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455725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戴氏通鉴戴氏历代世系精选中华戴氏通鉴戴姓历代世系第一世戴公:名撝(申) 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 799至公元前 766 年) 生于西周公元前八二四年岁次丁丑二月十六日寅时是商朝国王帝乙下传第九世 裔孙自幼聪敏崇尚礼义仕于周宣王朝仕卿大夫助南仲皇父林父等平定徐国阅姓纂资 料记载而有功于周封戴邑侯即谯国现今亳州市于宣王二十九年宋惠公薨辞周回国即 位为宋戴公其时连同亳邑归入宋国成为二等强国公仁而爱民励精图治减赋税免徭役 选贤能大力发展生产济贫扶困至使百业兴旺而逐渐富强使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深 受人民爱戴和敬仰卒于公元前七六六年薨逝享寿五十九载受周平王谥号曰戴陵墓筑 于商丘西北五十里

2、宋大夫村北二百米甚而荘观 生七子:太子司空、公子文、公子 衎、公子充石、公子好叔父、公子祝其、公子东乡克第二世武公:名司空(戴公之子)在位十八年(公元前 765 年,公元前 748年)武公四年散居在齐卫北部的长狄族侵犯宋国被武公弟充石字皇父官拜司徒率兵 打败长狄族于长丘第三世宣公:名力(武公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 747 年,公元前 729年) 宣公病危时交代弟和继君位而未传子与夷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 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名和(武公之子)在位九年 (公元前 728 年,公元前 720 年) 穆公接位时为团结撝公之群公子提倡以王父谥号立 戴为姓以姓族血缘

3、纽带团结群公子以撝公为始祖建立三陵墓台群公子一致拥护详见 姓氏考略姓纂康熙字典及中华姓氏通鉴为据公病重时嘱咐大司马孔父嘉即孔子先祖 曰先君宣公舍太子而传我君位我不能辜负先君定要立与夷为君为避免公子冯争夺穆 公使冯出奔郑国遵循道义典范也 第四世殇公:名与夷(宣公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 719 年,公元前 711年) 卫公子州于 杀其兄自为卫君为联宋伐郑派使臣至宋曰公子冯在郑国定会作乱于宋宋君疑之联合 卫陈蔡围郑东门五日不战而退同年秋又同鲁卫陈蔡五国再次围郑打败郑国翌年郑国 联合邾国伐宋而连年战争国人深受其害都有不满华督为占孔父嘉妻美而发散流言曰 宋十年而十一战皆是孔父嘉之谋孔父嘉不死民无宁日而杀

4、孔父嘉夺其妻殇公因此恼 怒华督恐惧而杀殇公至郑国迎冯立为宋君莊公:名冯(穆公之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 710 年,公元前 692 年) 任华督为相 借机固禁郑国重臣祭仲迫他拥立郑公子突为郑国君而战争连续不断各有胜负传子捷 第五世闵公:名捷(庄公之子)在位十年(公元前 691 年至公元前 682 年)闵公八年齐宋伐鲁宋将南宫万被俘后因遇水灾鲁使至宋慰问宋君自求鲁使释放 南宫万放归后闵公戏言污辱南宫万为鲁俘万怒而杀闵公后戴公族萧大心及群公子联 合逐万而立闵公弟桓公桓公:名御说(庄公次子)在位三十一年(公元前 681 年至公元前 651 年)南宫万奔陈国桓公立国后将之引渡回处死病重时太子慈甫恳请父王

5、把君位让给 庶兄目夷目夷推辞说能以国让人仁孰大焉臣不及也桓公认为太子能仁无政治军事之 才但仍旧传位给慈甫第六世襄公:名慈甫(桓公次子)在位十四年(公元前 650 年至公元前 637 年)春秋五霸之一以其庶兄目夷为相妣周襄王之女为夫人时齐国桓公薨六子争立襄 公扶立齐太子昭为齐国君而有功于齐并以仁义治国宋国逐渐强大襄公遂有当各国盟 主之意目夷谏曰小国争当盟主就有祸患襄公不听十二年春在鹿上见楚齐协商立宋为 盟主楚君假意赞成在盂会盟时被楚所禁幸好目夷用计楚才放回襄公十三年冬同楚战于泓水襄公只讲仁义坐失战机而败十四年五月同齐战因腿伤而薨详见东周列国志史记太史公曰宁襄虽败而君子多以为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

6、公有礼让也传子王臣第七世成公:名王臣 在位十七年(公元前 636年至公元前 620年)四月薨其弟御承丧作乱杀死太子并杀死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君国人不服杀御立成 公子杵臼第八世昭公:名杵臼 在位九年(公元前 619 年至公元前 611 年) 戴氏公族仍然强大昭 公想削弱公族势力又与祖母襄夫人有隙与公族不和睦而被襄夫人派卫伯所杀立其弟 鲍革继任文公:名鲍革 在位二十二年(公元前 610年至公元前 589年) 即位二年武公族昭公之子与司城须叛乱由戴公族桓公族联合镇压并驱逐武公族穆公族传子瑕第九世共公:名瑕(文公之子)在位十三年(公元前 588 年至公元前 576 年) 因连年战争 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戴公族

7、华元接交楚晋权臣倡导弭兵运动由楚晋二强国加盟弭兵而 争得亚洲初次和平而宋国得以安定传少子成 第十世平公:名成在位四十四年(公元前 575 年至公元前 532 年) 任戴恶为左师恶乃戴 公公子文之后裔也华元长子华阅袭父职为右师次子华臣任司徒乐喜任司城皇国父任 太宰戴公族仍在朝中握有大权 第十一世元公:名佐 在位十五年(公元前 531 年至公元前 517 年) 因宋国皆由戴氏桓氏 执政元公想用群公子夺回权力而产生君臣对立因此华亥向宁诱杀元公之党而元公且 拘捕向胜向行等与华亥向宁议和君臣各以人责后来元公将华亥向宁等逐出宋国齐助元公楚助华亥向宁等到楚居住 内乱方告结束后又被华费司马召回第十二世景公:名

8、栾 史记为名头曼 在位六十四年(公元前 516 年至公元前 452 年)景公三十七年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 之股肱韦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侍民韦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韦曰天 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褍秦:(元公之子)左传曰景公无子取元公庶曾孙公孙周之子德(得)畜于公 宫及景公卒立德是为昭公史记载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第十三世公孙纠:名周(惴秦公之子)宋之卿大夫生子德攻杀景公之太子自立为宋君第十四世昭公:名得 在位四十七年(公元前 451年至公元前 404年) 第十五世 悼公:名购由 在位八年(公元前 403年至公公元前

9、 395年) 时宋国已衰落迁都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史记?韩世家载“文侯二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故谥号 曰“悼”第十六世休公:名田 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 394年至公元前 372年) 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第十七世辟公:名兵 在位三年(公元前 371年至公元前 369年) 生子剔成字子罕曾任宋 国司城子罕竹书纪年说是桓公(辟兵)荒淫为戴氏所取代史记?宋世家曰辟 兵三年卒子剔成立辟兵传子剔成属父子传位也有称剔成肝皇喜是戴撝公之子名充石字皇父之后裔同戴欢为宋国重臣见辟公生活奢侈大举土木引起国人不满被剔成废而 自立为宋君虽国君同姓但性质不同因此通史曰易子宋为戴宋详见中国通史

10、一八九页 第十八世剔成公:在位四十一年(公元前 368 年至公元前 328 年) 被弟偃所攻袭故弃位其 子孙奔齐国避难后居毫州者为谯国郡居齐州者为济阴郡居扬州者为广陵郡偃公:在位四十三年(公元前 328 年夺兄位至公元前 286 年) 初年内修王政迁都 彭城发展武力于君偃十一年(公元前 318)自立为王即宋康王史记曰东伐齐取五 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称五千乘之劲宋至康王晚年(公 元前286 年)国家内乱吕氏春秋曰“偃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后宋 戴氏宋国由此被齐魏楚所灭宋国遗民有以国为姓即是宋姓来源参阅宰相世系表 盈 之公:宋士卿大夫偃王二年同不胜公问教于孟子盈之公

11、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 年然后已何如子曰今有人曰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若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日攘一 鸡以待来年然后已一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子评曰行政之难其忧所蕴虽问之 简深沉可见也戴盈之是为诚敏之人也(详见通史)不胜公:宋国大臣偃王二年问政于孟子诸事最终孟子评语曰不胜忧偃王之不善宋国之有虞也当称 贤臣(详见史记)第十九世若公:(剔成公子)偃公篡位奔齐国避难第二十世材公: 避国难隐居齐国注:周朝宋国晚期戴姓一脉多支已成旺族也有改别姓者,为统一氏族世系,自 第一世戴撝公始至第十八世宋国末代国君戴剔成、戴偃按国君排世计代,人物与年 代有史可依。从第十八世以下依据戴氏人物时间、族谱史

12、料编排供族人参考。第廿一世梓公:材公之子时齐愍王无道被燕国乐毅联合五国伐齐其时梓公为避齐乱迁徙秦国此乃戴姓徒秦之原由第廿二世温公:字丙申 仕于秦国为右侍郎兼封武安将军拜尉缭为师后归隐祖宗发祥地商丘第廿三世祖迪:字显然 原配田氏 任汉高祖时为萧何相府长史第廿四世幸公:名紫芝 汉惠帝时为光禄大夫避高后政变告老还乡第廿五世相公:随父隐居故里严教子孙第廿六世垓公:名协 汉武帝元光时为敖成太守 妣程氏第廿七世圉公:无心仕途汉武帝元鼎三年因父告老还乡随父隐居第廿八世南铣:汉武帝太始四年不第无心仕途琴书自娱严教子孙第廿九世 仁公: 无心仕途琴书自娱德公:字延君汉宣帝元康戊午为信都太傅时西元前六三年于甘露三年

13、同从子删改礼记为五十 八篇即西元前五十一年号大戴礼以经授徐良官至石渠阁博士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联 仪论述封广陵郡为注礼堂始祖其后子孙瓜瓞绵长 配李氏 勅赠夫人第三十世圣公:字次君 同从父共师后苍汉宣帝时为石渠阁博士迁九江太守于甘露三年即西元前五十一 年同从父选入未央宫石渠阁删改礼记四十九篇号小戴礼帝召诸儒评定五经同异的御 前会议任博士原配梁氏 续配王氏俱封诰命第卅一世 岑公:隐居躬耕田园 并经营商业迟公:字纪 随兄隐于江夏后徒移汝南第卅二世遵公:名材字子高汉平帝时官侍御史王莽于公元八年篡位时称病归乡为人好给施舍尚侠气盖食客 尽众有关中大豪之称迁徙会稽江夏后迁山阴 妣黄氏长乐:第卅三世懿公: 居山

14、阴涉公:光武戊子年官拜大司徒详参二十四史 居汝南第卅四世凭公:字次仲居汝南年十六郡举明经仕东汉光武帝建武期中官侍中拜博士中元元年丙辰正旦 朝贺百僚毕集帝会羣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不通者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重坐五十余 席帝曰解经不穷戴待中迁国子监秘书令诏赐东园梓器钱二十万在职十八年 妣黄氏节公:第卅五世碧龙:名恢 官刺史 迁居润州 原配刘氏 副室庄氏 侧室赵氏润公:第卅六世封公:良公:字叔鸾居汝南慎阳事母至孝母喜有旷世奇才精老庄无为学说荐举为孝廉不就再辟司空 府弥年不到州郡迫之逐隐居江夏山中后迁桐庐白云源优游不仕吟咏为乐第卅七世禧公:繁公:名永荣 妣谢氏 躬耕田园经营商业第卅八世仲阌:迁会稽仲阏:字

15、侃 据宋高僧传载侃公是玄觉禅师祖 东汉顺帝阳嘉壬申年(132 年)迁徒 会稽经商无心仕途第卅九世德获:见国之将乱隐于润州严教子孙第四十世季贇:季贷:字恢 居润州东汉建安三年(西元 198年)官拜尚书 妣甘氏第四十一世锷公: 三国争夺无心仕途 迁居广陵第四十二世铗公:隐于民间习学儒业燕公:隐士业儒耕读 据宋高僧传载是侃公五世孙玄觉禅师祖第四十三世炳公:字汉章 妣程氏 乡中巨豪教子严读习学儒业第四十四世济公:字尚理西晋怀帝时(公元 307312 年)官尚书侍郎永嘉初 年迁徒金陵(今江苏南京)葬上元县小郊村 生子夔第四十五世夔公:字从靳官中书侍郎 西晋怀帝永嘉初奉父从琅讶王睿(后晋元帝)渡江避难(八王之乱) 迁金陵躬耕田园琴书自误娱乐第四十六世 渊公:字若思 少好逰侠不拘操行举孝蒹累官豫章太守加振威将军领义军都督以讨贼功赐爵秣 陵侯东晋元帝时(公元三二二年)王敦举兵进骠骑将军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謚曰简 妣梁氏诰命夫人 详见晋书卷六十九页列传第三十九页邈公:好学尤精汉史怀帝永嘉中为征南军司 历义兴太守大司农第四十七世荆公:字碧撵号碧夔 任越州牧从谯国郡迁会稽山阴第四十八世逵公:字安道号剡溪 少年博学善属文工书画能鼓琴其余巧艺床靡不毕综太宰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