8)理性处理组织关系。韦伯的理论反映了当时德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要求,在对大型组织的管理 实践经验

12、总结的基础上,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稳定、严密、高效、合理的管理 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这种理论所造就的组织形式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型组织,如教会、国 家机构、军队、政党、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等。二、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梅奥及其人际关系学说(三)行为科学及其研究内容三、管理科学理论1 .运筹学2 .系统分析3 .决策科学化4 .管理科学理论的特征及其局限性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又称为管理程序学派或管理职能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该学派推崇法约尔的管理职能理论,认为应对管理的职能进行认真分析,从管理 的过程和职能入手,对企业

13、经营经验加以理性的概括和总结,形成管理理论以指导和改进 管理实践。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纳,代 表作是他们合著的管理学。二、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该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 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材料、机器等)、生物的(现实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的相互作用、态度和信息)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 统。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影响很 大。三、经验或案例学派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最早提出这一见解的是美国著名的 管理学家德鲁克、

14、戴尔、纽曼、斯隆等人。他们认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 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就可以了解怎 样管理。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该学派的创立者是英国著名的管理学者特里斯特及其同事。他们认为,要解决管理问 题,只分析社会协作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个人 的心理影响。五、人际关系行为学派该学派的理论研究依据是,既然管理可以理解为是让他人或同他人一起把事情办好, 那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这个学派把社会科学方面已有的和 当时最新提出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

15、特点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无所不包六、群体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关注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体行 为;而且该学派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研究。七、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 ?西蒙。决策理论学派是 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把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 机科学综合运用于解决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 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八、沟通(信息)学派沟通(信息)学派强调计算机技术在管理活动和决策中的应用,强调计算机科学同管 理思想和行为的结合。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李维特,代表著作是沟通联络类型对群体 绩效的影响;中农和韦弗,代表著作是沟通联络的数理统计理论。九、经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分析为中心来考察经 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得提高工作效率。加拿大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于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