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5672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教学构想】、把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高中课文?荷塘月色进行比拟,区别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把烘托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采用“讲讲、读读、议议的教学方式。、在本文学习的根底上引入朱自清?荷塘月色段比拟阅读,以实现课内外结合,初高中衔接,为学生将来学习铺平道路。、教学课时:一课时。

2、【教学目标】、了解“说这种文体。、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映衬的手法。、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重点、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重点。、映衬的手法是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盛开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作者触景生情

3、,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课件演示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演示、了解“说这种文体。、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映衬的手法。、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三、解题莲:即莲花;“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表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课件演示课题及作者四、介绍作者课件演示周敦颐,宋代驰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五、诊断测试、给加点的字注音:课件演示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fn y lin xi

4、 zhu xin、词解释:课件演示蕃:多染:沾染(污染)濯:洗涤亵:亲近而不庄重鲜:很少宜:应当六、指导朗读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要读得一气贯穿。二字句一般“二二结构,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结构。七、学生读课文,准备翻译八、学生口译本文大意九、课件演示译文第一段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

5、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第二段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十、讨论点拨、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课件演示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结合莲花图谈课件演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十一、

6、你认为莲花有哪些高尚品质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十二、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爱莲花,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因为它是一种人格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课件演示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肮脏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作者借莲花形象来言君子

7、之志,是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明确: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涟而不媚于世。处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刚正不阿,不攀附权贵,这是莲的气质风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写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怀,说明自己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君子之风再齐读那些句子十三、作者用“噫“字引出主旨,表示深沉的感叹、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课件演示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呼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叙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个感慨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

8、挖苦。、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明确:烘托手法 以菊花正衬,以牡丹反衬。十四、本文作者托物言志着重刻画了莲花的精神气质,而当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写荷花的名篇。课件演示第四段比拟阅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节选曲波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抖,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挨着,这便宛然有了

9、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明确:?荷文着重描绘月光下荷塘的优美景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五、总结课件演示、请同学们总结中心思想。作者赞美莲的优美形象的高贵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爱的品格,抒发了鄙弃追慕富贵的肮脏世风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手法作者借物莲花来叙述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特点必须与志的特点相通。、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映衬用甲事物来陪衬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说的一面分外鲜明,或交相辉映。十六、形成性测试、默写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眼中的莲花具有哪些品质?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等。、作者借赞美莲花叙述了自己什么志向?叙述了作者要做品德高尚的人的愿望。十七、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办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板书设计】爱莲说周敦颐陶渊明爱菊隐逸者正衬予爱莲 君子反衬世人爱牡丹 富贵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